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防疫前线面孔:他们每日消毒垃圾桶 为城市卫生健康护航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封面新闻记者 谢燃岸

黄元钦65岁,是成都市武侯区的一名环卫保洁员。

3年前从内江威远来到武侯区打工,第一份工作就是环卫保洁员,一直干到现在,主要负责吉福南路周边区域的街面清扫保洁工作。每一年春节,他都会留在成都,等到春节过完轮休回家休息和陪伴家人。

这一次突然爆发疫情,他也就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了。

戴口罩、橡胶手套,穿上工作服,这是工作开始的装备。

早上8点钟,黄元钦已经在责任区域内转了一圈回来了。他有那种朴素的责任感和价值观,“大家都在前面战斗,医生、护士、警察大家都在危险的一线,我也害怕,但我也想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点啥。”现在路上人很少,加之没有树叶掉落,道路保洁工作量相对变小了,但也正好趁这个时候,对道路的一些隐蔽角落进行清扫消毒。

与平时不同的是,他们不仅负责日常的环卫作业,还要对清运车、果皮箱、工作站等各处进行全面消毒清洗,定时对废弃口罩专门回收桶进行规范处理。

为了安心工作,避免和家中亲人发生交叉性感染,疫情发生后,黄元钦就把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孙子送回了他父母身边。

黄元钦没有告诉家人这个新的任务,“就跟他们说还跟往常一样清扫大街,不让他们担心。”黄元钦如是说道。

为了确保大家的安全,黄元钦和其他环卫工人在每条街道都要对垃圾桶、垃圾车和自身进行消毒。“一天下来,浑身都是消毒药水的气味。”黄元钦说。为最大程度避免不安全因素,他尽量不进食、不喝水,用早饭把胃“撑”满,等到晚上6点钟结束工作后,回家完成消毒、搓两次澡,再吃第二顿饭。

记者了解到,原本上“全白班”的黄元钦下午5点就可以下班,可他主动要求加班至下午六点,再次对周边的垃圾桶进行消毒,检查每个废弃口罩回收桶里的口罩是否进行了收运。他说,“这个工作不能马虎,开不得玩笑,事关大家的安全健康。”

“口罩、手套都给我们配好了,每天还按时给我们测量体温2次。”黄元钦告诉记者,保障也是到位了,有详细的操作流程,所以没有什么好怕的。“前几天,我们还收到了武侯区红十字会、综合执法局给我们送来的“大礼包”,里面有几千个口罩、手套,让我们可以更安心的工作了。”

他是普通一线环卫工人,也是冒着个人安危为维护城市卫生默默奉献的平民英雄,“如果有的选择,大家也都想安稳在家里呆着不出门,但是疫情不允许,我们没有一线医务人员的本事,但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后勤保障工作做好,把该做的本职工作做好。”

他只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可以踏踏实实回老家陪陪近90岁高龄的“双老”。

来源:封面新闻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