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中石化正式跨界固废领域布局新兴产业,“十三五期间”中石化内部投入将达300亿。协同效益的综合处理类项目将成爆发增长点!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岁末年初,固废处置领域的大事不少,葛洲坝、中石化等巨头企业跨界开展业务布局,传统环保企业也步步为营拿项目。政策利好的情况下,这一市场正在逐步打开,并且呈现出新的趋势。

    一方面,行业受外界的关注度高,如同PPP模式刚兴起时,不少大型央企国企借此进入环保行业。另一方面,由于单体焚烧项目建设空间不大、利润也有限,近期可发挥协同效益的综合处理类项目增多,政策也开始倾向固废的综合处置。

    来源:中国环境报

     固废领域再引巨头企业布局

    葛洲坝集团较早进入环保领域,近两年来参与了不少环保类PPP项目的建设,在水环境治理、再生资源、污水处理和供水、污土污泥治理、道路材料、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等方面多点开花,正在打造环保产业集群。

    上个月月末,公司在环保领域的布局再次扩展,与北京环卫集团签约组建合资公司,共同打造北京全口径固废处置利用平台。

    据了解,北京环卫集团是产业链完整、规模与综合实力较强的专业化企业,目前正在将产业链向环卫服务的最前端延伸,协同回收生活垃圾和可回收物,探索构建固废全品类利用能力。而葛洲坝集团通过发展,已形成了涵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全领域的业务网络,特别是在固废末端处理技术上具备很强的核心竞争力。

    双方合作后,以即将成立的葛洲坝京环公司为主体,共同打造全品类全周期固废处置利用平台,实现对首都产生的废纸、废橡胶、废织物、废塑料、有机废弃物、危废等废弃物的全量资源化处理。

    北京环卫集团副总经理罗伟介绍说,到2020年,我们要形成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的能力。在保障北京可回收物处理能力的基础上,同时为京津冀地区环卫公共服务一体化提供支撑。

    本月初,中石化旗下石化油服所属节能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与高校、企业签订战略(项目)合作协议,布局固废处置、土壤修复等新兴产业。

    借助出身属性,石化油服环保公司优化整合了石化油服工程建设板块拥有的核心环保技术和优势资源,正在成为石油石化全产业链的综合一体化工程承包商和技术服务商。石化油服环保公司总经理张建表示,公司将积极承接集团内部的固废处置业务,同时探索开拓城市土壤修复、市政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置等社会市场环保业务,并提供环境监测技术服务和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出于对固废和土壤修复市场的看好,未来这将成为石化油服环保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预计“十三五”期间,仅中石化内部固废资源化处置及土壤修复方面的投入就将达300亿元左右。

    探索综合协同处置成共识

    面对跨界巨头企业的步步紧逼,传统环保企业要在自身领域扩展业务,则要一步一个脚印,并且率先探索综合和协同处置。

    首创环境去年年底发布公告称,旗下首创环保成为北京市延庆区小张家口垃圾综合处理项目的中标第一候选人。这一存量项目将采用TOT(转让—运营—移交)模式,特许经营年限为30年,特许经营转让价款为8000万元,项目垃圾处理初始补贴费报价287元/吨。

    据了解,在这一项目中,首创环保将接收区域内城乡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厨余垃圾、粪渣等,采用末端生活垃圾二次分拣与餐厨垃圾协同处置的模式,将垃圾分类的概念从产生端、收运端延伸到了处理端。

    E20研究院院长薛涛表示,项目的协同处置模式迈出了垃圾分类末端协同处置的新步伐,对其他城市的协同处置模式带来了新思路。未来随着分类工作的不断推进和综合处置模式的实践探索,有望将小规模的协同处置逐步升级,打造全方位一体化的“分类垃圾末端协同处置园”。

    目前,综合和协同处置的理念正得到各地方政府的认可。去年下半年开始,山东省鼓励在危废领域优先建设综合处置中心。山东省环境规划研究院有关专家认为,现在山东省危险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布局不合理,全省17个市目前对外正式运营的综合性危废处置中心只有8家。

    根据《山东省“十三五”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十三五”期间,山东将投资530亿元,在鲁西南地区建设集焚烧、物化及填埋于一体的综合性处置设施,在胶东半岛地区建设无机氰化物废物的利用处置项目,在各市建成集焚烧、物化及填埋于一体的综合性处置设施等。

    延伸阅读

    中石化牵手国内外一流伙伴,在北京签订战略(项目)合作协议,布局固废处置、土壤修复等新兴产业。

    1月10日,中石化旗下石化油服所属节能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石化油服环保公司”)牵手国内外一流伙伴,在北京签订战略(项目)合作协议,布局固废处置、土壤修复等新兴产业。

    中石化预计,“十三五”期间,仅中石化内部固废资源化处置及土壤修复方面的投入就将达300亿元左右,利于石化油服打造全新业绩增长点。

    根据合作协议,石化油服环保公司将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在电催化氧化技术在有机废物处理方面展开合作;与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就有机固废及污染土壤热脱附技术等领域展开合作;与英国德腾环境公司就固废中心技术引进和建设运营经验共享、与上海格林曼环境公司就土壤和地下水修复业务达成合作意向。

    据了解,石化油服环保公司优化整合了石化油服工程建设板块拥有的核心环保技术和优势资源,对于践行绿色低碳、做强做大集团公司上游节能环保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将有望打造成中石化上游唯一的节能环保工程公司、节能环保政策研究及技术支持中心。

    据石化油服工程建设公司总经理杜广义介绍,石化油服于2015年整合成立节能环保专业子公司,经过三年的探索,初步形成了集产业、科技、人才和资金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节能环保工程科技队伍。此次签约,将使公司在固废处理、土壤修复等方面的技术支撑体系更加完善,为进一步开拓城市土壤修复等社会市场新兴业务、产业拓展升级奠定了基础,未来将成为石化油服公司新的增长点,为石化油服未来的盈利能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石化油服环保公司总经理张建表示,环保公司将科学布局,积极承接集团内部的固废处置业务,为环保公司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同时公司还将以开放合作的态度,与国内外一流伙伴共同探索开拓城市土壤修复、市政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置等社会市场环保业务,并提供环境监测技术服务和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这些业务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需要一提的是,近年来,固废处理行业成为政府、企业、公众等各方关注的热点。国家及各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循环发展引领行动》等政策,利好环保行业的长期发展。随着环保产业的规模飞速增长,作为重要子行业的固废处理市场正在逐步打开,行业整体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来源:固废观察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