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官宣!“垃圾分类万里行”合肥首站开启!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10月17日至18日,中国建设报社主办,合肥市城市管理局与北京环卫集团承办的“垃圾分类万里行”走进合肥暨中国环卫论坛在合肥拉开序幕,活动主题“共同行动开启垃圾分类新时代”。部分全国垃圾分类重点城市各级领导、各地专家及各界媒体等100多人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过程中,环卫论坛就如何推动垃圾分类可持续发展,逐步实现政府主导、企业推动、全民参与,引导居民逐步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展开现场交流和论坛讨论。

    致辞‍

    开启垃圾分类“万里长征”合肥第一站

    肖家保

    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理事长

    “垃圾分类万里行”相当于垃圾分类的万里长征。垃圾分类与各地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但做好垃圾分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合肥作为全国垃圾万里行的首站,在全国种下一颗‘种子’,在今后的垃圾分类工作中不断“生根发芽,将会成长为一片青山绿水”。‍

    全省垃圾分类成果显著

    钟治峰

    安徽省住建厅城市管理监督局局长

    垃圾分类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过问的小事”,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大事”,在合肥和铜陵列入5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之后,安徽省住建厅积极开展试点,认真探索经验,统筹资金支援,促进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截止9月底,全省262个小区,21.6万户居民,398家公共机构与178所学校均参与垃圾分类。目前,已建成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并运营87座,涉及处理能力3.8万吨/天,全省餐厨垃圾处理量700吨/天,全省所有市县设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目标。‍

    构建“五大体系”,推进“五个一标准”,不断探索垃圾分类之路

    钱新

    合肥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我们坚决贯彻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指示要求,在省住建厅的精心指导下,坚持“政府主导、市民主体、市场主力”的工作思路,全力构建“组织推动、宣传发动、联动协调、高效实用、制度支撑”的五大体系,强力推进“五个一”的建设标准。 截至10月初,我市已确定9个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已实施垃圾分类的小区达109个,覆盖居民约10.7万户,40多万人,已在519家公共机构、121所中小学均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占全市中小学总量50%以上。同时希望各城市的环卫同行指出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让我们更快的摸索出一条符合合肥实际的垃圾分类之路。

    垃圾分类不可能一蹴而就

    黎章程

    北京环卫集团城市矿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垃圾分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北京环卫集团总结近20年企业化运营经验和行业实践模式,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大环卫、全覆盖、一体化”服务模式,形成了具有“首善要求 首都标准”的京环模式。目前已为全国56座城市提供环卫及固废领域市场化服务。2016年5月进驻合肥试点,截止目前,在北京环卫安徽区负责团队与合肥市城管局的共同努力下,分类工作稳步推进,效果显著,垃圾分类覆盖户数已达7万户。未来我们将与各位专家、学者、同行们,共同行动,助力开启垃圾分类新时代,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为把合肥打造成“大湖名城、创新高地”贡献我们更大的力量。

    垃圾分类进入“快车道”

    宋长明

    中国建设报社纪社委书记

    “垃圾分类看起来是小事,实际上是大事”,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以后,我国垃圾分类的工作进入“快车道”。做好生活垃圾的处理,既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又是全面提升社会文明水平,优化人居品质的必然要求,对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提升群众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建设报社一直关注垃圾分类,推出大量的专题报道,践行媒体使命,与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社会责任,共同推进环卫事业快速发展。

    垃圾分类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王开

    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环卫处副调研员

    自垃圾分类政策以来,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不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一年多来,垃圾分类由点及面,逐步展开,划入46个重点垃圾分类的城市皆公布实施方案。今年前8月份,46个城市志愿者累计30万人次,入户宣传2100多万户,垃圾分类覆盖率平均达到23.3%,累计宣传3.3万次,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垃圾分类看似简单,实则不易”,难点在于国民的分类意识和分类习惯,做好垃圾分类需要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目前,垃圾分类问题仍旧突出,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快系统建设,着力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合肥作为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之一,起步不早,但进步很快,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后发优势明显。

    垃圾分类形势逼人

    陈海滨

    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生活垃圾分类与减量专委会主任

    中国垃圾分类如今形势喜人,形势逼人,未来发展前景巨大,但却面临巨大的难点和问题。譬如“形式大,动作小”、“动作大,收效微”、“务虚多,务实少”等。垃圾分类事业推进过程中大家应该学会正反两面总结,用辩证法系统看待问题;认真清算分类工作投入效益,科学考评分类成果,建立全方位台账、全流程运营、全方位分类考核评估体系等,争取不断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垃圾分类专业链条。

    沙发论坛


    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致辞之后,开展“垃圾分类路在何方”为主题的沙发论坛环节。此环节中,律师法律专家郭家汉从法律层面剖析了垃圾分类工作中法治先行的重要性,垃圾分类是个全社会参与的系统,涉及多方多面,若不能做到法制先行,则会导致实际工作难以开展,无法落实责任。安徽省住建厅城市管理监督局副调研员刘以瞬肯定了郭律师的观点,并表示垃圾分类难于计划生育,提出现今垃圾分类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强调了政府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主导地位,政府承担驱动企业和国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责任。

    安徽省社科院城乡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合肥市人大代表孔令刚从国民角度阐述了此次会议针对全社会的重要意义,“垃圾分类万里行”应该得到各地部门的关注。在接下来的发言中,北京环卫集团城市矿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朝辉将垃圾分类工作与广泛应用于包河区并取得一定成就的京环模式相互联合,分享了扎根社区与居民近距离沟通的重要经验。国民是垃圾的产生主体,亦是垃圾分类的主体,真正推广垃圾分类并实现减量化必然与前端居民关系密切,因此前端宣传推广在垃圾分类产业链中至关重要。

    针对前端的推广,京环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经成熟的宣教体系、积分激励制度以及行为展示三方面引导居民主动投递,并获取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京环模式侧重前端并非表示不重视后端,垃圾分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前端投放与后端收集、运输、处理分不开,真正的侧重前端需要强大的后端产业链作为支撑,如此才能够真正打造出优良的垃圾分类产业系统。

    贵州省锐意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垃圾分类委员会兰亚军针对李朝辉的论点进行了补充和强调,并解析了因地制宜的重要概念。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推进与市场化和产业化离不开,应该以法制化为基础,以社会化为支撑,以价格机制为导向,以智能化为工具,确定政府、企业和居民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激励前端居民主动分类;降低成本增加效率。沙发论坛中,各领导、专家和学者分别从自身角度交流垃圾分类相关看法,真正实现环卫论坛的意义,令参会人员受益匪浅。

    会议成果


    各级领导和参会专家明确肯定了合肥市包河区北京环卫智慧分类模式,对合肥市目前垃圾分类工作表示赞扬。王开在讲话中确切表示合肥的垃圾分类模式起步晚却进步快,具有深刻的地区特色,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制宜。安徽省住建厅城市管理监督局局长钟治峰亦表明了对合肥市垃圾分类工作的认可,北京环卫备受鼓舞。

  • 2016年5月,合肥市引进北京环卫集团“京环模式”试点垃圾分类。北京环卫集团为合肥市包河区提供了涵盖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宣传指导、低值大件垃圾处理、“互联网+智慧回收”、分拣中心建设运营、智能回收和兑换工作等全过程管理服务。除此之外,目前北京环卫已经为全国56座城市提供环卫及固废领域市场化服务,在合肥市服务的垃圾分类覆盖户数已达7万户。

  • 北京环卫是此次会议的唯一企业承办单位,“垃圾分类万里行”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一方面提升了北京环卫在业界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业内人士了解到京环模式,另一方面为来自各地各级领导、专家和学者提供了一个专业的平台。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城市文明的一把尺子,也是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抓手,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相关行业专家认为,垃圾分类的过程就是环境文化建设与环境意识提高的过程,这是一个时间较长、较缓慢的过程。

    通过此次会议,各地各级领导、专家和学者分析各地垃圾分类工作中的难点和政策的不足,深入交流讨论了各地垃圾分类工作现状和未来发展,针对当前合肥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剖析和探讨,肯定了现今合肥垃圾分类工作及北京环卫模式,为“垃圾分类万里行”长征路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来源:e资源合肥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