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温州首个垃圾分类小区破解垃圾分类三大难题有秘诀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近年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温州市自2012年试点市区生活垃圾分类,2014年试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过程中,“不想分”“不好管”“不好运”成为三大共性难题。

  今年3月2日,龙湾区金御湾小区成为温州市首个垃圾分类智能小区。如今,小区94%以上的业主已能正确操作可回收垃圾分类投放箱。近日,记者实地走访金御湾小区,看看他们是如何破解垃圾分类三大难题的。

垃圾分类投放箱

  破解“不想分”:操作便捷+激励措施

  “每层楼都有垃圾桶变成一幢楼才设置一处垃圾桶,把随便扔变成分类扔,刚开始确实很多业主嫌麻烦。”龙湾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容环卫科副科长徐友德说,为了让业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并不着急要求他们马上分类,而是通过投放宣传广告、动漫宣传短片,开展垃圾分类海报设计大赛,垃圾分类宣传进社区等各类活动,向广大业主普及垃圾分类相关知识。

  如何提高业主的垃圾分类参与率呢?徐友德说,操作要便捷,而且有激励措施才能让业主坚持好习惯。金御湾小区目前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三类。以可回收垃圾为例,小区采用智能硬件设备加软件平台的模式,住户刷智能IC卡即可选择对应垃圾桶称重投放,投放正确后可通过手机APP平台查询积分,投放过程便捷迅速,基本不超过1分钟。

  居民垃圾分类正确投放后,经智能系统确认,根据投放种类与重量,实行积分奖励,可在积分兑换机上兑换生活用品。截至目前,小区累计产生有效积分11.75万分,折合人民币约1175元,其中最积极的住户累计获得9300分,日均投放约2.5次。

  记者在金御湾小区物业服务中心大厅看到了两台机器——智能垃圾袋发放机和积分兑换机。居民将智能IC卡对准机器上的扫码区,就可免费领取到两种颜色不同的垃圾袋,绿色的用来放餐厨垃圾,灰色用来装其他垃圾。居民凭该卡,可在积分兑换机上兑换生活用品。

  破解“不好管”:一户一码追踪源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94%以上的居民已能正确操作可回收垃圾分类投放箱,准确率由70%提升至85%以上,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超20%。

  这样的数据提高得益于垃圾分类实名制。每户智能卡上都有专属二维码,业主每月通过刷卡可在智能垃圾袋发放机领取二维码垃圾袋30只(不够用,可用积分兑换),扫描垃圾袋上的二维码即可得到对应住户信息,监管垃圾分类全过程。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