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两增一减!垃圾分类"满月考",昌平成效初显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已满一个月,通过一个月垃圾分类工作,昌平区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显著增强,在各部门的配合下,各类垃圾日产量较5月1日发生向好变化。全区每天其他垃圾减少92吨、厨余垃圾增加30.4吨、餐厨垃圾增加22.2吨、可回收垃圾增加160吨,做到了“两增一减”。

日前,记者在物美大卖场(沙河店)看到,4个分类垃圾桶整齐摆放在入口处,旁边站着一位“垃圾分类引导员”。市民扔垃圾时,“垃圾分类引导员”会上前进行指导。

据了解,物美大卖场(沙河店)设置了5个垃圾分类点,每个垃圾分类点均配有一名“垃圾分类引导员”,引导市民进行垃圾分类。同时,店内47家商户均配备了“两桶一袋”或“一桶一袋”,要求商户从源头自觉进行垃圾分类。

作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也在社区内有力推进,并初见成效。记者走访沙河镇北京恒大城社区发现,不少居民会分门别类倾倒垃圾,对垃圾分类知识驾轻就熟。

北京恒大城社区共有4000余户居民,设有5个垃圾分类点,每天上午6点至10点、下午5点至9点,“垃圾分类引导员”均在岗,可引导居民对垃圾进行正确分类。“过去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投错率较高,但通过‘垃圾分类引导员’耐心讲解,现在情况好多了,垃圾分类实行首日投放准确率约50%,目前逐渐提高到了80%。”小区物业相关负责人说道。

垃圾分类工作逐渐向好,离不开执法部门的强化监管。《条例》实施后,昌平区城管执法局针对党政机关、驻昌部队、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单位的不同特点,采取多种执法模式,聚焦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各环节,开展针对性检查。《条例》实施首月,共出动执法人员3789人次,车辆1030车次,检查党政机关、社会单位、餐饮企业和居住小区共计2200家,开展宣传教育801起,责令改正238起,拟立案处罚64起。

此外,各镇(街)、各部门积极行动,加强督导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昌平区城市管理委员会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樊海鸥表示,垃圾分类开展1个月以来,全区各行各业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步,倡导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商超、餐饮单位积极带头做好垃圾分类精分细分,动员大家做垃圾分类小达人,把昌平区垃圾分类推向新高潮。

图文/向凌潇

来源:北京昌平官方发布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