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交城:做好垃圾分类共建美丽家园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以前家裡的垃圾也不曉得分類,有用的沒用的都扔在垃圾池子裡,垃圾池子周邊又臟又臭,尤其是夏天,招的蒼蠅滿天飛。”6月10日,在交城縣夏家營鎮義望村,村民王大爺介紹,現在這個垃圾分類好,有用的留下回收,沒用的分類處置,讓大家養成了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據悉,該村率先推廣了垃圾分類、減量工作。在整潔寬敞、綠樹成蔭的道路一旁,分類垃圾桶擺放整齊,不同的標志引導村民進行垃圾分類,引導群眾形成垃圾合理分類的好習慣。

作為垃圾分類試點地之一的天寧鎮蒲渠河村也積極探索試點工作,在做好學習走訪、宣傳發動等工作的基礎上,該村以點帶面,深入開展農村垃圾分類減量化處理工作,更好地提升人居環境。

為提高居民群眾對垃圾分類的認識及正確掌握垃圾分類的方法,讓居民了解分類、學會分類、主動分類,進一步做好垃圾分類宣傳工作,該村“兩委”工作人員挨家挨戶為居民發放了垃圾分類宣傳手冊,向居民講解垃圾的種類、回收后的用途、如何對家中常見垃圾進行分類、如何正確投放垃圾等知識,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工作。

“通過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增強了居民對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引導居民積極踐行綠色生活和綠色消費,共同建設和諧宜居的生態環境,讓垃圾分類從口號變為習慣。”蒲渠河村村委負責人介紹到。

在卦山名苑小區,一台智能垃圾箱系統吸引著眾多住戶仔細研究。據了解,注冊后居民可通過微信掃碼的方式按紙類、金屬類、塑料類、紡織物類等,對可回收垃圾進行分類投放,經過自動稱重系統,實時給與積分,居民再通過積分換取售貨機內的商品,完美完成了一次變廢為寶的過程。

目前,交城縣已在義望、蒲渠河、田家山3個村和卦山名苑小區開展試點工作,建立形成了戶分類、公司收集轉運的運作模式,實現了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分類處置。

(司瑞芳 張英杰) 

(責編:趙芳、常慧忠)
来源:人民网山西视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