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赤峰市通过“一事一议”积极探索乡村垃圾治理模式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截至目前,去年赤峰市共实施嘎查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446个,项目覆盖行政嘎查村436个,60.8万农牧民群众受益。项目当年投资总额1.5亿元,其中各级财政奖补资金1.23亿元,群众筹资、投劳折资、社会捐助等其他资金0.77亿元。

  针对当前农村牧区生活垃圾随意堆放、裸露堆埋,影响农牧民健康和村容村貌等问题,去年全市将治理农村牧区垃圾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重头戏”。经反复论证,市财政局重点选择了4个旗县区的10个苏木乡镇进行试点先行,积极探索乡村垃圾治理方式,逐步构建起“政府支持+社会化服务+受益者缴费”相匹配的治理和管护机制。在资金投入上,主要采取“市级+本级配套”的模式,共投入市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200万元,为重点扶持的10个苏木乡镇建设垃圾填埋场、地坑式垃圾收集站,配备垃圾压缩车和转运车等设备,项目共覆盖嘎查村(组)346个。同时在管护机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如,元宝山区实行的“户清洁、村收集、道班转运”的垃圾治理模式,主要是由村委会负责将本村内垃圾收集到转运站,并设专人负责垃圾箱维护,箱满后与道班联系及时转运到垃圾填埋场,垃圾清运费用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再如翁牛特旗乌敦套海镇采取“户集中、村收集、镇清运”集中处理垃圾,并通过竞争性谈判方式引入一物业公司进行责任管理。这些做法,有效地解决了当前农村存在的“屋内现代化、街道脏乱差”的问题,改善了农牧民生活环境,巩固了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