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雲南全面啟動垃圾分類今年底昆明主城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達。。。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原標題:雲南全面啟動垃圾分類 今年底昆明主城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達90%以上

去年,“垃圾分類”可謂是當仁不讓的年度熱詞,街頭巷尾全民熱議。近日,雲南垃圾分類工作再有新舉措,省政府辦公廳3月3日印發《雲南省加快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省會城市、地級市及州府所在地城市、縣級市、縣城和其他區域的工作目標,這也意味著我省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全面啟動。

方案明確,到今年年底昆明市主城區(包括呈貢區、昆明空港經濟區)全面開展居民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示范試點,主城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達9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5%以上﹔到2025年底,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到2025年底

昆明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方案要求,要落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遵循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濕垃圾)、其他垃圾(干垃圾)四類劃分,加快完善分類收集、分類投放、分類運輸、分類處置設施,建立健全部門聯動和公眾參與機制,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分類制度。

根據目標任務,到今年年底,作為省會城市,列入國家強制分類的昆明市主城區(包括呈貢區、昆明空港經濟區)全面開展居民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示范試點,完善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制度體系,擴大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實施范圍,為全省總結形成可推廣、可復制、可借鑒的經驗,主城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達9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5%以上﹔到2022年底,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覆蓋率達95%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40%以上﹔到2025年底,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全面啟動地級市及州府所在地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今年年底,實現主城區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至少有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到2022年底,實現主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到2025年底,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率、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80%。

對於縣級市、縣城和其他區域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目標任務,則由各屬地人民政府結合實際自行確定。

劃出重點區域

按生活垃圾“四分類法”強制分類

方案還明確了編制完成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開展重點區域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夯實學校生活垃圾分類教育基礎、建立簡便易行的分類投放站(點)等7項重點任務。

哪些區域屬於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重點區域?方案明確,省會城市、地級市及州府所在地城市建成區范圍內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中央駐滇單位、國有企業、社團組織,車站、機場、碼頭、體育場館、演出場館、旅游景區等公共場所,賓館、飯店、購物中心、超市、農貿市場、商鋪、商用寫字樓等人員密集場所,以街道(鄉鎮)、社區(包括城郊結合部行政村)為單元,按照生活垃圾“四分類法”開展強制分類,實現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主體全覆蓋﹔縣級市、縣城和其他區域在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公共場所原則上參照“四分類法”開展,也可因地制宜按照“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兩類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通過軍地協作,參照黨政機關標准,共同推進軍隊營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統一分類標志

建簡便易行的分類投放站

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方面,要規劃建設大件垃圾處理設施,積極探索“互聯網+資源回收”模式,實現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和生活垃圾分類網絡“兩網融合”,建立完善再生資源分類、回收、儲存、中轉、利用信息化平台,推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規范化、專業化管理。

此外,還要建立簡便易行的分類投放站(點),並按照《生活垃圾分類標志》(GB/T 19095-2019)中的類別、圖形符號、說明、顏色等,配備標志清晰的“四分類法”垃圾收集容器,優化布局垃圾箱房。為提高職工、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鼓勵黨政機關、公共機構、社區、企業等場所安裝集智能垃圾桶、積分兌換機、監控系統於一體的智能化垃圾分類投放設施,因地制宜確定投放點位置、投放時間及投放規范等,引導居民按照“四分類法”自覺做到分類收集、分類投放。

解決“先分后混”

建立與分類品種配套的運輸體系

每每提起垃圾分類,就有群眾提出質疑,家庭分好類,垃圾車一鍋端,該怎麼解決?方案明確要建立與分類品種相配套的運輸體系。要配備滿足垃圾分類清運需求、密封性能好、標志清晰、節能環保的專用收集運輸車輛,解決垃圾分類投放后出現“先分后混”“混裝混運”等問題。同時,規范有害垃圾、廚余垃圾(濕垃圾)收集暫存點布局和中轉運輸及處置,廚余垃圾(濕垃圾)做到“日產日清”。

建立與前端分類相銜接的終端處理設施。採取長期布局和過渡安排相結合、集中處理和分散處理相結合方式,統籌規劃建設餐廚垃圾、農貿市場垃圾等易腐垃圾處理設施,嚴禁餐廚垃圾直接飼喂生豬。地級市及州府所在地城市要按照區域統籌原則,引入市場化模式,分別建成1座以上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處理和有害垃圾、廚余垃圾(濕垃圾)、建筑垃圾處理設施,實現垃圾分類處理、資源利用、廢物處置的無縫高效銜接,緩解生態環境壓力,規避“鄰避”風險。

落實主體責任

實行州市長、縣市區長負責制

為有效推進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我省將嚴格落實各級政府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主體責任,實行州(市)長、縣(市、區)長負責制。

同時強化法制保障,推動地方立法工作,依法規范生活垃圾分類行為,明確城鎮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和有關設施建設,以及源頭減量、監督管理、保障措施、責任義務、公民行為規范、獎懲機制等,使生活垃圾分類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按照污染者付費的原則,各州市完善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積極探索政府購買服務、特許經營權、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等市場化模式,引入專業化服務公司協同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理全體系工作﹔開展商品過度包裝專項治理,限制一次性消費用品,推進垃圾源頭減量。

需要注意的是,生活垃圾分類績效考核將納入文明城市、“美麗縣城”、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園林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區和衛生城市等創建活動。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將牽頭組織省直有關部門開展技術指導和服務,表揚工作推進有力的城市,通報或約談工作滯后的城市。(記者 宋金艷)

(責編:徐前、朱紅霞)
来源:人民网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