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推进垃圾分类代表建议建立良性奖惩机制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信息时报讯(记者 何小敏)广州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即将召开。围绕如何推进垃圾分类,市人大代表王凤丽建议,要敢于“亮剑”执法,建立良性奖惩机制。

广州是全国最早进行垃圾分类的城市之一。因为长期在环卫领域工作,市人大代表、天河区市容环卫第三管理所所长王凤丽也十分关注垃圾分类的推进。“我走访调研发现,目前垃圾分类做得最好的是党政机关以及样板小区,重视程度高,硬件和分类意识比较强,普及率高,效果好。”王凤丽说,公共机构和物业小区参与投放和分类比以往也好了很多,但城中村和老旧小区分类却比较迟缓。

王凤丽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投放厨余垃圾时,一些群众为了方便会连同垃圾袋一投了之。当前,政府对于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建设还不够充分,一些物业公司反映经费紧张,一些垃圾投放点设施不齐全,位置过远。她走访发现,一些非样板小区往往因为物业公司管理不规范,人手少,把清洁和垃圾分类外包给资质不清晰的清洁公司。也会因为清洁费用太低,清洁工不足,垃圾没有二次分拣。

王凤丽说,按照广州2020年工作目标,年底前建成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创建“两个1000”样板。她建议,投放厨余垃圾时,必须破袋将垃圾倒入“餐厨垃圾”桶,沥干水分。在设施配备上,除了设置洗手盆、照明设施外,还需要为居民免费提供一次性手套、檫手纸巾、消毒水等清洁用品,促进居民垃圾分类投放主动性与积极性。推进垃圾分类要坚持政府主导,物业负责。同时要发挥好社区居委、志愿者、党员等的作用。

王凤丽建议,建立良性的奖惩机制,对做得好的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对拒不分类,甚至破坏分类工具的,要敢于“亮剑”处罚。

“针对市民群众对末端处理的困惑,可制定规则条例,让居民群众可监督物业小区、环卫部门是否有混装混运的情况,鼓励市民发现‘混装混运’可以直接拨打12345市民热线,并将处罚结果及时公示。”王凤丽说,也可在各个环节进行双向监督。假如小区垃圾分类没有分好,环卫车司机可以督促物业整改,乃至“不分类不收运”;进行末端处置的焚烧厂、生物垃圾处理厂,则对环卫车运过来的垃圾质量检查,进行最终端监督。

来源:信息时报
相关阅读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