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垃圾分类很麻烦?可她一坚持就是7年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文/图 半岛记者 王洪智 张盛倩

《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0年1月6日起施行,青岛将迎来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对于不少市民来说,似乎还不太适应,但是对于湛山街道秀湛路社区的张桂云老太来说,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至今已经坚持了7个年头。为了推动垃圾分类,69岁的张桂云还成了社区的义务宣传员,号召身边人改掉“随手扔”的习惯。

一次出国游让她坚持至今

69岁的张桂云是湛山街道秀湛路社区的居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青岛,时至今日,她已经坚持垃圾分类7年了。“2013年的时候,我们社区开始搞垃圾分类试点,就是那时候,我开始第一次垃圾分类。说实话,刚开始的时候,我真有点不适应,我们住的是老房子,厨房空间本就小,如果多放一个垃圾桶,家里就感觉拥挤了不少,不太方便。”据张桂云介绍,分类试点刚开始时,不少居民不适应,为此社区安排专人在垃圾桶边看着,但是人手有限,经常出现不分类的垃圾,只得靠工作人员重新分类。

“在2014年前后,我有机会出国去日本旅游,到了日本后,看到他们的垃圾分类,我内心很受触动。他们的垃圾桶就像冰柜一样,垃圾投放也是定时定点。”张桂云回忆道,一到垃圾投放时间,家家户户的居民会把垃圾“一样一样”地提出来,逐个打开垃圾箱的门子,把每一份垃圾投入对应的垃圾箱,垃圾箱也很干净。“当时我们社区也在试点垃圾分类,自己正犹豫要不要坚持下去,但是看到这一幕,我很是惊叹,日本的普通居民能够把垃圾分类做得这么好,我们为什么不能,不能的原因就是我们自己没有决心,对垃圾分类不够重视。”张桂云说。

从日本回国后,张桂云重新下定决心,将垃圾分类进行到底。时至今日,张桂云已经坚持垃圾分类7年。“我感觉很有意义,垃圾分类,不仅锻炼了我的自律能力,也减轻了社会和自然的压力。”张桂云说。

妙招+习惯,垃圾分类不再难

近日,半岛记者来到张桂云的家中,探访她的日常垃圾分类情况。在张桂云的家中,有两种垃圾桶,一种是厨余垃圾桶,一种是“其他垃圾”桶。在厨余垃圾桶中,只有白菜叶、桔子皮、香蕉皮和剩菜等,另一个垃圾桶中,有塑料袋、卫生纸。记者注意到,垃圾桶中装垃圾的袋子与垃圾桶的颜色和标识一样。“这些都是社区发给我们的,这样做就是为了号召居民们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张桂云说。

按照《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张桂云家中只有两个垃圾桶,另外两种垃圾怎么处理呢?“对于我家来说,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有害垃圾很少,偶尔有了,会找个地方单独放起来,出门的时候家人会带到外面,放在社区摆放的大的分类垃圾桶。对于报纸、纸壳等可回收的垃圾,我一般都是自己攒着,卖给收废品的。对于带汤水的剩菜剩饭,我都是先将汤水倒掉,之后将剩下的垃圾放入垃圾桶。”张桂云说。

记者注意到,为了更好地将垃圾分类,张桂云在厨房墙上张贴了判断垃圾种类的宣传页。“垃圾分类是个好习惯,垃圾分类后可以进行更细致的处理,而不是直接进入填埋场,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张桂云说。

时刻不忘宣传垃圾分类

“我孙女现在上高中,我经常教她要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张桂云表示,自己还是所在居民楼的楼长,她坚持以身作则,一有机会就动员邻居们进行垃圾分类。此外,她还经常参与社区举办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据了解,目前张桂云在社区一日间照料中心做服务工作,因经常向老人们宣传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圈子内的义务宣传员。

“其实,多数居民的脑子里都知道分类好,但是真正做起来还是难,身边有人说垃圾分类太麻烦,我就说居民家中每天产生的垃圾不算多,只要重视起来,把随手扔的习惯改成随手分,垃圾也就逐渐变成一件容易的事。现在媒体上的宣传越来越多,居民们也有了心理准备。特别是1月6日开始相关处罚措施的施行,也会督促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张桂云说,

半岛记者走访发现,在秀湛路社区的各处垃圾桶旁边,均已设置上了垃圾分类的宣传牌,以提醒、帮助居民更好地把垃圾分类。“张阿姨确实做得很好,是我们社区的一个榜样。”据秀湛路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社区每周到幼儿园、菜市场、小饭店等组织垃圾分类宣传,教大家垃圾分类的小口诀。

■措施

湛山街道:

垃圾分类宣传先行

垃圾桶配备分类志愿者

“能卖钱的蓝桶桶,易腐烂的绿桶桶,有毒有害红桶桶,没人要的灰桶桶。”这是湛山街道居民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垃圾分类口诀。记者从湛山街道办事处了解到,从2019年初开始,街道办事处每周都定期向居民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对于表现比较好的居民,社区组织召开楼长会时还会进行表扬,在居民中间产生一股良好的带动作用。“去年暑假前,我们在市南区实验小学向学生们发放了2200多份聘书,聘用孩子们成为’生活垃圾分类义务宣传员’。”城区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张海波介绍,“孩子们回家后督促父母主动进行垃圾分类,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另外孩子们家住不同的地方,还能带动其他街道、社区的居民一起增强垃圾分类意识。”

《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将于1月6日起开始施行,湛山街道也做了许多准备迎接这一天的到来。记者从街道办事处了解到,除了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向居民宣传生活垃圾分类以外,街道原先配备的卫生网格员也变成了垃圾分类志愿者,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垃圾分类上来,只按照所负责垃圾桶的数量发放劳务费,原则上通过检查达到分类要求每个垃圾桶补贴100元。垃圾分类志愿者首先负责指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过了投放时间后,志愿者们对居民投放不准确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归类。

1月3日上午,湛山街道办事处为执法中队成员进行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培训。“《办法》三十九条每条都要烂熟于心。”湛山街道办事处街道党工委委员、城区发展办公室主任马高荣强调,“这样群众有问题、出了错,我们才能回答得出来、纠正得过来。”记者了解到,这不是第一次进行集中培训了,据街道工作人员介绍,从12月中旬开始,街道工作人员、社区卫生网格员就对《办法》进行了集中学习,明确具体职责。社区也自发组织活动进行广泛宣传,2020年1月1日上午,秀湛路社区工作人员带着印有垃圾分类知识的挂历走进居民家中,为居民送上新春的祝福,并将《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耐心细致地进行讲解,使居民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按照垃圾分类的标准和要求,认真对生活垃圾进行分拣和投放,让垃圾分类逐渐成为一种自觉行为。社区工作人员还与垃圾分类指导员、城管志愿者一起走进幼儿园、小学、物业公司、湛山市场等,广泛宣传《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

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在即,街道、社区、执法中队工作人员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进行督导,1月6日之前自行整改,1月6日之后不整改的将根据《办法》做出处罚。最后,张海波提醒单位与个人,增强垃圾分类意识,严格按照《办法》正确分类投放生活垃圾。

来源:百家号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