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垃圾分类促垃圾减量甘家口街道机关“打样”示范垃圾分类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随着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行,甘家口街道迅速行动起来,从宣传倡议氛围营造、厨余垃圾就地处置、楼层评比激励制度、垃圾减量奖惩机制、工作人员习惯养成等方面发力,率先建成地区党政机关垃圾分类“样本”,实现了厨余垃圾就地处理100%、垃圾分类投放100%和工作人员参与率100%。

每天中午用餐时间,甘家口街道食堂可以看到一个多年不见的“景观”,工作人员每人携带自己的饭盒,按照“一米线”的标识,排队打餐。这是甘家口街道垃圾减量的一项重要措施。5月1日以来,甘家口街道严格实行不采购、不配备一次性用品,特别是在餐厅、会议室等重点区域严格管理,杜绝使用一次性纸杯、一次性碗筷等用品。这个小举措,不仅为街道每月节省了6000元的的经费,更是从小处做起,在街道工作人员中树立了“垃圾分类、垃圾减量”的意识。

甘家口街道在院内加设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引入垃圾处理新技术。街道食堂每月产生的厨余垃圾通过高温高气垃圾处理技术直接处理为可深加工为有机肥和饲料的初步处理物,每月实现厨余垃圾减量3吨。

“垃圾分类从垃圾减量做起,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我们的目标是街道全年减少各类垃圾5吨以上”,孙鹏说。

5月1日起,甘家口街道以楼层为单位,进行垃圾分类评比。街道办公室和物业工作人员每天两次定时检查本楼层的垃圾分类情况,发现投放错误扣除一分,积分情况不仅影响到“流动红旗”评选还要在“每周楼层垃圾分类情况公示图”进行公示。

除了楼层垃圾分类情况外,可回收垃圾兑换量也会影响“流动红旗”积分。甘家口街道在每个办公室设置了可回收垃圾桶并开展“可回收垃圾有奖兑换日”活动。每个周五下午,工作人员将积攒一周的可回收垃圾送至楼下兑换点,可换取纸巾、垃圾袋等用品,通过这个活动每个月减少其他垃圾300余公斤。每个楼层的办公室参与率也将折算为积分纳入“流动红旗”的评选中。

“加减分 赢红旗”的积分激励制度,在全方位推动机关垃圾分类工作习惯养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街道“打样” 效果明显

甘家口街道位于海淀区东南部,属于人口稠密的建成区街道,辖区内中央所属单位328个,市、区属单位365家,“大院大所”多是甘家口街道最鲜明的特色。下一步,甘家口街道将以试点先行“领跑”辖区垃圾分类工作、以点带面“释放”垃圾分类社会文明、多元参与“共享”垃圾减量的方式,持续推动地区垃圾分类工作。(刘浩)

来源:中国网

来源:光明网
相关阅读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