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上海已发放380多万张垃圾分类绿色账户卡 五成从未用过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市民只要在小区里做好垃圾分类,就可得到积分奖励,并凭积分换相应奖品——这样的绿色账户卡,上海已经发放了380多万张。然而,在这些已发放的绿色账户卡中,曾经用过的仅有约一半,经常使用的还不到20%。

  在3月8日举行的上海长宁区“参与垃圾分类,助力扶贫公益”主题活动上,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上海垃圾分类的动员机制之一,上海将继续加大绿色账户卡的宣传推广,进一步扩大覆盖面,让更多市民参与进来。同时也将提供更多可兑换奖品,进一步提升吸引力。

  绿色账户没有政府固定投入机制

  自2011年起,上海开始推进新一轮的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截至2017年,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已连续7年被列为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加以推进,全市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现已覆盖1万余个居住区,500万户家庭,约占全市居民的2/3以上。

  然而,鼓励垃圾分类的绿色账户,吸引力仍不够。

  据上述负责人介绍,近几年,上海不断扩大绿色账户的覆盖面,目前已发放380多万张。虽然市区两级的行业管理部门都进行过不少宣传、推广,但可能由于绿色账户本身机制的原因,市民的参与度并不是很高。从目前情况来看,经常使用绿色账户卡的比例还不到20%,而大约一半的绿色账户卡,基本没有使用过。

  “应该说,绿色账户属于上海垃圾分类的动员机制,但是并没有固定的政府财政承担机制。”上述负责人说,目前像社区垃圾桶、垃圾厢房、垃圾驳运车辆、基层人员力量等都有政府财政投入的支撑,但是绿色账户一直没有政府固定投入机制,其对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激励,主要是依靠社会上的一些大型企业贡献社会资源,吸引力还不够。

  联合银行等吸引年轻人

  绿色账户卡的使用便捷度也不够。

  “在与支付宝合作之前,市民用积分兑换的奖品,需通过社区、街道或者区里采购的第三方公司获取,物流也很慢。”上述负责人表示,有些区每月一次将兑换奖品送进社区,类似“大篷车”,但一般都在工作日,因此吸引的市民都以老年人为主。

  自2016年起,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垃圾分类,上海将绿色账户与银行卡、支付宝等进行对接,通过垃圾分类获得的信用积分,可用于将来的信用支付。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