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浙江日报关注丨诸暨小区垃圾分类居民自治化管理渐入佳境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图文无关。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6月9日,家住诸暨市鼓山新村的张阿姨在一百超市换到了价值175元的超市消费券,这是对她家半年多时间垃圾分类积分的奖励。“每天参与‘每日一袋’获取积分,既能赚钱,又督促了家人自觉分好垃圾,久而久之,正确实行垃圾分类在我们家已习以为常。”张阿姨说。

居民每天打开诸暨垃圾分类第三方服务企业浙江联运的“分好啦APP”中“每日一袋”的拍照功能,在家自拍垃圾分类投放照片并上传,然后获取积分。“周一至周五分类准确每天奖励40个积分,双休日高达100个积分,100个积分相当于1元钱。”市分类办有关负责人说,每天参与“每日一袋”,一个月仅此一项至少可以获得1600个积分,如果再参与“分好啦APP”上其他如垃圾分类知识答题等活动,一个月下来居民可以获得2000多个积分,这些积分可以兑换成20多元的商超消费券进行消费。

2017年7月,诸暨市开展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如何提升居民参与意识和投放正确率,这是决定垃圾分类工作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诸暨市在实施全域居民“实名制”投放的基础上,以“每日一袋”自拍垃圾分类功能为抓手,引导居民在家进行自觉正确分类。同时,为指导居民下载APP并参与“每日一袋”活动,第三方服务企业加大推广力度,采取了巡检员上门入户服务、社区开展分类讲座、自助免费取袋功能倒逼等,活动多渠道多手段引导发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市财政落实4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保障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市分类办公开征集了4家商超,在城区设立43个积分兑换网点,方便居民积分兑换,目前诸暨市垃圾分类工作形成了“居民自检—积分奖励—线下消费”的良性互动机制。如今,城区已有10.5万户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APP下载用户达7.1万户,月均参与“每日一袋”用户达3.4万户。

“通过‘每日一袋’大数据,我们能及时掌握居民垃圾分类的情况,精准有效地指导分类工作。”市分类办有关负责人说,“每日一袋”上显示了居民垃圾分类的好坏,第三方服务企业在动态掌握居民分类结果后,就能精准地开展“一户一策”“一网格一策”等服务,通过持续的激励督促,促进居民养成正确的分类习惯。

从去年开始,市分类办又把“每日一袋”大数据应用到对第三方服务企业的管理考核中,调整原来所有垃圾分类小区统一按300户配置一名巡检员的标准,分垃圾分类A、B类小区,分别以400户、300户的标准配置巡检员,对垃圾分类小区实行等级动态管理,既减少第三方服务企业人力成本,又可以推动垃圾分类居民自治化。

考核规定,垃圾分类A类小区由第三方服务企业自行申报,由市分类办现场核实垃圾投放正确率达到75%以上可认定晋升,但如果在年度抽查中投放正确率累计两次低于75%,则降级为B类小区。去年年底,首次49个小区升级为垃圾分类A类小区。6月份起,今年自行申报的42个小区中,经现场核实达标后有32个小区升级为A类小区,同时去年升级为A类小区中3个小区降级为B类小区。“降级后的小区要求重新设置巡检人员,通过持续一段时间的人力投入,让小区垃圾分类工作重回原来的状态。”有关负责人说。

来源:浙报融媒体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