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上海市湿垃圾处置出新招 蚯蚓养殖基地助力垃圾减量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20183月起,上海市江杨农产品市场的生活垃圾处置开始与蚯蚓基地对接,湿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比例得到显著提升,减轻了对填埋、焚烧这类生活垃圾处理主要设施造成的负担。

    把湿垃圾送给蚯蚓吃,还能大幅降低市场运营成本。蚯蚓基地从市场免费拿走湿垃圾,同时在垃圾清运费用上“打折”,和以前的环卫公司相比,清运费约低了两成。此外,市场还以节省仓储成本。以过期食品为例,按照《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的要求,无论是销毁还是无害化处理,过期食品在得到规范处置前,要在冷库中“过渡”。假设无害化处理从预约到处置需要3天,那么就要有可以堆放3天过期食品的冷库空间,这对冷库周转能力吃紧的市场造成了负担。目前,对湿垃圾,蚯蚓基地基本采取日产日清的收运模式,过期食品一般在冷库里放置一晚就会被运走。

        江杨农产品市场内每天产生的不可食用废弃物均被记录进了食安保系统,市场管理者向收运方发送请求后,前来收运的专员必须扫描市场管理者手机内的二维码签到并验证相关信息,才能实施收运,确保废弃物处置流程的合规,以及相关信息的真实、有效

    该市蚯蚓孵化养殖基地日均可以消纳约200吨湿垃圾,明年计划消纳能力达到500/日。湿垃圾被运到基地后,不能直接给蚯蚓吃。冷冻的不可食用废弃物自然解冻后,与果皮菜叶等湿垃圾一起送入粉碎机、打浆机,变成垃圾糊,再灌入专用的发酵池。经过一周到两周后,垃圾糊转化成了腐殖质,才能用来喂蚯蚓。

    养殖的蚯蚓相比其他蚯蚓,胃口好、不挑食,高油高盐的餐厨垃圾变成的腐殖质也可以吃。养殖时,只要在大棚内覆上一层土,再浇上一层腐殖质,就能把蚯蚓撒上去。平均布满1亩面积的蚯蚓,日均可以消纳约1吨的腐殖质。

    如果上述蚯蚓处置模式能够大规模推广,将是上海市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的有力补充。蚯蚓可以突破湿垃圾资源化利用价值不高的瓶颈,蚯蚓活体和蚯蚓粪便都有较高的市场价值。每20吨餐厨垃圾大约可以转化为1吨蚯蚓活体以及3~5吨的有机肥(蚯蚓粪),1吨蚯蚓活体目前的市场价值大约在1万~1.5万元,1吨有机肥大约在800~1000元。假设上海市未来每天产生的湿垃圾有500吨用来喂养蚯蚓,那么每天资源化利用得到的产品价值有望超过30万元。更重要的是,相比填埋、焚烧等方式,同样单位的湿垃圾用蚯蚓处置的投入更低,且对环境的副作用也很小。


来源:上观新闻网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