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曲江街道"一袋""一桶"解垃圾分类难题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社区工作人员将四色垃圾袋送到居民家里。陈晨 摄

本月起,扬州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正式实施,这是江苏首个垃圾分类地方标准,扬州的垃圾分类从此进入“四分类”时代。广陵区曲江街道地处城郊接合部,辖区范围广,人员结构复杂,为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该街道不断探索实践垃圾分类新模式,通过发放“四色垃圾袋”、设立“脚踏垃圾桶”,破解了“不会分类”和“怕弄脏手”的共性难题,为扬州垃圾分类贡献了“曲江智慧”。

“四色垃圾袋”送上门,“手把手”教垃圾分类

“曹师傅,在家吗?我们给您送垃圾袋来了!”昨日上午9:00,曲江街道施井村几名工作人员走进村民曹福宝家,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的同时,还送上一盒“四色垃圾袋”,动员曹福宝一家按照对应的颜色,使用“四色垃圾袋”收集并投放四类垃圾。曹福宝拍手叫好:“有了这种垃圾袋,进行垃圾分类方便多了。”

施井村,暂住人口多、出租户多,是扬州主城区名副其实的“出租村”。为提升群众垃圾分类意识,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从昨天起,施井村正式启动“送袋上门”行动,针对全村现有的430户村民,定期逐户派送“四色垃圾袋”。另外,施井村辖区有9个村民小组,由各个村民小组的队委、妇女队长、村民志愿者组建一支“垃圾分类宣教小分队”,派送“四色垃圾袋”的同时,手把手教学生活垃圾分类知识。

施井村相关负责人说,垃圾分类不是易事,需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发放“四色垃圾袋”是为了让村民更清晰、准确地投放。

“脚踏垃圾桶”进小区,扔垃圾不怕“弄脏手”

昨日上午10:00,家住沙南社区的韩女士手提一包垃圾袋,准备下楼扔垃圾,当她走至垃圾站时,惊讶地发现,原本脏乱不堪的垃圾桶全部换新。韩女士注意到,崭新的垃圾桶全部为“脚踏式”,扔垃圾“脚踩开盖”,省时省力,完全解决了以往开盖“弄脏手”的问题。

记者看到,本次换新的垃圾桶,全部按照扬州“四分类”标准,由绿色的“厨余垃圾”、灰色的“其他垃圾”、蓝色的“可回收垃圾”和红色的“有害垃圾”四类垃圾桶组成,在每个垃圾桶底部设有一个脚踏板,踩一下脚踏板,桶盖就会自动掀开,方便居民投放垃圾。

沙南社区相关负责人说:“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我们通过走访调研、征集民意,最终决定将旧垃圾桶全面更换为脚踏式垃圾桶,方便居民扔垃圾。”该负责人说,他们并非将垃圾桶“一换了之”,还会发动党员志愿者组建服务小分队,定期对脚踏式垃圾桶进行清理,确保垃圾桶干净整洁。

通讯员 王宝勤 季红 记者 陈晨

来源:扬州网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