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垃圾分类,机关先行|人民日报社:做好垃圾分类共建美丽家园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自《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正式实施以来

为切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积极发挥党政机关示范引领作用

人民日报社

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

因地制宜出台了

一系列具体措施

扎实有效将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

人民日报社

在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中

具体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共配备分类垃圾桶384个,为4家社内餐厅配置残食台20个,培训相关人员500余人次。

加强领导 狠抓管理激活力

人民日报社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把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改善报社工作生活条件的实事来抓。制定了详细的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加大资金投入和设备配置,为各办公楼、餐厅购置了统一标识的分类垃圾桶、残食台,确保垃圾分类工作正常有效运转。

搞好宣传 营造氛围聚合力

人民日报社充分利用多种宣传手段,在社内普及垃圾分类常识,如在工作区、人流密集区悬挂横幅、张贴海报,鼓励少用一次性用品,提倡双面打印、“光盘行动”等,提高职工思想认识,倡导低碳、健康、环保的工作生活方式,营造了“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在传统宣传方式基础上,报社还积极探索利用电子屏、社内微信公众号等融媒体模式进行环保、便捷、实时、高效的宣传,有效改善了宣传效果。

创新方式 转变思路添动力

为解决社内就餐高峰期垃圾堆积过多的问题,报社为4个餐厅全部配备残食台,既干净卫生,又提高了垃圾分类的效果。此外,为提高垃圾桶规格与垃圾生产量的匹配度,根据各办公楼分类垃圾投放量适时调整垃圾桶大小(30L、50L、120L和240L等)和数量,有效改进了分类效果。

分类指导 教育培训显效力

针对各类办公场所垃圾生产类别的不同状况,报社有针对性地开展垃圾分类培训工作。对保洁人员,重点进行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清运培训;对餐厅服务人员,重点进行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的收集、清运培训。一年来,报社累计培训各类人员500多人次,有效发挥了“以点带面”的作用。

垃圾分类需要

久久为功、常抓不懈

人民日报社将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

持之以恒做好生活垃圾分类

努力让大家居住的环境

更加舒适、整洁、有序

来源:管城理市
相关阅读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