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北京朝阳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居民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朝阳报记者 王嘉樾 摄

  疫情防控不松懈,垃圾分类不停歇。近日,北京疫情防控得到有效控制,呈现持续向好的态势。朝阳区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环境卫生,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志愿者当好垃圾管家、争做“三员”守桶有责;硬件设备不断上新,设置智能垃圾回收屋、定制垃圾分类运输车;同时,垃圾分类宣传更用心更走心……朝阳区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不仅将垃圾分类工作落实落细,也让更多人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实践中来,帮助居民养成垃圾分类“主人翁”意识。

  志愿者争做“三员”当好垃圾分类“管家”

  垃圾分类参与更积极

  垃圾分类在朝阳区不断推进,涌现出众多垃圾分类志愿队伍。他们变身环保达人,担当宣传员、引导员、分拣员“三员”,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帮助居民养成分类习惯,让垃圾分类真正落地生根。

朝阳报记者 王嘉樾 摄

  在建外街道北郎东社区一支由10名退休老党员自发成立的“益行光辉”志愿队,他们在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监督工作。每天一大早,志愿者穿上背印“益路光辉”的红马甲在社区的各个垃圾桶站前巡视,帮助居民“破袋”自查,进行“现场教学”。“西瓜皮不能扔在灰桶里,它是厨余垃圾,得扔在绿桶里。”“污损的塑料不能再回收利用,所以属于其他垃圾。”……不少居民都表示:“跟着志愿者学到知识了。”

  “扔厨余垃圾时需要‘破袋’,不用的塑料袋请扔到其余垃圾桶内。”早上7点,身穿蓝色马甲的志愿者刘惠珠,一边指导居民正确扔垃圾一边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刘惠珠是亚运村街道安慧里南社区的“笑微”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刚得知社区要成立志愿者队伍,便第一时间报了名,并参加了相关培训。“帮助居民形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不光能美化社区环境还能保护大自然,一举多得,我感到很开心。”

“垃圾分类”管家上岗 

  家住平房地区定福家园南社区的宋奎贤,近日在社区推出的“楼院垃圾认领制”中,认领了楼院垃圾桶站,做起了“垃圾管家”,指导和监督居民规范投放垃圾。“垃圾管家上岗后,居民投放行为规范了不少。”定福家园南社区党委副书记王士岩介绍,自“楼院垃圾认领制”发起后,很多居民志愿者都积极参与了进来,更好地引导小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智能垃圾回收站、定制运输车上岗

  垃圾分类配套设施更完善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屋

  日前,崔各庄乡京旺家园二区智能垃圾分类回收屋已正式运行。回收屋设有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4个投放口,回收屋旁还配备了洗手池。扫码开箱、分类投入、智能称重、环保金到账,不到1分钟,居民就能完成所有步骤。“这个智能垃圾桶非常方便,还有人做分类指导,让大家更能记住垃圾该如何正确分类。”前来投递垃圾的居民表示,还要让家里的孩子来亲身体验一下,从小树立垃圾分类意识。垃圾分类回收屋操作简单,居民下载APP并注册账号后,在设备上输入手机号码,或者登录微信小程序,箱门就会自动打开,将垃圾投入对应的箱子,回收屋还支持刷脸开箱投递。

定制新型厨余垃圾运输车

  厨余垃圾是垃圾分类中情况最复杂、工作难度最大的一项。日前,黑庄户地区量身定制了一辆专业用于厨余垃圾收集的运输车,解决了以往各村、社区运送厨余垃圾路途远、易遗撒、成本高等问题。每天上午8点到11点和下午2点到5点半,收运人员会到各村、社区收集厨余垃圾,对分拣合格的垃圾桶挂车倾倒,混入其他生活垃圾导致不规范的垃圾桶将进行二次分拣,合格后再装车,并统一运至垃圾中转站,进行称重,做到日产日清,并对垃圾收集车每天进行2到3次的消杀。

  此外,朝阳区在金盏乡建起了一条大件垃圾处理生产线,4个街道还设置了小规模的大件垃圾就地拆解处理站。方便垃圾存放,同时还能有效利用。

  打造文化墙 设置宣传亭

  垃圾分类宣传更走心

垃圾分类宣传亭

  据了解,十八里店地区周家庄村已在周家庄7号院、周庄嘉园B区、周庄嘉园南里等居民小区建设了12个垃圾分类宣传亭。同时,还在各单位楼门口设立了130余个小型垃圾分类宣传亭,以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更好地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垃圾分类文化墙

  近日,三间房地区定北里社区完成了定北街的文化墙布置工作。19张崭新的海报以《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为主题,塑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传递文明新风尚。巨大的宣传画引得居民频频驻足观看。一位阿姨笑着说:“每天在这条路上来来回回经过,看着墙上的介绍,不知不觉就学到了垃圾分类相关知识。”

线上线下“微马”,走街串巷让垃圾分类宣传“动”起来

  与此同时,各街道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如火如荼,宣传方式也越来越走心。有线上线下“微马”,走街串巷让垃圾分类宣传“动”起来;还有居民自编自导垃圾分类小品、表演垃圾分类快板书等,让垃圾分类宣传寓教于乐。

  朝阳区不断探索和创新垃圾分类新思路、新方法,带动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培养居民主人翁意识,同时让“健康、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北京朝阳文明网综合)

来源:中国文明网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