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西城区建成8个生活垃圾分类驿站,贴近民心,让垃圾分类不再难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自5月以来

垃圾分类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

推行垃圾分类

是缓解“大城市病”的重要任务

在咱们西城

对待垃圾分类当然也有我们自己的“招式”

见“圾”行事

西城区

为弥补现阶段垃圾分类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以及“社会发动难、市民参与难、习惯养成难”以及知晓率高、参与率低、正确投放率低等“三难”和“一高两低”等问题,近期,西城城市管理委从桶站设置优化、垃圾分类指导员固定值守、建设垃圾分类驿站等方面做起,持续推进西城区垃圾分类工作。

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工作

也是一场全民行动

如何贴近民心提升服务,提高效率呢

让我们看看这个答案

合理优化桶站 科学规划空间

城市管理委相关负责人

一些小区存在桶站密度较高、部分桶站离居民休闲凉亭和一层阳台距离较近、果皮箱存在分类盲点的情况。桶站数量大、分布散也加大了指导员指导、宣传和二次分拣的工作量。

为了提升小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西城区城市管理委联合街道按照“方便居民投放、设置合理距离”的原则,对小区投放站点进行了合理优化。

对小区投放站点进行了合理优化

在撤桶并站前期,区城市管理委及街道组织小区物业、社区居委会现场实地踏勘,参考社区居民及小区物业的意见建议,归集原有垃圾分类桶站,合理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

撤桶并站后,居民合理投递垃圾

在香厂路社区,曾经分散在胡同里的6处垃圾桶已经并为3处,其中一处设置在香厂路南的人行道拐角处。

天桥街道原有306组垃圾桶站,优化之后为159组,目前桶站设置及优化还在进行中。

对小区投放站点进行了合理优化

撤桶并站后,对于撤桶后腾退出的小区公共空间,各街道和物业将进行科学规划。

在九弯胡同,曾经的3处垃圾桶站已经合并为一处,原来的地方则是交给居民进行自主规划,种上了花草。在天桥小区社区,腾出来的空间则是被规划为大件垃圾和建筑垃圾暂存点。

天桥街道大件垃圾暂存点

“撤桶并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垃圾分类志愿者和物业、收运单位的压力,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下一步,西城区城市管理委将联合各街道推进建立邻里互助分类,缓解撤桶矛盾。

推进驿站建设 加大固定值守

位于南沙沟社区的月坛街道生活垃圾分类驿站则集垃圾分类政策宣传、知识学习、教学互动、语音提示、自助投放、投放监督六大功能于一体,为地区居民提供垃圾分类“一站式”的服务体验。

月坛街道生活垃圾分类驿站

街道还以南沙沟社区为试点,对垃圾分类整体环境进行改造升级,包括更新垃圾分类宣传栏、悬挂宣传横幅等。

垃圾分类整体环境升级

走进天桥街道生活垃圾分类驿站,驿站里摆放着肥皂、油、米等积分兑换产品。旁边还有一处室外空间,用于举办垃圾分类相关宣传活动。

天桥街道生活垃圾分类驿站

工作人员介绍,居民开通益分类环保卡,只要按要求每天早晨7:00—10:00定时定点投放,每次投放厨余垃圾将根据重量和纯净度获得环保豆,居民可凭环保豆兑换肥皂、纸巾、洗衣粉、沐浴露、毛巾、水杯等生活用品。

天桥街道生活垃圾分类驿站

天桥街道同时还新建了可回收资源站点和大件垃圾处理点,站点配备的25辆三轮车将会按照区域划分,为居民提供预约回收服务。

天桥街道大件垃圾处理点

目前西城区已建成8个生活垃圾分类驿站。各街道在推进驿站持续建设的同时,也在新建大件垃圾投放点,方便居民投放再生资源和积分兑换,并合理规范大件垃圾堆放和暂存管理。

居民投放可回收物

西城区垃圾分类

截至目前,西城区优化垃圾分类投放桶站为5380组,共减少2288组;建设大件垃圾中转站15个,其中12处具备再生资源大件分拣转运功能;建设垃圾分类驿站8个。同时,西城区共发放“两桶一袋”103573户,安装宣传栏3752个,同时,全区共有3119名指导员开展固定值守。

自北京生活垃圾新规实施以来

西城区垃圾分类工作稳步推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保理念宣传

相信我们一起努力

西城环境定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让我们一起坚持绿色生活

共同守护我们的绿色西城

文字:刘新岩

图片:资料图片

制作:樊鲁阳

责编:王昭

审核:苑佳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分享你喜欢的文章!如在公众号或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

北京西城(ID:bjxchnews)

对于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来源:北京西城
相关阅读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