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如何答好垃圾分类北京卷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如何答好垃圾分类北京卷

2020-05-18 18:29:09 燕鸣

2020年5月,随着“垃圾分类北京卷”正式上线,“家里需要买几个垃圾桶?”“有什么分类窍门?”“XXX是什么垃圾?”等分类话题成为了大家近期关注的焦点。

诚然,市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正在逐渐增强,但是我们会发现大家在实操参与度和分类准确度方面仍与其认知水平有一定落差。那么,如何将居民的分类意愿有效转换为实际分类投放行为,从想要分,到能够分、分得好?我们可能还要从以下三方面多下功夫。

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发挥基层共治力量,为居民送上“明白纸”。垃圾分类是一项社会性、长期性且具有反复性特征的系统性工程, 看似围着垃圾转,实则在涉及广大群众思想观念认同、生活习惯转变的同时,也考验着基层党组织引领社会建设的能力,折射出首都基层治理的智慧和绣花功夫。为了充分发挥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在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作用,从本月起,城市副中心将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纳入党员回社区报到的日常活动内容,街道领导干部、区级下沉党员干部及社区在职党员积极投身一线,开展垃圾分类指导工作。 通过为居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和“明白纸”,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方法,普及分类知识,提高居民参与意识。 用红色动力引领绿色发展,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真正行稳致远。

全方位动员,用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将民心聚起来,把垃圾分出来。 推行垃圾分类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具体实践。日前,市城市管理委提出了居家分类“两桶一袋”,提倡居民家中除了按照厨余垃圾桶、其他垃圾桶分类外,再准备一个布袋或是其他环保材料的袋子,专门用来装旧报纸、书本、易拉罐等可回收物。“源头减量”减的是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守护的是绿水青山。“可回收”增的是经济效益,创造的是金山银山。“无害化”守护的是环境健康和人体健康,保障的是民生民利。 通过宣传不断提升居民的分类感受度、参与度、满意度,让市民从“被动消极”转向“主动积极”,使垃圾分类从社区治理难点,转化为社区的“共治力”,让人人参与氛围日益浓厚。

“小手牵大手”,发动广大青少年带动全社会人人参与,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垃圾分类是法律赋予每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100家“分小萌”垃圾分类青少年示范引导站在朝阳街头亮相, 每个示范引导站配备青年志愿者及青少年志愿家庭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引导、开展中。 小志愿者们通过亲自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提高了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使他们从小明白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养成勤俭节约、垃圾减量、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 通过教育一个青少年,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进而引领一座城市,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良好生态环境是民之所愿,是人民共有财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 。垃圾分类是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的新进步,既是必须加紧解决的民生大事,也是人人都能做到也能做好的“关键小事”。 积极推进垃圾分类,让大家一起做绿色发展的贡献者。坚持首善标准,努力探索出垃圾分类的“北京模式”,进而答好“垃圾分类北京答卷”也为建设良好首都生态环境凝聚起磅礴力量。、

文/燕鸣工作室

图片来自网络,欢迎关注我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来源:网易新闻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