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专家 | 徐海云:难道又回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时代!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有人把该市人均餐厨垃圾处理量0.4千克/日当作政绩,号称排在全国前列,果真如此,可称全国第一,世界第一也当之无愧。

德国垃圾管理世界先进,德国餐厨垃圾年收集利用量也就60万吨,折合人均量0.02千克/日。与德国相比,该市人均餐厨垃圾处理量是德国20倍。有人说,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餐厨垃圾量大,但无论如何20倍也是太离谱。由此可以推理,该市没有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但如果评比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相信该市也不会落在后面,很可能也会跑在前面。

问题出在那里?问题就是根据剧情需要离开事实进行编故事。比如说,该市声称餐厨垃圾处理实现“基本无排放”甚至称近“零排放”,听起来很吸引眼球,如何做到的呢?原来大量的污水(或者沼液)排到城市污水管网,固体部分送到垃圾场(厂),这些都不算排放。要实现人均餐厨垃圾处理量0.4千克/日,唯一的办法是加水,这样说太难听,可以接受的说法是加汤,国人喜欢喝汤,汤算作餐厨垃圾目前没有障碍,一些城市正是在示范城市的带动下,发扬光大。但是被汤水淹没的餐厨垃圾,自然不可能产出那么多沼气。怎么办,继续讲故事,常用的说法是“可”产生多少立方米沼气,就是不告诉实际产生多少沼气,也有胆子大的,想说多少说多少,反正都说自己用了,你也无法核查。

下面的报道称,两年时间(从2015年7月基本建成并投入试运营,到2017年7月底),“该中心已累计处理餐厨垃圾55142.09吨,产出工业粗油脂5541.9吨,粗沼气410余万立方米,有机肥发酵原料2.9万多吨。”每吨餐厨垃圾产有机肥发酵原料超过53%,每吨垃圾沼气74立方米,表面上看这些数据在合理范围类,但如果联系起来看,用CSTR工艺,还能产出那么多肥、同时又产出那么多沼气,可能吗,因为没有计量就可以随意创作吗?难道又回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时代!

来源:徐海云9月10日博客《如此第一》

原 文:市区餐厨废弃物处置中心升级改造

力争达到最美厂区、最优工艺、最严标准、最好效益

来源:金华日报

blob.png

9月6日,我们在位于金东区十八里垃圾填埋场东侧的市区餐厨废弃物处置中心看到,这里的生产污水全部进入污水管网;固体废渣运往垃圾焚烧厂实行焚烧处理,食物残渣用于无菌蝇蛆养殖;所有臭味源全部实行封闭并安装负压抽气系统;运营车辆初步建立清洗系统,并规范停放……一切设备运行有序,厂区环境干净整洁,生产实现“基本无臭味、基本无投诉、基本无排放”的预期目标。

目前,市区餐厨废弃物处置中心已全面恢复生产,污水处置能力提升到100吨/天。今年初,运行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还一直困扰着处置中心的正常运营。

收运量增长过快 处置中心“消化不良”

据了解,2012年,市区启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国家试点工作,“十二五”期间构建起完整的收运处一体化餐厨废弃物处理体系。餐厨废弃物处置中心占地26.6亩,2015年7月基本建成并投入试运营。截至今年7月底,该中心已累计处理餐厨垃圾55142.09吨,产出工业粗油脂5541.9吨,粗沼气410余万立方米,有机肥发酵原料2.9万多吨。目前,市区餐厨废弃物最高收运量达121.4吨/天,平均收运量基本保持在98吨/天,人均餐厨废弃物利用率为0.4公斤/人·天,该运行绩效在全国5批100个试点城市中位居前列。

随着收运量的过快增长,处置中心出现了“消化不良”的问题。特别是2017年2月以来,处置中心因收运量长期超负荷运营,处理系统多次报警,“消化不良”导致生产区域出现较重的异味。“一家一户的餐厨垃圾是小事,千家万户的餐厨垃圾汇集到一起就容易出大事。”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金华市区启动该项目较早,几年运行下来采用的工艺设备在当下已不是最先进;在第四批、第五批全国试点城市中,许多企业的生产线设备已经是第3代、第4代产品,环保、安全生产的等级标准远远高于金华。“之所以要实行技术改造,就是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消除项目中影响环境、影响民生的问题。”该中心负责人说。

以“三零”为导向 技术改造初见成效

我市对餐厨处置工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技改升级的要求:力争实现“基本零臭味、基本零排放、基本无投诉”的目标。

作为市区餐厨废弃物处置的特许经营单位,金华格莱铂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立即对相关设备启动技术改造升级。“为加强对污水中杂质的过滤,我们新增了转鼓格栅、微滤机和袋式过滤器。因为原有的生化池供养设备和超滤已经使用了两三年,为了不影响生产,我们采用国际最新研发的工艺技术旋流曝气系统,同时新增膜组件以确保足够的产水能力。”金华格莱铂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福升说,经过一番改造,目前产生的污水已全部达到国家三级排放标准并稳定运行。

在厂区臭气治理方面,针对厂内异味最大的源头卸料区,公司将其密封、隔离,内部喷淋除臭液,同时采用最先进的微波光氧化除臭系统,新增料斗区域密封,让臭气收集更集中。针对生物滤池系统这个第二大异味源头,厂区在新增上下两层出风收集管道密闭收集臭气的基础上,增设自动喷淋系统、洗涤塔系统以及15米高烟囱,以确保气体集中有组织排放。

“除污水处理和臭气处置,餐厨垃圾处理的重点还在于预处理的分选、除杂、制浆等。结合两年来生产总结的经验教训,我们新增了挤压机、除杂机、三相离心机等设备。”于福升说,为了让生产工艺更加合理、生产系统更加顺畅,还新增了沼气发电设备,使沼气资源得到更好利用。同时,充分利用餐厨垃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经发酵技术改造成对土壤、环境有益的生物肥料,更好地完善产业链条。

技术升级改造了,厂区形象也要跟上来。“我们重新粉刷了预处理等生产车间的内外墙和地面,厂内各地下管道沟渠也进行了改造和密闭,还新增了餐厨车辆洗车房。”于福升说,接下来公司还将进一步完善厂区绿化。

作为监管部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同步严格把关,每天派出一名局领导、一名处长、两名执法队员进驻厂区办公。技改实施半年多来,驻厂工作人员放弃双休日、节假日,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存在的问题,并设置时间节点,每天通报厂区整改进展情况、设备安装进度、污水处理数量,有力地保障了技改项目实施。

打造“花园式”厂区 力争成为全国标杆

“餐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首先破除餐厨垃圾重返餐桌利益链,其次实现垃圾减量,最后是变废为宝。历经努力,市区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和技改升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离‘零臭味、零排放、零投诉’以及‘国内餐厨垃圾处理示范性项目’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这是一项长期的环保工程、民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新事物,业主单位将客观理性地对待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并借助此次技改成功的东风,趁热打铁,尽快建立科学、严谨的长效管理机制并严格实行,以推进技改成效的延续和扩大,坚决把好事办好。

接下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着重在三个方面下功夫。首先,立标准,树标杆。创新监管方式,严格督促特许经营企业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质量,尽快将市区二环以外中小餐饮单位纳入餐厨垃圾收运范围,并向城郊和集镇延伸,实现餐厨垃圾基本应收尽收、应处尽处,确保餐厨收运处置能力位于全国领先,人均餐厨废弃物处置率跻身全国前列,努力打造全国标杆。其次,抓安全,防事故。督促企业建立健全现代标准化企业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努力提升厂区员工队伍素质和企业文化水平;同时增加资金投入,不断提升技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责任,确保处置中心运行中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无污水、废气违规排放事故,无群体性群众投诉。最后,抓环境,促效能。严格按照最美厂区、最优工艺、最严标准、最好效益的目标,进一步推进厂区项目整改,努力建成设施先进、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花园式”厂区,同时延伸现有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实现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效率全国最优。


来源:徐海云博客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