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垃圾分类正确率95%的背后,多亏这些"绿马甲"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近日,房山区西潞街道海逸半岛社区的居民发现,除了坚守疫情防控一线的“红马甲”志愿者外,社区里又多了一些“绿马甲”。他们是社区的垃圾分类志愿者,每日的垃圾投放时间,准时出现在小区新建的垃圾桶站,指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

“您好,这些垃圾您在家分得挺好,但是扔厨余垃圾的时候要‘破袋’,把装垃圾的塑料袋扔进其它垃圾的桶里。”在垃圾投放站,一位“绿马甲”志愿者正在指导居民注意垃圾分类的小细节。不时有居民前来投放,记者发现,大家基本都能做到提前分类、正确投放。

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宁说,刚刚撤桶并站的那几天,居民不太适应,有的没有在家里正确分类,有的看桶没有开就将垃圾直接扔到桶站边上,有的甚至把垃圾扔到原来的垃圾点,只能由社区干部、分拣员和志愿者将垃圾翻出来,再一一分拣出来。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经过不断研究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本社区最大的特点就是社区党员多,要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啃下这个“硬骨头”。

如今,拥有594户居民的海逸半岛社区,垃圾分类正确率已经能够达到95%了。王宁说,多亏了这些“绿马甲”,“垃圾分类是一场习惯革命,不是一件容易事,说大点真需要壮士断腕的力度。越是这样的工作,就必须要强化党组织的凝聚作用,让党员带好头。这也是我们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在海逸半岛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中80%是党员,他们中有很多人还同时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穿上红马甲,他们是疫情防控守护者;穿上绿马甲,他们是垃圾分类指导员。他们每天在桶边手把手教居民垃圾分类,有居民将垃圾混合投放时,他们都会一边耐心指导,一边亲自示范重新分类。

社区还将垃圾投放过程中的很多细节加以改善,为了避免居民开关桶盖把手弄脏,为每个垃圾桶加装牵引绳和滑轮,一拉牵引绳,桶盖自动打开,许多居民觉得很贴心。志愿者还为垃圾分类正确的家庭发放印花,每月月底用印花换取礼品奖励,小小的仪式感和奖励措施,增强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趣味性和动力。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