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广州市人大代表王海兰:建议制作厨余垃圾专用容器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2020年广州两会期间,广州市人大代表、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毒理实验所所长王海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广州垃圾分类探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这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广州在垃圾分类的宣传方面所做得努力。如果能增加一些不同种类垃圾处理方法的宣传内容,让民众了解并明白不同垃圾的处理方法,将有助于群众更准确的对垃圾进行分类。

“比如厨余垃圾的处理方法是生物发酵堆肥,所以大骨头和贝壳类不能放入等等,还可以在商品及其包装用品上(会成为垃圾的)印上丢弃时的垃圾具体分类,这样也可以使分类更加精准。”王海兰说。

对于进一步改善厨余垃圾的收集和收运处理,王海兰建议,制作材质较好的、盖子能够密闭的厨余垃圾专用容器,并设计为底部有隔层过滤出液体,在底部设有排放液体的开关。“这样既可以避免厨余垃圾投放点成为扰民点,也可以将液体排放出来后再装入垃圾运输车,避免或减少在装车的地点留下有异味的液体,甚至滴落到路面上。另外垃圾运输车也最好使用厨余垃圾专用的防漏的车辆。”

王海兰还建议,学习借鉴日本的经验,使用专门的垃圾袋将机关单位和学校的纸类垃圾收集起来,送到造纸厂做成厕所用的手纸,供学校和机构中使用。此外,在住宅小区增加危险垃圾分类箱,用于收集针刀和碎玻璃等能够对垃圾处理人员造成伤害的垃圾。

一号楼工作室出品

【来源:南方都市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来源:潇湘晨报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