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上海市探索建立“两网协同”城市废弃物管理体系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上海市正在探索建立两网协同城市废弃物管理体系,破解低价值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难题。近年来,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以及原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萎缩的影响,大量可回收资源混入垃圾回收渠道,增加了城市垃圾分类减量压力。其中,废玻璃、废塑料包装物等低价值可回收物虽然具有一定价值,但无法实现市场化回收利用,成为资源回收和垃圾减量工作中共同聚焦的难点问题。

    困局之下,市容绿化局、市商务委等政府部门提出:将可回收物依据无价值、低价值与高价值废弃物分类管理,实现精准施策。即,将无价值废弃物纳入生活垃圾清运体系,高价值废弃物鼓励由处置企业延伸回收服务,对接资源综合利用政策,低价值可回收物通过价格补贴,弥补价值链,使其进入市场流通,实现再利用,从而建立长效管理体制。

    从按品类回收到按价值回收,需要对垃圾清运网络进行重构。“两网协同”模式,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所谓“两网协同”,即生活垃圾清运网和再生资源回收网协同推进,通过低价值可回收物类再生资源和生活垃圾源头交投、存放协同,培育主体企业,有效实现“资源增量,垃圾减量”。

    该市商务委报告显示,“两网协同”模式在促进垃圾减量方面成效显著。

    例如,松江区依托街镇统筹设置回收交投及中转储存站点,全区规划建设适量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转仓储分拣场,与环卫设施相衔接,经分流分类后,可回收物每日达244吨,前三季度仅分拣回收低附加值的废弃塑料袋就达1873吨。长宁区依托新锦华公司,推开生活垃圾分拣与再生资源回收设施点位合一,每月分拣出的可再生资源可实现垃圾减量16.6%,执行较好的点位每月减量比例可稳定在50%。浦东新区依托试点企业睦邦公司,在全市建立51个回收中转站、分拣中心网点,今年110月回收总量比去年增长172%

    低价值可回收物收运、人工成本高,在市场化运作中价值链缺失。突破瓶颈的关键是制定适当的价格补贴。通过对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量、回收方式、主要回收品种、回收利用途径、价值平衡点等进行评估分析,政府相关部门开展了政策研究,从而出台了相关补偿机制。

  • 目前“两网协同”试点已覆盖全市54个街镇874个小区,2017年前三季度,全市“两网协同”资源回收量达9.3万吨,已成为促进垃圾减量的重要措施。


来源:东方网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