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普陀区石泉路街道:"桶长制""互助协议"助推垃圾分类方案个性化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新民晚报讯(通讯员 赵健 记者 江跃中)《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迄今已有一年,全市16个区及其各街镇生活垃圾分类实效综合考评结果也于日前出炉,普陀区石泉路街道和辖区居民全员高效参与垃圾分类,着力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在这次考核中成绩位于优秀行列。街道制定实施的“桶长制”“互助协议”等制度,还助推分类方案个性化。

图说:石泉路街道和辖区居民全员高效参与垃圾分类,着力推进美丽家园建设。石泉路街道供图

居民区自查达标率达100%

自去年《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以来,石泉路街道集中力量推进街道26个居民区、80个小区的垃圾分类,街道成立了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4个专业工作组,对标垃圾分类示范街道创建标准,街道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8个并行工作组负责分片包干。截至目前,街道共发动志愿者1200余人次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时长达3760小时。

该街道现有面积3.53平方公里,共有近13.79万居民,目前,辖区内所有小区已全部推行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已完成144个垃圾厢房改造建设工作,建立两网融合81个点和2个中转站。居民区自查达标率达100%、社区单位自查达标率达100%,可回收物分出量24.88吨/日;资源化利用率45.45%。;完成街道全部4万户居民绿色账户创建工作。

石泉路街道供图

组织研制移动式临时厢房

依照简单实用原则,街道因地制宜对垃圾厢房进行升级改造,组织力量研制了22个移动式临时厢房,用于补位和机动应急,经各小区使用后,受到居民的广泛欢迎。

垃圾分类工作推进过程中,诞生出了许多“金点子”和好做法。管弄一村居委会干部实行“桶长制”,分桶包干,加强厢房管理;石泉一村70岁老伯自掏腰包研发得“破袋神器”,经反复试用、改良,解决了湿垃圾投放脏手问题,提升了湿垃圾纯净度;秋月枫舍设置蚯蚓塔收集宠物粪便,通过堆肥化粪,解决宠物粪便处理难题;街道通过中转短接驳运,提升了小区垃圾清运速度。

去年10月,街道以清理楼道堆物,开展大件垃圾厢房、建筑垃圾厢房建设为契机,推行错时投放,很快在石泉六村等小区进行试点“互助协议”,有效地帮助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解决垃圾分类后投放问题,从而提升了分类工作实效。此外,街道在“周四环境日”的基础上,每周组织机关干部开展“周六大扫除”。如今,每周两天的辖区环境共治已经形成工作制度,助推了街道垃圾分类方案的个性化实施。

石泉路街道供图

补短板提升分类的精准性

街道还通过不断“补短板”,更加完善垃圾中转短驳运输模式,打通垃圾运输管理的“末梢神经”,为末端处置提供有力保障。

一些小区小包垃圾落地严重,且干湿垃圾桶近期出现标识磨损不清,有些地方干垃圾桶还时有满溢现象;有的移动厢房未配置洗手装置……针对这些问题,街道狠抓整改落实。为推进辖区内沿街商铺市容环境的管理,街道绿容所着力推进沿街商铺生活垃圾定时定点的收集工作。以华池路为突破口,告知商铺责任人定时定点收集的实施办法,督促做好“各家自扫门前雪”;与环卫收运单位仔细排摸各商铺营业规律,按照“一路一方案”原则,不断优化调整运行方案;由街道牵头多部门集中整治行动,统筹绿化市容、城管执法、环卫收运、片区巡查等力量,坚持防疫、执法两手抓。据了解,目前该街道华池路沿街商铺的定时定点收集清运工作已正式启动。此举不仅得到了众多店主的认可,还确保了市容环境的整洁有序。

来源:新民晚报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