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深圳市垃圾分类条例实施100天,罚款已超80万元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你知道么?

深圳自从9月1日正式施行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来

已经有100天了

想知道这100天以来

深圳居民在垃圾分类方面做的如何么?

来看看最新的统计结果吧!

12月9日,记者从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获悉,相比100天前,深圳垃圾分类实现“三增一减”,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的分类回收量实现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他垃圾的量则下降了。市民对垃圾分类反响热烈,参与率与分类准确率都提高了。

目前全市生活垃圾分流分类回收量为8400吨/日,回收利用率达到40.5%。执法部门对违反条例的单位和个人发放《责令整改通知书》,拟罚款总额123.08万元,已执行到位82.16万元

12月9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实施100天新闻通气会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会上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联合深圳市官方指定垃圾分类第三方查询平台百度APP发布《深圳市垃圾分类搜索大数据》。随着垃圾分类的不断深入,深圳市民在借助搜索和AI等科技手段快速高效识别垃圾的同时,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升。

9月1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后,深圳垃圾分类正式进入“强制分类”时代。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9月1日深圳市“垃圾分类”相关内容搜索热度上升201%,整体搜索热度居广东省第一,福田、南山、龙岗、宝安、龙华等区搜索热度居深圳市前五,垃圾分类吸引市民大量关注。

家庭厨余垃圾回收量增加3.5倍

深圳生活垃圾分四类,分别是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分类中,厨余垃圾分类纯度要求高、量大、种类多,分类难度较大,市民把厨余垃圾都分出来了吗?其他几类垃圾的回收情况如何?

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杨雷介绍,相比100天前,垃圾分流分类实效大幅提升。当前,全市生活垃圾分流分类回收量为8398吨/日,回收利用率达到40.5%,提前超额完成2020年度工作目标。垃圾分类实现“三增一减”:从8月底至目前,废旧家具、废弃玻璃等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量由2060吨/日增至2760吨/日,升幅34%;废弃电池、灯管等有害垃圾的回收量由420公斤/日增至790公斤/日,升幅88%;厨余垃圾回收量由2530吨/日增至5640吨/日,升幅123%,特别是家庭厨余垃圾回收量由660吨/日增至2300吨/日,增加了3.5倍;其他垃圾处理量由19334吨/日减至15858吨/日,降幅18%。

“通过这组数字可以直观反映出深圳垃圾分类100天取得的成效,深圳在推动垃圾分类习惯养成方面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杨雷说道。

在取得成效的背后,深圳城管部门着力搭建全程分类体系,不断完善设施,保障垃圾分类的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目前,全市3823个小区和1716个城中村实现分类覆盖,全市住宅区共设置22252个分类投放点,20459名督导员在投放点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共配置1074台分类收运车辆;建成有害垃圾处理点2个、废旧织物处理点10个、废旧家具处理点16个、绿化垃圾处理点21个、玻金塑纸暂存点10个、厨余垃圾(家庭厨余垃圾、餐厨垃圾、果蔬垃圾)处理点59个,共118处分类处理设施;新增厨余垃圾处理点10处,厨余垃圾处理能力提升了约500吨/日;全市有4座大型餐厨垃圾处理厂、55处小型厨余垃圾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2892吨/日。

垃圾分类吸引市民大量关注和搜索

9月份,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联合百度APP打造了垃圾分类智能查询平台,可以检索垃圾的种类。12月9日,该局发布了深圳市垃圾分类搜索大数据。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主任廖齐梅介绍,大数据显示,9月1日深圳市垃圾分类相关内容搜索热度上升201%,整体搜索热度居广东省第一,福田、南山、龙岗、宝安、龙华等区搜索热度居深圳前五,垃圾分类吸引市民大量关注。9月1日至今,“垃圾分类的好处”等搜索内容热度上升48%,市民关于垃圾分类和环保的意识在不断提升。

全民环保意识的提升是垃圾分类推行效果的关键。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如何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也成为深圳市民关注的焦点,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手抄报、顺口溜等传统学习方法,南山区垃圾分类科普馆、环保艺术展等创新科普形式也受到了市民的欢迎。随着垃圾分类相关科普的推广,9月1日至今,“垃圾分类的好处”等搜索内容热度上升48%,市民对于“垃圾分类”和环保的意识在不断提升。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种。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厨余垃圾”是深圳市民日常最经常搜索的垃圾类型,占比达32%,分类难度较大。在具体的搜索结果中,塑料袋、纸巾、花甲生蚝壳、鸡蛋壳、椰子壳、玻璃瓶、过期药品、牛奶盒子、口罩、烟头等是提问最多的物品。

科技催生便捷垃圾分类工具

科技的进步催生了高效便捷的垃圾分类辅助工具。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联合百度APP共同开发的垃圾分类智能小程序上线后,深圳市民使用小程序识别超过2万种生活垃圾,其中AI互动式语音搜索占比达61.3%。同时,深圳市民使用智能小程序的次数较全国平均水平高23%。由此可见,深圳市民偏好借助科技力量分类垃圾,智能小程序和AI技术已经成为深圳市民重要的垃圾分类助手。

年龄、性别区别垃圾分类态度

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对于垃圾分类的态度也有差异。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9月1日至今,深圳市搜索“垃圾分类”相关信息的人群中,女性用户和80后用户搜索垃圾分类的数量较多,中老年人群的意识较为薄弱。同时,深圳男性用户对垃圾分类的搜索占比为44%,高于全国男性平均水平。《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发布意味着深圳市垃圾分类进入法制时代,垃圾分类也成为了所有居民的义务,需要每个人的关注和配合。

推进未来垃圾分类发展

百度搜索大数据反映出深圳市民对于垃圾分类的关注与重视,政府的宣传与监管也使得居民的环保意识不断提升。推进垃圾分类是近年来常抓不懈的“关键小事”,它不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在各类垃圾的处理中,最受社会关注的厨余垃圾的处理能力虽然也有提升,但还没有百分之百匹配分类出的垃圾量。

“接下来,深圳将对垃圾分类做的不好的小区,持续开展宣传发动,并结合奖惩机制,推动垃圾分类做的更好。杨雷透露,各区各街道都在积极谋划,大力推动相应类别垃圾末端处理设施的建设,让处理能力匹配前端分类的垃圾量。据悉,2021年底前,全市厨余垃圾处理能力将达到6000吨/日。

#互动#

你在日常生活中

有做好垃圾分类么?

来源:深圳特区报
相关阅读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