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垃圾分类一年北京怀柔交出亮眼成绩单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垃圾分类开展一年,怀柔区交出亮眼成绩单。自去年5月1日《北 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怀柔区多措并举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全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100%,参与率达95%,投放准确率达75%以上。上月,怀柔区共产生生活垃圾约1.15万吨,同比减少12.5%,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0%以上,其中家庭厨余垃圾分出率从去年同期的8%增长至21%。截至目前,怀柔区16个镇乡街道已实现北京市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全覆盖,36个小区、村入选我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村。

居民分类意识提高 由“要我分”变“我要分”“准确分”

“我们家有厨余、其他和可回收3种垃圾桶,全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做到垃圾分类投放。因为分得好,我每天早晨扔垃圾时不用垃圾分类指导员二次分拣就能直接投放。”泉河街道金台园41号院小区居民任玉芝说,“社区不仅给我们每户发了分类垃圾桶、垃圾分类知识手册等,还经常组织各种宣传活动,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推广垃圾分类,重在群众习惯养成。自去年5月以来,怀柔区不断加大宣传发动力度,组建区级生活垃圾分类讲师团,把垃圾分类知识送进社区、单位,开展各类指导培训400余场;通过开展“胡同课堂”“进家串户”等活动,实现居民家庭入户宣传全覆盖;推进垃圾分类知识进课堂,将垃圾分类纳入开学第一课,开展未成年人垃圾分类活动1568课时; 在3万余党员承诺带头践行垃圾分类的基础上,推动七类人员下沉到社区,开展“敲门行动”“桶前指 导”,发放宣传资料15万余份;在各小区、村推广积分奖励等,不断增强居民分类意识,提高自主精准分类水平。此外,通过在大街小巷、村庄、社区的公交站台、电箱围栏上设置公益广告,建设垃圾分类文化长廊,在公园内设置宣传展板等方式,加强氛围营造。

加强桶站设备改造升级建立全链条分类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系统链条,完善相关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实现各环节无缝对接,是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基础。怀柔区围绕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大件和装修垃圾等6个品类,狠抓链条体系建设,形成了全线贯通、无缝对接的分类收运体系。截至目前,怀柔区已建成分类驿站82座,涂装垃圾运输车辆122辆,在居民小区和农村地区配置垃圾分类投放点853个、四品类分类桶11236个。农村地区588座地埋式垃圾箱已经全部腾退,改造为垃圾桶站。

一袋垃圾在清运时,可查询到垃圾来源、重量、品类等信息,基本实现全程可追溯。这是怀北镇各分类投放收集设施、区环卫公司清运车辆和末端垃圾处理厂完成智能化改造后的成果。一年来,怀柔区深入推进生活垃圾排放登记系统建设,通过完善原始数据、采集桶站点位、完善系统架构、健全功能模块等措施,在电脑设备、移动终端动态监测各街道镇乡“四率”指标完成情况。区指挥部办公室每日开展数据监测、分析研究,并针对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目前,怀柔区各街道镇乡生活垃圾排放登记系统已经投入运营并完成市级系统对接,实现桶站落点落图,数据完 整、准确、真实、可溯源。

强化督查检查及考核 狠抓垃圾分类工作不松懈

垃圾分类事关民生福祉,怀柔区不断加强统筹调度,多次召开工作会,对重点工作进行调度部署;在每周市级例会后继续召开区级会议,通报近期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情况和重点问题。此外,怀柔区创新制定了“三检查”“两表态”长效管理机制。“三检查”即各镇乡街道成立执法检查队对286个居住小区565 组桶站,进行逐社区逐小区逐站逐项全覆盖的自查检查,建立问题台账,实现挂账、销账动态管理;区检查组每天检查各镇乡街道,并纳入月考核成绩,排名前三位和后三位的在镇乡街道书记月度点评会上通报;区政府专项督查重点镇乡街道和点位问题。“两表态”即被市级通报的镇乡街道每周在区级调度会上作表态发言;每月排名后三位的在镇乡街道书记月度点评会上作表态发言。

怀柔区依据生活垃圾十类场所管理责任研究出台《怀柔区十类行业垃圾分类指引》,明确党政机关、民俗民宿、施工工地等十类行业垃圾分类标准、分类收集容器设置和四品类垃圾收运合同规范管理。同时,成立由行业主管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检查队,采取暗查、复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生活垃圾分类执法力度,并将35家区级党政机关纳入区级绩效,通过月检查、月考评进行单独考核,考评情况每月向区委区政府通报,排名末位由组织和纪检监察部门进行约谈。其他党政机关和公共机构,本着“管行业必须管垃圾分类”的原则,由行业主管 部门负责督导。一年来,怀柔区共处罚垃圾分类违法违规1985起,罚款71.3万元。

体制机制做保障 打好垃圾分类“持久战”

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良好的制度体系。怀柔区结合全区生活垃圾管理实际,出台了《怀柔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制定了《党政机关社会单位垃圾分类实施办法》《居住小区和村庄垃圾分类实施办法》《怀柔区生活垃圾分类联席会议机制》《怀柔区垃圾分类检查考评办法》等制度,细化了13类59项重点工作任务。此外,怀柔区将垃圾分类的条例、知识、制度、责任、自查问题台账等汇编成册,制作1.2万份风琴夹发放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社会单位等责任主体,作为常备对标整改材料。

各区直部门、镇乡街道、社区村也纷纷建立起长效机制,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效。区政务服务局安排专人值守垃圾桶站,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定时定点投放;机关和大厅办公区产生的其他垃圾投放到卫生间的集中区,由保洁员检查、收纳、处理;食堂产生的厨余垃圾投放至厨余垃圾专桶,安排专人监督检查,分类合格后才可投放。庙城镇将垃圾分类纳入发展党员考评体系,在递交入党申请书、发展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等各个环节,均需要承诺并做好垃圾分类。桥梓镇各村、社区成立了由党员、团员、村民代表和“好家风模范户”组成的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走村入户面对面、点对点宣讲垃圾分类,普及居民垃圾分类知识,同时不定时检查、督导垃圾分类情况。

(责任编辑:吴思)

【来源:怀柔区文明办】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来源:本报讯
相关阅读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