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朱纯阳:不集中则消亡,唯有PPP可以救中国环保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上周四,招商证券研发中心副总裁、 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首席分析师朱纯阳参加了深交所中小企业之家举办的环保沙龙讲座,对象是上市和非上市环保相关公司的高管以上领导。2015年9月,他曾发表过一篇小有名气的文章《环保讲义——谨以此文献给我五年环保的青春》,把从业以来对环保的思考做了系统描述。这次的行业沙龙PPT,他事先准备了约一周的时间,把那篇讲义之后,所有新的思考/变化做了一次总结。对于PPP,在一级市场/实业,和二级市场之间,能感觉到非常明显的热情差异,他相信,未来二级市场对于PPP的热情,会真正点燃。以下为其总结文章,稍有编辑,供大家参考。

第一部分  2015年盘点:不集中则消亡

我想了一下,对产业的盘点应该分为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三张报表的盘点,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第二个层次是关于订单的盘点,第三个层次是关于并购的盘点,所以这3块儿应该构成了2015环保板块的盘点。

业绩篇:利润、应收质量均好转龙头竞争优势逐渐显现

第一块我们看一下2015年上市公司层面,整体的利润表情况,这个统计的标的呢,一共包括46家公司,主要的环保公司都在这个里面了,我们可以看到2015年整体的收入水平是910亿元,同比增长32%,这是一个收入的情况,而利润的情况呢?大概127亿,比2014年增长了37%。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水平,是行业整体,40%左右的利润增长,比2014年同比增加了20个百分点,这样的一个水平。这是我们从利润表里面看到的第一点。还有第二点我们来看什么呢?

看中位数,我们看环保整体的收入增速是32%,但是收入的中位数是22%。就是中位数比整体的增速要少10个百分点,这是整体的收入的层面,然后利润层面我们刚才说利润增长37%。中位数呢只有25%,少了大概12个百分点,这说明什么呢?说明环保行业整体,虽然处于比较高的,收入和利润的增长水平,但是这里面有严重的分化,因为中位数意味着行业的平均增速。就是好的公司在里面增长很快。坏的公司会落后的很远。

这张图可以看得更清晰一点,上面那条蓝色的就是,收入的整体的同比情况,下面一条红色的,就是中位数的情况,大家知道收入和利润,都表现出整体大于中位数的情况,然后我们再看一个细的项目,这里面就到了上市公司层面,我只做数据的统计,但是不做评论,大家可以自己后面来看,上市公司层面我把2015年46家公司,排了一个序,按照利润增速来排序。这个表里面,我把2014年和2015年做了一个加总,盛运环保2015年利润增速是排名第1,咱们不管他这是为什么,2014年排名第15。两年加在一起就是16。就是两年以来的综合得分是第16。

我们发现,在2015年处于前1/2的公司,在2014年和2015年两年仍然是处于前1/2这样一个阶段,就是23+23等于46,只要得分小于46应该都在前1/2以内。而我们看到后面这23名的话。也基本上处于46以外,也就是说两年基本上都处于比较后面的阶段。这里面我们就看到了分化,我们看到行业的,增速很快,但是有些公司这两年的业绩增速都在1/2以后,也就是说行业的整体现象,整体是向好的。但是其中的公司在发生着分化。

刚刚说了靠后的企业,靠前的企业里面几个行业的龙头,在两年以内的话从上面这张图来看,都表现了比较好的排名。还是那句话分化很明显,这是作为利润表。

然后说一下现金流量表,关于环保行业大家在看现金流量表的时候习惯看什么呢?大家会经常关注经营性现金流的净流量,但实际上我不看这个指标,我会看销售商品得到的现金这个指标,因为净流入,是有来也有往,而我们看的话呢,主要是看销售商品有没有钱回来,即收入的质量怎么样?其实应该看销售商品收到现金这一个指标。我们看到2014年,我们用收到的现金流比上收入是96%,基本上还是处于一个比较好的状态。2015年利润比2014年处于一个更高的水平,但是收入的质量也维持了高位,这个比值为90%。也就是从现金流量表来看,收入的质量还比较好。

至于资产负债表看什么呢?看资产负债表里面的应收账款,因为环保一般工程居多,工程一般是工期两年以上的居多,所以应收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指标。这个指标呢,其中一个子项的指标,我们看到2014到2015年,处于一个略好的状态。就是一年期的应收账款,这里面我们看到一年期应收账款大概是40%的增长,而整体的应收账款的话是37%,这就说明应收账款虽然在增长,但是里面的结构在变好。以上是三张报表我们关于行业的一个解读的情况。

最后说一点关于三张报表呢,就是2016年一季报。一季报其实能够有效体现的数据是比较少的,但是我们在这里面能看一个数据,叫做预付账款。就是我们一季报的时候预先支付给对方多少钱来准备后面的建设。所以预付账款就是一个播种。这里面可以看出大家对于全年投资的一个预期。这个预付账款呢,是一个56%的增长,大家可以看到我刚才说过,去年的收入增速是30%左右,然后利润的话那是37%左右,而今年的话投资增速在一季报的时候,在环保行业的上市公司综合来看的话,是56%的预付账款的增长,行业还在很快的增长。这是我想回顾的关于三张报表的一个情况。

订单篇:PPP时代到来订单规模不可同日而语

然后再回顾一点,那就是订单的情况,我们看到,去年以来,所有上市公司关于订单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是一个大幅增长的情况,就是一个比收入和利润都要增长很快的情况,一些数据我们都可以在各种公告上查到,我们也大概汇总了一下,可以看下图。

总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增长,我们说,因为PPP时代到来了。其实从2015年年初的时候,大家开始说PPP的时候,大家都觉得PPP是一个幌子,一个投资的幌子,但是到2015年底的时候,如果你还在这个行业里面深入了解这个行业发生的变化的话。就会发现PPP已经变得很实在了,就是各种模式也好,各种准备也好已经做得很成功了,然后看这张图的一个数据的话,2015年6月份的时候,也就是2015年中的时候,PPP的总额只有2万亿元,而到了2015年底,2016年1月的时候,半年之内到了8万亿元,然后呢到了三月份,两个月之内又增加了7000亿,为8.8万亿。这两个月中间还包括了春节,所以你就知道,PPP在2015年下半年,有很大的量的出现,这是全国整体的情况。而且在2016年的时候,这个数字还在高速的增长,这是我们行业整体的情况。PPP已经产生了很大的订单,里面有很大的项目,而且2015年下半年开始变得越来越实在。然后呢这张图告诉我们是行业的分布情况。PPP里面不单包括环保,也包括各种的基建之类的在里面,包括交通运输、市政工程。我们看到市政工程在里面占比是30%不到的一个状态,这里面的话呢环保的项目,大概有6000多亿,就是在8万亿里面,包括生态的项目也有5000多亿,相当于合计1万多亿的状态。

对应到上市公司我这里有一张表。2015年以来,上市公司公告的40亿以上的PPP的项目的汇总。这是一个40亿以上级别的项目,这是一个1到10个亿级别的项目,大家就发现这类单个订单的大的项目也很多。综合来说,2015年以来环保行业的,整体订单情况,趋势是变大,总体变大,同时行业里面的个体,上市公司的单个订单也在变大,这是我的一个观点。

资本运作篇:大举并购,综合化平台发展,为PPP时代做好准备

订单说完了说并购,我们会发现2015年是并购的疯狂的一年,上市公司层面基本每家都发生了很多很快的并购,而且方向的话,那我也做了统计。

这张图,在讲义里面也有,因为这张图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把所有上市公司的所有并购都梳理了一遍,可以看到,各种并购分了各种方向。为什么会有这些并购呢我后面会讲到,就是因为PPP出现了,PPP到底会对产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我们在未来展望的时候要说的第二个重要的话题。在这个话题之前呢,我想对刚才2015年的三张报表包括订单的情况,包括并购的情况,做一个总结,就用这张图做一个总结。2015年,环保行业在我看来产生了一些本质的变化。这些趋势在2016年会变成一个实在的东西。通过这张图来看一下变化,我管2015年的环保叫做一个起点,为什么叫做起点呢?就是从数量到质量,或者说从数量到效果的一个改变,2015年以来最重要的一个事情就是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环保法,导致整个行业进入了一个注重质量的时代。

在上市公司层面,看到了很多新的投资机会,这些甚至是在环保行业以外,包括化工品当时出现了价格的上涨,他们并没有需求的上升,但是为什么会有价格的上涨呢?就是因为环保达标的问题,所以供给变少了,很多小作坊被关闭,这是环保以外的投资机会,但是它说明了环保行业的监管在趋严。环保的治理在注重效果,而以前环保行业是很分散的,在座的大家都知道,环保行业是个不赚钱的行业。只是有一个大的名头在哪里,那么以前和现在有什么区别呢?以前我们看的是数量,看的是投资金额,而我们现在看的是效果、是结果,举个例子,我们现在看,北京的空气质量好不好,我们只有一个评价指标,就是每天的空气质量的数据,到底占比全年的比例到底有多少?而不是看大气治理投了多少钱?投了多少钱以及投了哪些项目都是过去的考察角度,天气质量到底怎样是现在的考察角度,这个观念的转变是整个行业的核心的变化。之前竞争是靠什么?之前环保行业的竞争主要靠四类东西,第一是关系、第二是资金、第三是管理、第四是技术。以前这四类东西的排序也是如此。先靠关系,所以环保公司都很小,分散度很高,但是未来如果靠了效果之后,环保行业将进入一个技术和管理排第一和第二重要性的时代,这会发生是一个什么情况呢?就是会长大,里面公司的集中度会长大,因为关系是有附属性的。我跟你有关系,导致我跟你有项目,但是我不可能全国各地都有关系,所以我不可能全国各地都有项目,这是环保企业做不大的原因,而到未来的时候呢,一旦进入效果时代,技术和管理是可以通吃全国的,所以未来环保公司一定会集中度提升。这是一个从过去到未来的变化。

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因为PPP的产生,导致了大的项目出现,而大的项目小公司是接不下来的。这就导致了,中型公司和大型公司的逐渐大型化,也就是带来了产业集中度的提升,所以你看2015年为什么会有并购,上市公司并购其他人,这个可以理解。那么其他人为什么愿意被上市公司并购呢?因为他发现,以他自己的能力,是拿不到项目的。他发现抱团取暖之后才能拿到项目,他发现资格集齐之后才能拿到项目。所以他愿意被并购,这是一个核心的原因。所以我们看到2015年行业在变大、订单在变大、并购在发生,行业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个根本的改变会带来集中度的提升,这是2015年的一个基本的情况,也是关于2015年的总结。

第二部分,2016年展望:唯有PPP可以救中国

然后2016年的话呢,要看什么呢?我觉得展望2016年核心要看的就是PPP,关于PPP,我刚才说过从2015年初的时候是一个很虚的状态,到2015年年底以及2016年年初已到一个很实的状态。我对其做了三个方面的分析:即PPP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3个驱动。

环保PPP投资短期驱动:经济转型期投资环保是必然选择,而唯PPP可落地

过去的事情可以靠数据来说,未来的事情只能靠逻辑来说。所以这个部分也是跟大家商讨的一个方面,短期驱动看什么呢?看这张图美国和日本。

大家都在说我们在学发达国家,但实际上不是学他们,而是每个经济体,或者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都必不可少的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我们看美国和日本是怎么过来的?日本的数据是最清晰的,美国也可以看到一个大的趋势,这是一个什么图呢?这条红色的线,是环保投资的占比,这张虚线,是日本的GDP的变化情况,我们看到日本的GDP有两次大幅的下滑,就是大概在60年代到70年代的中间的时候,有一次10年左右的大幅下滑,这个时候我们反而看到环保的投资在大幅的上升,投资占比ye在上升,之后呢,GDP出现企稳,环保投资开始占比下降,再之后日本在9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第二次GDP的下滑,同期环保投资再大幅的上升,就是这样一个跷跷板的效应。

而我们中国处于怎样的状态呢?GDP出现第一次下滑的阶段。我们知道中国的GDP下滑绝对不会说10到8降到5到6就截止了,未来肯定也会到2到3的这样一个阶段。政府是希望5到6能够维持一段时间,我们现在就处于从8到10下降到5到6的这样一个阶段,就处于日本这样的第一个状态。而国外在这样一个状态的时候就出现了环保投资的大幅提升,这是为什么呢?这背后的逻辑在于,过去的GDP的支撑点,已经不能再持续了,所以过去的GDP,他支撑的结果是在下滑,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包括我们现在做供给侧的改革,过去的所有的传统行业,都不能再持续了,然后会导致GDP的下滑,这是所有行业的过程。然后我们要开始靠什么呢?要靠转型。转型的过程中,我们看传统行业在做供给侧改革,所以GDP的总量是出现收缩的,新兴行业里面在做什么呢?在做互联网加+和传媒。我们发现互联网+对于GDP的作用的是负的,因为他呢,做的是减少所有的项目的中间环节,提高了效率,对效果来讲是好的,但是对于实际GDP的数量来讲,是负的。所以我们就会发现,当我们采用了互联网加之后,对于GDP的影响也是负的,传统行业GDP是负的,新兴行业的GDP也是负的,所以GDP一定会大幅下滑,这中间谁来拯救GDP,就是环保,或者说PPP。

为什么我们看到日本环保投资的大幅上升,因为环保行业具备一个属性,就是这张图,就是固定资产占比比较重,同时呢ROE还比较好,这是他的属性。

我们看到目前的状态下,这是2015年统计的一个结果,各个子行业上市公司板块儿,他的固定资产的占比,这个产业重不重,公司重不重,看一下固定资产的占比,ROE呢,就是看资产的回报率水平。环保行业属于什么呢?投资很重,同时盈利还可以,它能够吸纳GDP,同时它作为投资来讲还会有比较好的回报率,这一点是所有其他行业都不具备的,所以你要想维持一个GDP的水平,而不是让它一下子回落到2到3,必须要投资,但是,投资去哪里?哪里的投资回报会比较高?环保是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所以这里面投资一定会加大。去实业时也可以看到各个传统行业已经没有办法投了。各个银行都发现没有办法投钱了,所以后面的一定会涌向PPP这个行业。这就是为什么2015年下半年,会出现从2万亿到8万亿的变化,甚至到未来10万亿以上的一个状态。这是关于第一点,短期PPP一定会引领投资的驱动。

这张图是我之前整理的PPP产生的四大要素。第一大要素,就是政府不得不投环保。因为保增长有压力,第二大要素是一块会有比较好的ROE的水平,因为他还算是一个新兴行业,对于老百姓来说,环保这块是个短板。我们在补短板的时候为什么会在GDP高位之后,到开始下滑了才开始做环保投资呢,因为一定是先有GDP的提升,才会有钱,老百姓才会有钱,国家才会有钱。虽然我们国家现在进入到一个转型的状态,GDP开始逐步下滑,但是我们发现老百姓兜里还是比十年前有钱的,国家政府的财力也比十年前多了很多,然后我们发现经过几年的增长过去不可持续,但是我们钱还在手里,对于环保的方向、生活质量的方向还是有一个需求的,有了需求就会有需求的满足,才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回报率水平,所以国家不得不投资,民心所向不得不投资。PPP的模式是一个什么呢?它实际是一个抓手,是一个沟通的桥梁,它是以PPP的形式来承接这些国家的投资,以满足这些人或者社会的意愿,这就第三点,PPP产生的意义?第四点呢就是法律的准备,环保法是PPP产生的先决条件,后面也在准备一个PPP专项法。PPP产生的过程中会有一个法律的规范、制度的保障,才能正常的健康的成长。

环保PPP投资中期驱动:PPP延长还款时限,政府中期还款压力缓解

以上是关于PPP的一个短期驱动的评述。中期驱动评述可能就涉及到实务了。

这政府的项目是不是一个重资产的项目?政府是不是没钱?政府也没钱,我也没钱,那我做项目钱从哪里来?如某个项目投资有30个亿,然后你看到。其实不需要花多少钱。我们可以看到30个亿的项目的话,按理来说资本金应该有9个亿,这个资本金是怎么来出呢?因为是PPP,所以政府要出一部分钱,然后呢东方园林出一部分钱,每家2.4个亿.但是这两部分钱还只占50%,剩下是谁呢?是银行基金,以及第三方的产业基金,所以这四部分钱构成了资本金,然后银行会给他贷款,所以你会发现,上市公司用2.4个亿撬动了一个30个亿的项目,10倍杠杆。10倍杠杆还不止,因为这个钱呢,是上市公司对外的钱,它内部还可以有一个资产负债率,如果再放一次债的杠杆,所以应该是能达到20倍的水平。一个公司可以按照20倍的杠杆来撬动一个项目的时候,你觉得他还会缺钱吗?所以你会发现,投资PPP的钱的来源问题已经解决了。同时这个事情呢我们会发现,上市公司的三张报表的情况是非常好的,因为这个项目公司成立之后,这个项目会发包回给上市公司。这个项目能有30亿投资,有了项目还有了钱,才把这个包发给上市公司,所以上市公司的报表会非常健康,他能拿到总包模式下的收入、同时也能拿到很快的现金流入,所以报表是非常健康的,而且杠杆可以利用的很大,资本金可以有很高的回报率,这是环保行业或者上市公司层面,如何来承接PPP的实务。

在PPP方面我们把关于钱的讨论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有没有钱去干这个事儿,刚才我说过了,上市公司可以20倍杠杆来做这件事。他是有钱的。第二件类就是企业干了事之后,有没有钱赚回来,这张图呢,就讲了钱是怎么回来的问题,就是湘东区政府来购买这个服务。那么购买服务为什么说以前政府没钱,现在政府就有钱了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以前政府,既要投资,又要做运营,又要付投资的钱,又要付运营的钱,那个时候政府当然没有钱。现在PPP有一个什么改变呢就是,把政府以前所有投资的钱都变成了运营的钱,你不要去投资了,投资我来做,你只要出运营的钱就行了,所以同样的钱能做的事情更大。这就是我说的中期PPP的钱的来源。做事情的人的钱的来源,以及做事之后回报的钱的来源。基本上是这两块,钱已经解决了。

环保PPP投资长期驱动:从B2G到B2C,从付款到付费

然后呢,我们讲一下,长期的钱的来源即政府的钱又从哪里来呢?政府的钱其实是从老百姓身上来的,我们知道。政府有两种途径跟老百姓要钱。第一种是税收,税收的转移支付。第二种就是各种的环保的税费,电费、水费、垃圾处理费等的各种税费,而现在的主体是2G,三分之二以上的钱都从政府支付过来的,但是看未来五年之后,我们判断会变成2C,未来这个钱的主体应该是从老百姓身上出的,这是一个更大的更长的更远的变化,但是这个逻辑呢,也是存在很大的争议的,老百姓会愿意为了环保而多出钱吗?这个出现了很大的争议,但是我们来看几张图。

第一张图我们拿我们国内目前的,环保的水费的支出水平,去和国外去做一个类比。你会发现,这个比例肯定是比较低的,北京只有0.7美元。最高的话,巴黎能够达到4美元。国外的水价呢其实长得也是比较快的。比如纽约从九六年到2011年从1块钱涨到3块钱的状态,所以你知道国外也是慢慢涨过来的,而现在看我们的水价还是低了很多。当然也有人会说,看看我们现在的收入情况怎么样?如果说收入很少,你还让我出那么多水费是不是不合理。

然后我们再看这张图,我们国内的,环保水费的支出,占整体的可支配收入比例的一个图,就是我们现在家庭的年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我们现在环保的支出,即水费的支出是多少因为水费的支出已经包括了污水处理费,垃圾,自来水费,水资源费。这个比例,北京市是0.65%,到了沈阳是0.3%,最少的是杭州0.28%,所以综合来看,我们现在水费的支出占总体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是0.3%到0.5%。而发达国家的合理水平,大概是在3%到5%,如果我们从0.5%,假设到达上限,到达5%,那我们老百姓环保的支出那就是10倍的支出,我们这是未来10倍的支出到底是多少钱呢?我再算一下,每人每天多花一块钱,就会带来每年4000亿左右的一个新增的环保运营收入空间。一块钱是什么概念呢?其实在10年前,我上学的时候,一块钱是可以买一张鸡蛋灌饼的。我们现在看,鸡蛋灌饼已经涨到3块钱了,而5块钱可能只能买一个煎饼果子,如果你一天多花5块钱的话,带来的投资增长可能是2万亿的环保投资,老百姓,因为通胀导致的对钱的贬值,而这个钱在贬值的时候,其实并没有体现到老百姓环保的投资里面去,你看这里面还有巨大的缺口。所以你看环保这块老百姓每天多花5块钱,完全是有能力的,然后对应到投资那就会有2万亿的每年的环保投资,而且这还不是投资状态,这是运营费用的状态,就是他不是一次性支付2万亿投资,而是每年支付2万亿的运营费用。

这就是我们未来的钱从哪里来。3个方向,第一个短期的国家会有投资的驱动。中期的,政府会有因为PPP模式的变化,导致他同样的财力下,能承担的支付能力在变大。长期的老百姓的环保意识提升,大家对于生活质量的改善的需求提高,会导致老百姓愿意为了环保来支付,同时呢也在不断货币贬值的过程中环保的支出绝对额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这里面有一个每年至少2万亿的市场空间的规模,这样长期的钱从哪里来?也说明白了。

这张图让我们再来看这个老百姓的钱的占比到底是多少?我们现在的一个污水处理厂。我统计了几个地区的数据,包括污水处理厂中标之后的政府给的污水处理费,和老百姓上交的水费中污水处理费,中间的差额要靠政府的财政补贴,如果这几个地方老百姓污水处理费的支出上升到一块钱。政府补贴的数据会大幅的下降,变成从60%靠政府补贴,变成30%靠政府补贴,最后政府腾挪出来的钱就会变得很多。

下面这张图呢,是一张大概念的图,在一开始的时候,大家会对PPP是什么?哪些企业能来参与PPP,处于比较困惑的状态。现在已经看得很清楚了,能参与到市政综合环境治理也就是PPP的是三方,一方是做土建的,所以你看到很多建筑类的工程公司可以参与到PPP的项目,另外一方呢,就是地上部分的物理的治理,其实就是园林。

然后地上部分的化学治理,也就是环保,所以PPP呢,是一个市政的综合环境的治理。包括三方,土建一方,园林一方,环保一方。所以,之前我写过一篇东方园林的深度报告,大家会说,这个公司转到环保里面拿PPP了,其实不是这样的,这个公司本身就具备拿到PPP的资格,收购环保只是补充和扩大它的能力。他之前就是干园林的,所以才能拿到很大的PPP的项目,然后他收购了很多环保公司把化学这一块补上。所以把PPP做起来了,所以去年的时候,到年底的话,E20排序他是到了第三名,所有公司PPP项目订单总额的第三名。所以我们看环保PPP的参与者一共就3方。所以我们看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看他处于这三方中的哪一方。这就是风,我们之前都说风来了之后,猪也会飞起来,PPP就是目前的实业投资主力之风,我们在风的哪个位置,然后怎么参与进去的,我们是不是有能力独立地开展这3个大的板块,资质是不是已经全了,是不是需要并购,还是我们只是其中一个板块的一个小项,进入到一个板块里面去,通过被并购抱一个版块的大腿,这就是并购和被并购的关系。去年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的并购和非并购呢?逻辑就在这里。

关于PPP和BOT的区别呢,大家都会说出来很多,2015年初的时候,大家还是会比较迷茫。到年底的时候,大家已经说得比较清晰了。这张图即使描述两者的区别,也是我对于PPP所有观点一个总结。第一点区别在我看来,BOT是个体项目,PPP是群体项目,从个体变成了群体,无论它的总体的量。还是里面的种类都在变大,导致整个行业的集中度在提升,龙头就会出现,这是第一个大逻辑。

第二个大逻辑就是板块来讲,整个板块在趋向模块化,投资在大集团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承接下大的PPP项目。而这样的话呢,模块化和集团化,大的投资量也才能会下的来。如果环保都是小公司,就算有几万亿也是投不下去的,不可能挨个去找,有了模块化和集团化之后,才能够像我刚才说的那样承接政府的投资,所以行业的总量的投资在迅速变大,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从政府方面,政府之前的支出是隐性的支出,是看不见的支出,是一个分散化的支出,未来的政府的支出呢因为它外包给PPP公司,就相当于,职能从原来的投资项目、规划项目,到未来只是运营/监管项目。这样建设主体就变得更加专业起来,因为它集中了,民营企业更加专业化了。而且政府付了多少钱,已经开始变得明晰了,因为政府做了这块多少钱、那块多少钱,综合起来多少钱,你是算不出来的,但是一旦把一个城市一个PPP项目都给一个公司,就不归政府管了。这个公司到底花了多少钱,政府到底花了多少钱可以算得很清楚。这个会怎么样呢?就会在未来,也是刚才我说的最后一点,为公共支出主体的转变做好准备,之前我们不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所以我们不愿意付这个钱。我们也不知道政府这个钱去了哪里。如果我们未来说政府来收我们这个钱,不是政府来花,而是给PPP公司来花,这可能在未来3年就会成为一个很明显的模式。就会发现老百姓的钱。政府周转一下,交给专业的公司,环境会变好,老百姓也愿意花这个钱。所以明晰化专业化,是未来公用支出的模式的必要准备,也是我们未来PPP版块最大的方向性的变化。

第三部分  环保更远的未来

最后说一点的话是,关于环保板块的一个大的逻辑,刚才我说了半天,其实都在说PPP,而PPP是什么呢!其实是一个狭义的环保,我们管它叫做市政的水处理、固废处理,烟气处理,还有监测。但是我们发现,所谓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排名第一的,他叫节能环保,节能甚至排在环保之前。

所以我们知道,环保一定是个大板块,而不是我们刚才说的几个子版块,因为今天的主题呢我主要讲的是PPP,但是未来的话还是愿意跟大家讨论一些更广阔的东西。环保现在来看,不管是市政也好还是治污也好都是狭义的环保,他的广义的话环保的前端,应该叫做节能。现在工业里面有非常大的节能的空间。而且工业里面有很大的节能的动力。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景气,如果一个工业领域很景气的时候,他是不愿意做节能改造的,因为要停产。但是它不景气的时候,如果你通过这个改造能够降低哪怕10%的成本,他就出现了10%的利润,所以很多企业都愿意做节能改造。当然你要是真的能节能才好,因为节能领域的技术门槛要求都很高。

广义环保的后端呢,我们叫资源综合利用,目前来讲,我认为危废领域是一个比较好的子板块。但是资源利用的整体来讲,我们发现现在大宗商品的价格其实处于一个底部波动的状态,所以当变废为草,而不是变废为宝的时候,这个行业就很难存在一个很大的机会了,我觉得,未来可能会好。但是短期大家要等一等。基本上这是我对广义环保行业几个板块儿的大概念的梳理。

在最后说一点就是我们看到,这张图是威立雅的市值的变化,可能从01年到现在16年,经过十几年的变化,我们发现,有个大爆发之后会归于平静的过程,之前我讲的所有的点,都是环保板块处于一个很好的爆发的点了,你要准备好到底你是哪一部分,是节能部分,还是环保的里面其他部分,但是现在让大家失落的一点是。环保板块是不可能奋斗终生的,所以我们看其他很多板块都有人愿意为产业奋斗终生。但是如果你为环保板块奋斗终生会是什么原因呢?会是因为一辈子环保也没搞好。

国外,你是看不到大气治理的公司的,因为国外的大气已经比较好了,所以这些公司都死掉了。所以环保呢,在一个风起来之后,你在乘风而起之后你就是大公司了,但是呢,如果你如果没有从乘风而起的话你就不存在了,所以你看到,我最后总结一句话,现在是环保最好的一个时代,因为风已经起来了,政策出来了。各种外部的压力,和内部的结构都已经准备好了,但也是一个很紧迫的时代,未来过了十年左右的话,环境治理好了之后,环保是一个必然会消亡的行业,但人生又何尝不是一个过程呢,又何尝不是有很多行业在中国会陆续消亡呢?


来源:招商证券
PPP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