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当垃圾分类遇上物联网:实现可回收物收集“难点变亮点”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智能发袋、无人投放、后台分拣、透明入账......时下,在南京市栖霞区通过“圾分卡”和“e圾分小程序平台”开展的可回收物收集兑换已成为南京市栖霞区居民们处理可回收物的主流方式,居民们只需扫一扫码就能轻松处理家中的可回收物品。

目前,《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实施了整整一年时间,在这一年里南京市全体市民深入贯彻了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各项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为全国垃圾分类事业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南京答卷”。

根据住建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表的《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进展研究》报告中显示,可回收物占生活垃圾总量的25%,如何做好可回收物的收集、处理成了解决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的重点、难点。

自年初以来,通过各种资讯平台,人们看到废品回收舆情通报都是“破坏环境”、“垃圾污染”,从环保部生态督察通报上和各地政府落实通报内容后的资讯来看,近一年来全国被整治的废品回收“作坊”“站点”和一些非正规的小型加工企业不少于五位数。过去,每当街巷里传来一声“破烂拿来卖”,就有人从窗户里探出头,招呼对方来收“破烂”。旧衣服、旧书、老旧电器一股脑儿全拿走,换一份买菜钱。如今,这样的吆喝已经很难再听到。

线上回收——让“收破烂”简单化、科技化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聚焦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政策措施相继落地,2016年,商务部等六部门颁布《关于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转型升级的意见》;2017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循环发展引领行动》,提出推广“互联网+回收”新模式;今年7月,《“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积极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协同。

“坚持正确导向,努力提高企业研发竞争力”,作为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垃圾分类专业委员会的委员单位和再生资源行业多个细分领域的主要技术带头人,江苏易联瑞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前瞻性地针对“互联网+回收”创新研发了e圾分平台管理系统+智能可回收发袋机为物联网媒介的线上回收新模式。在原有的可回收物分类模式上创新突破,新增以智能发袋机、环保袋等设施设备为载体,以e圾分平台管理系统为依托的新型可回收物的运行模式。

智能可回收发袋机采用的是自动售货机形式的发袋模式,并配备了扫码识别等功能。用户通过免费发放的“圾分卡”或“e圾分”小程序在设备上自助扫码取袋,并在垃圾分类回收屋进行定点投放。

垃圾分类清运人员每周定时定点进行清运,用无线扫描设备扫描垃圾袋上的二维码,即可查询到该可回收物归属人,当分拣中心的分拣人员对此次投放的可回收物进行分类分拣结算后,后台将以现金结算形式存至归属人账户中,整个投放、清运、分拣、结算流程将在3-5个工作日内完成,投放记录将被系统保留,并进行后台数据汇总。真正实现了垃圾分类与物联网相结合,建立了规范化、标准化的可回收物处理体系,为南京市垃圾分类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高端大气的垃圾分类回收屋

这种依托e圾分平台管理系统+智能可回收发袋机为媒介的线上回收新模式,在投放端只需通过简单的发袋机取袋 - 拿回家装袋 - 投放点投袋,从以往自己在家将纸张、塑料、金属等分门别类,到现在的一袋兼容,简易的操作流程大幅减少了居民对可回收物的细分过程。并且在简化投放流程的同时大幅减少清运频次、降低人员投入成本。在处理端依托垃圾分类数字化分拣中心采用人工+自动化分类分拣体系,能够严格落实分拣质量。

“通过物联网与垃圾分类相结合对所有收集到的可回收物更好的进行数据汇总和溯源监管。”江苏易联瑞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孙丹提到:“所有回收品类、数据将通过系统自动上传到南京市垃圾分类信息平台,实现从源头收集到末端处理的在线监管,通过对数据的进行汇总分析,为政府在辖区内的垃圾分类统筹规划提供详实的数据依据,为政府部门制定上层政令提供保障与支撑。真正做到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进一步将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工作落到实处。”

线下兑换——家门口的“蚂蚁森林”

相对于线上回收的科技感十足,可回收物的线下兑换也许显的朴实低调的多。每周,易联瑞智都会面向辖区内的每个小区定时定点开展可回收物的兑换活动。易联瑞智会派遣专人将居民用于兑换的可回收物用电子秤进行称重,在确保居民对可回收物重量无疑义后,将此次回收进行拍照存档,并根据可回收物的种类并结合得出的重量计算出相应的积分,居民即可使用累计的积分兑换获得满意的物品。

为此,易联瑞智为辖区每一户家庭都发放了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圾分卡”,用于储存居民日常投放以及可回收物兑换产生的积分,通过易联瑞智自主研发的“e圾分”线上小程序,真正实现辖区内可回收物定时定点兑换,随时随地查询。

在兑换活动现场,居民们也表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既能从中受益,又能促使自己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如果想参与活动,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认识垃圾分类,进而进行垃圾分类。无形当中就进一步增强了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

“互联网+回收”的模式在流通渠道上不存在太多时间、地理边界,已覆盖的区域可通过网络迅速完成资源回收。“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我们一直倡导‘群策群力,变废为宝’的理念,鼓励用户积极参与再生资源回收工作,参与到循环经济和绿色低碳生活中,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易联瑞智相关负责人表示,据悉,易联瑞智“互联网+回收”模式正在下沉覆盖更多区域。

苏分类——全面的分类观察信息

来源:苏分类
相关阅读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