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哈市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全面建立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居民小区内的分类垃圾桶。

10月29日,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在哈召开,哈尔滨市政府、南岗区哈西街道办事处分别介绍工作经验,省住建厅通报了三季度全省各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考核情况。截至目前,哈市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已全面建立;全市垃圾分类设施、车辆基本已配备到位;全市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超90%,哈市9区结合区、街实际,普遍形成了“一区一策、一街一案”的总体分类格局。当前哈市垃圾分类工作取得的经验和模式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成为全省各地市学习复制推广的典型。

做好垃圾分类 保护龙江环境

会前,与会人员先后来到哈市桥北小区等4个居民小区和前进小学,详细了解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分类收集转运、宣传引导监督的全过程运转体系,并观摩厨余垃圾集中和分散收集运输两种模式的全流程演示。

会议要求,各部门要准确把握重点环节,全力推动我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创新局面;强化垃圾源头减量,着力转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强化分类投放引导,进一步激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热情;强化分类收运体系建设,合理布局投放设施和收运车辆;强化处理能力提升,加快推进列入“百大项目”的垃圾焚烧发电和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建设。

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组织广大百姓从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做起,切实保护好黑龙江生态优势。要在推动部署方面再强化,在法规政策方面再聚焦,在宣传引导方面再攻坚,在成效落实方面再压实,全力保障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效。

建立高效协调的指挥落实体系

截至目前,哈市已经形成了高效协调、环环相扣的垃圾分类指挥落实工作体系。哈市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涵盖26个市直部门和各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下设“一办五部”6个工作部门,建立了一整套务实高效的协调联动和落实机制。市级垃圾分类工作专班抽调50余名干部组成“下沉工作组”,每天深入社区一线反复开展现场指导服务和监督检查;各区参照市级模式常态化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设计“3+1”垃圾分类模型

在实操过程中,哈市因地制宜地设计了自管自投、物管自投、物业代收和公企单位投放“3+1”垃圾分类模型。为保障垃圾分类各项方案得以落实落靠,哈市相继制定了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党员回社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服务实施方案、学校教育实施方案和监督考评实施方案等配套制度,并把垃圾分类纳入全市党建责任制考核、党政机关目标责任制考核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责任指标考核评价体系。

配置四分类垃圾桶8.8万个

目前,全市城区已设置垃圾分类集中收集点1.4万余个,配置居民区四分类垃圾桶8.8万余个、公企单位四分类垃圾桶10万余个,为居民和单位分类投放奠定了设施设备基础。各区组建督导员队伍,引导居民源头分类、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在早、晚居民集中投放时段进行“桶边督导”,其他时段巡回检查,及时纠正错投行为,提高垃圾分类准确率。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相关阅读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