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鉴湖街道:"水上垃圾分类"每年6000吨垃圾"变废为宝"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鉴湖街道现有62条河道、68个小微水体、52座山塘水库,自2019年探索实施“水上垃圾”标准化分类处理以来,每年可分类处理“水上垃圾”6000余吨,直接为周边农民无偿提供渔业有机饲料和农业种植肥料5000余吨,价值1000余万元,群众参与率达90%以上。

/mcnpic/202005/20200521/2020052115900220364272698.jpg

专人专考抓落实

11个行政村均实行“一河一船一员”机制,按照每船2个网兜、1把铁耙、2根水草夹棒标准化配备打捞工具,统一发放夏冬制服。统一编制工作指南,通过发放图文手册、举办专题培训等形式强化对保洁人员船中初拣指导。印发保洁员管理实施意见,加强日常检查和专项督查,专项督查全年不少于4次并及时通报履职情况,保洁员考核得分与各类奖金福利挂钩。

定点定类抓投放

按照“软”垃圾(易腐烂类)堆放船中仓,“硬”垃圾(可回收类)堆放船后仓,其他垃圾(不可腐烂物)堆放船前仓的原则,实行河道打捞物分类堆放。根据“主要河道每500亩水面设置1处以上,村内河道每个自然村设置1处以上”的标准,在河岸边建成33个河道保洁水上垃圾临时堆放点。统一编号,规范管理,落实责任人,设立公示牌,接受社会监督。

/mcnpic/202005/20200521/2020052115900220611909745.jpg

精分精用抓效率

实施垃圾船中初拣和岸上细分,减少运输成本。联合专业部门为“软硬”垃圾分类提供技术保障,效率提高50%以上。积极推广“水上垃圾”市场化再利用,通过专项技术将垃圾发酵风干后用以农作物基肥及种植土壤结构、肥力改善。目前街道范围内拥有丰乐村、王家葑村、街道中心3处垃圾制肥基地,每年生产出水草制肥约1350吨,经济效益约达270万元。

(原标题《鉴湖街道:“水上垃圾分类”每年6000吨垃圾“变废为宝”》,原作者褚丽娜 邱兴木。编辑顾蓉佳)


来源:浙江在线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