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没办法的办法!垃圾分类点设哪都有人不满意,杭州有小区用上移动。。。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方力 见习记者 周琪 通讯员 樊燕飞 张淼

“这是没办法的办法。”李大伯望一眼楼幢下的“小房车”,平静地说。

“没办法,只能轮流。”徐阿姨笑眯眯的,对“小房车”表示接受。

最近,一个簇新的小型垃圾房,出现在杭州城西金都花园小区里。看上去就是一辆四个轮子的房车,占地一个车位多大小。

过去近一年,关于垃圾分类集置点放在哪,成了业主们的心病。放在哪都有人不满意,放在哪里都摆不平,甚至遭来业主占车阻挠。因为这件事,成立1年的业委会走掉了好几个成员,最后因人数不足无奈解散。

但是垃圾分类这件事还是得解决。

今年6月初,经历多次会议和讨论会,移动房车式垃圾房终于在曲折中诞生。为公平起见,以后每一月,垃圾房车会搬家一次。

对于这个办法,几乎所有人语气中充满了同样的无奈和感慨。

1个月后的7月21日,小时新闻记者去了现场。

我们想知道,这个“没有办法的办法”是否真的可行,又能否给其他小区带来借鉴。

1】小房车一月“搬家”1次,业主们觉得“公平”

金都花园位于文三路古墩路口,1995年造,总共622户,算是典型老小区。小区南北门都在一条主干道上,也是业主们进出小区的唯一路径。

中午暑气逼人,7幢楼下“小房车”静静立在停车位上。白色的卷闸门紧闭,走近闻不到异味。房顶铺了一层装装饰用的绿草。不细看车身上贴着的“易腐垃圾投放点”“其他垃圾投放点”等宣传资料,你第一感觉不会是个垃圾房。

物业祝主任说,垃圾房是物业专门定制的,大小约为2m*6m,共花费3万多元。看起来不大,但里面能装下近20个垃圾桶。垃圾房是全封闭式的,分类、清洗等一揽子工作全部车里搞定。每天早晚两个时间段,“房车”准时“开门营业”。“打烊”后,卷闸门一拉,清清爽爽。

祝主任说,目前,在主干道上由南向北确定了3个点位,一来方便业主日常投掷,二来也便于垃圾清运车每天清运。

房车6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每个月一轮。到现在,刚好完成第一个点位的使命。

长期负责小区维修工作的莫师傅说,7月1日早上,他们帮“小房车”搬了一次家。移动画面只持续了几分钟,因为小房车的搬动只需要2-3名物业人员,移动比较轻松。第一个点位空出之后,停车位可以继续停车,啥都不影响。

“我们是靠近第一个点位的,这个垃圾房不错,卷闸门一拉夏天味道很小,大家轮一轮也很公平,现在你看小区里多干净。”业主费师傅对垃圾房车还是比较赞同的。

一个小伙子说,垃圾房设置在哪里,业主群里大家纠结很久,现在这个移动式垃圾房还不错,没有散发气味,也不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业主徐阿姨知道我们的来意,连忙感叹:“我们家年轻人也去投过票。看他们(物业人员)也没办法啊,这个是没办法的事情。垃圾房放在哪家楼下,哪家都不愿意,除了轮流,还能怎么办呢?”

“业主的相关投诉明显少了。”祝主任表示,经过一个多月的运行,居民觉得这个方案还比较公平。

2】固定垃圾房打好地基,却遭业主私家车阻挠

“我们社区其它几个小区的垃圾分类选址相对还容易点,金都花园的集置点真的是放哪儿都有难摆平。”文新街道府新社区书记王燕说,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始以来,小区临时点定位换了几个地方,可谓频频受阻,矛盾重重。

金都花园属于老旧小区,小区内楼间距比较近,小区内道路又窄。最初的选址方案是位于小区北门的一小块空地,却遭到邻近业主强烈反对,认为垃圾房气味刺鼻,影响自家门口环境。

业主王大伯直言不讳:“垃圾分类工作我很支持,但是总不能整个小区的垃圾都堆在我们这幢楼底下。”

府新社区城管专员季建娟告诉记者,当时已经打好地基准备建定点垃圾房了,但有业主直接用私家车强占了地基的位置,业委会与物业不得不暂停建造。这个导火索,让成立一年多的业委会也因此停摆。

3】多次沟通会选出11个投放点,最终都没成功

记者向前物业主任贾先生核实。他证实了这事。

“不同业主有不同需求,确实很难调和,加上小区本身小,经营性收入很少,事情也很繁杂。为了垃圾分类的事情,业委会成员感觉很疲惫,所以有几个人不干了。我个人是因为家里生了二宝不住在小区,时间和精力顾不上,提出了辞职。最后因为成员人数不足7人,业委会解散了。”

季建娟说,社区牵头组织了很多次沟通协调会。第一次,是楼道推选居民代表,勾选自己认为合适的垃圾投放点,结果选出了11个投放点。

第二次,在这些投放点里投票,大部分人同意设立在地下的老年活动中心。但这个方案很快被否决,影响老年人活动,地下进行垃圾清运也很困难。

直到今年5月,各方最终一致通过方案:采用移动的垃圾集中投放点。

方案确认,金都物业立即投入制作。“我们专门定制了一个带轮子的房车。”物业莫师傅说,垃圾房弄好,大家都开心。

移动式封闭垃圾房试运行一个月,业主们表示基本满意。

“移动式垃圾房在波折后诞生,我认为这是目前现状下比较好的方案。”贾先生说。

新闻+

垃圾分类的他山之石

事实上,小区垃圾房的困境,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报道过不止一例。

像金都花园这样的老小区,小区内部道路狭窄,楼与楼之间间距过小等问题,以致于小区内难以找到理想的垃圾房点位。

还有一些次新小区,建造年代稍早,也没有规划规范化的垃圾房,功能很单一,随着垃圾分类后要求不断提高,也出现了业主关于垃圾房点位之争。

但社区、物业、业委会、业主群策群力,也不乏一些可借鉴的解决方案。

比如最近我们报道过的,杭州萧山闻堰街道三江名苑小区来了8辆绿色移动垃圾分类车。垃圾车黑科技风,全程垃圾桶不落地。车上配备了智能称重系统和一名“车长”,车长手把手教你垃圾分类。等到投放时间一过,车子一开走,就像垃圾点位没出现过一样。

我们也曾报道过网红小区兰桂花园,垃圾房修得小清新,垃圾分类得很精致,引来不少小区观摩学习。业委会主任当“桶长”,垃圾房设置在业委会主任家门口。还有不少激励措施,小区还上线了垃圾红黑榜,分得好的年底奖大米,分不好的物业补贴费要被扣。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