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垃圾分类不止于"分",收运如何解决?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媒报:日前,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印了《四川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指南》,采取图文结合的方式,简要介绍了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不同场所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及收集容器设置要求、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各类生活垃圾投放要求及处理流程,以及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大件垃圾、园林垃圾、装修垃圾等固体废物分类要求等内容。

(图:网站截取)

1、分类作为起始

关于垃圾分类,目前已经成为各地方城市环境精细化治理的重中之重。例如,《四川省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工作方案》:明确到202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县级城市、乡镇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成效,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显著提高。

(图:网站截取)

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体现。

(图:摄图网)

“垃圾分类”成为人大代表的热议词汇。有代表表示:各城市推进“垃圾分类”之前,必须要将终端处理设施优先布局后端的设施需要提前设置好,分完了之后,后端就混合一块拉走,导致前端做的很多事情,最终成为无用功。

2、“分、收、运、处”体系

万开“i +分“智能垃圾分类体系依托物联网、Face复合ID、大数据、云计算、GIS、知识图谱、数据孪生等革命性技术,开创物联网联动三产融合的新模式。全方位联动垃圾分类全链条”分、收、运、处“体系,通过统一云控中心调配各端资源,充分融合一/二/三产业布局业态、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优势,实现垃圾分类全生态链处理。

智慧+产业是化解城市化带来风险的必由路径,在垃圾分类领域,智慧化赋能全产业链成为企业行动的必选手段。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手段,解决垃圾分类“分、收、运、处”链条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已经成为垃圾分类工业4.0的必由之路。垃圾分类难题再现!物联网技术如何解题?

垃圾清运的“智慧之路”

万开智慧垃圾清运解决方案,应用3G(GIS/GPS/GSM)、AIOT、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赋能于垃圾清运链条,集成多系统应用,将垃圾清运链条智能化、迅时化。通过垃圾满溢感知——车辆实时监测——“箱-车-人”信息交互——大数据分析研判,实现垃圾清运智慧化管理,助力实现城乡垃圾收集运输全程管控,让垃圾清运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

1、垃圾满溢感知

通过垃圾箱内配置NB-IOT传感器,利用微功率超声波监测技术,实现箱体ID(编号)信息记录、实时地理定位记录传送、满溢情况告知警报,让管理平台第一时间了解垃圾满载状态,分布任务给清运车辆,及时前往清运垃圾。

针孔摄像头配制,实时监测垃圾箱内部满溢情况,确保垃圾满溢饱和状态,减少清运能耗,可及时发现误报状况,提高清运效率。

2、车辆实时监测

清运车驾驶舱内配置车载监控摄像头,可实时监测清运驾驶员驾驶情况与清运人员工作状况,确保垃圾清运工作安全进行。

应用北斗/GPS车载定位器,可记录车辆ID(车牌)信息、地理位置信息、车辆工况信息。通过GIS(地理信息系统),驾驶司机和管理平台可清晰看到清运车辆实时位置,方便任务下发分配。

3、信息交互平台

应用智慧环卫客户端,完成信息实时共享,掌握垃圾清运情况。运用AI集成算法,作业人员可及时接收任务派单,无“断点”开展清运服务。

4、数据可视平台

全视频监控:可视平台链通车辆、垃圾箱视频监控系统,对收运车辆、垃圾箱进行视频监控,远程查看收运现场情况。

大数据研判:1)平台根据区域内垃圾箱分布位置规划,结合电子地图将预分布进行展示。

2)运用大数据技术,平台可根据所在区域与人口-垃圾产量大数据信息自动计算,提供垃圾箱合理配置方案。

3)分区域统计垃圾箱数量、估算垃圾量,根据每辆车清运载重量合理安排清运责任区域,计算车辆行进最优路径。

万开科技智慧垃圾分类体系以“3R”(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环保理念为原则,构成自组网、低消耗、高效率,实现垃圾分类收运、回收物流设备与户户环保信息平台融合,高效环保,管理数字化、透明化。

相关链接:

疫情倒逼产业升级,冷链物流如何度过危机?

中国每周增加10000个5G基站,我们靠什么实现“产业创新”?

西部大开发再出发,“智慧应用+”如何落地深耕?

来源:成都万开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