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垃圾分类有问题,城管小王来答疑【二】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垃圾分类有问题,城管小王来答疑【二】

2020-05-20 02:56:27 德阳城管服务

2020/05

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共建美丽幸福德阳

分类

在昨天的推送中,城管小王跟大家分享了目前我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所做的一系列工作。那今天,小王就来接着跟大家说说作为市民,大家应该注意什么吧~

提问

Qustions

&

回答

Answers

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全民参与的行动,每个人都可以切身体会到“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那么作为老百姓,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怎样为我市有力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尽一份力呢?

01丨了解德阳的垃圾分类模式

作为普通市民,我们直接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前端投放环节,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了解生活垃圾分类类别和投放要求。我市将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大类。同时根据城市管理需要,另设专项垃圾,包括大件垃圾、园林垃圾、建筑垃圾三种。

市民需要分别收集这四类垃圾,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打包投放;可回收物可以投入小区内设置的回收点、智能垃圾回收箱或进行市场化消纳;有害垃圾虽然量少但影响大,它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居家环境有着潜在危害,我们一定要做好分类投放。

02丨争当垃圾分类参与者

我们要争当垃圾分类的参与者,投放时听从垃圾分类督导员或志愿者的引导,多看一看垃圾分类投放点位上的分类指南,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就能逐步养成,分类的效果就会逐渐体现。各位市民朋友还可以主动参与我们组织的各类生活垃圾分类培训,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达人评比”“生活垃圾分类优秀家庭评选”等多种活动,从自已参与到带动他人,共同践行生活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目前,我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前中末端已有序衔接,形成了一个闭环。那么这个闭环中的垃圾收运、处置环节是如何操作的呢?

01丨垃圾分类的闭环结构

垃圾分类闭环结构的形成有赖于前端投放基础设施、中端收运设备、末端处置设施等的联合系统运行。现阶段,我市通过采取投放生活垃圾分类亭及四分类垃圾桶、设置垃圾分类智能回收箱、改造垃圾收集房的做法,扩大垃圾分类基础硬件设施的覆盖面。垃圾收运体系通过引入厨余垃圾运输车、其他垃圾运输车、三分类电瓶清运车、有害垃圾专项运输车等,不断完善运输环节。同时,我市对垃圾收运环卫工人进行专类培训,规范分类清运作业,严格按照相关要求一一对应收集垃圾,不混装、不混运。

02丨各类垃圾末端处置

第一,德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于2019年5月25日开始接收垃圾进行带料调试。项目日处理规模1000吨、总投资约4.94亿元,现已发电并网,日发电量50万度。

第二,德阳市餐厨垃圾及市政污泥处理项目主体建设已完成,计划2020年6月投产。该项目日处理规模200吨、总投资约1.6亿元。

第三,可回收物的末端处置一部分采取智能垃圾回收箱的收运处体系,另一部分融合传统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的末端处置方式。

第四,我市制定了德阳市有害垃圾投放管理规范,在各转运站设置有害垃圾暂存间,由全省统一施行的资质企业进行末端处置,确保有害垃圾规范、集中处置。

另外,我市还对专项垃圾分类处置。现在,大件垃圾、园林垃圾、建筑垃圾的处置场所全部完成建设,正进行带料调试阶段。

至此,我市垃圾末端处置设施设备有能力消纳前端分类投放的产生量,为生活垃圾分类提供坚实的后方保障。

03丨防疫期间的专项处置

在疫情防控期间,废弃口罩的专项处置对疫情防控有着重要作用。根据防疫期内下发的《关于做好规范处置废弃口罩工作的通知》,废弃口罩不混装于一般有害垃圾内,可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德阳市共设置废弃口罩专用收集容器7375个,其中城镇区域共设置3042个(居民小区共设置2244个,城镇其它密集区域共设置798个),农村地区共设置4333个。累计处置废弃口罩8460.608公斤,其中市本级4月13日新增处置废弃口罩36.7公斤,4月14日新增处置废弃口罩36.7公斤。

对于防疫期间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我市增加工作项目:一是做好垃圾分类设施的消毒杀菌工作,二是做好垃圾分类一线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三是规范垃圾清运工作,四是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指导工作,五是做好督查检查工作,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有害垃圾收运处置工作。

总编丨李志刚

编辑丨陶兰兰

供稿丨垃分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来源:网易新闻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