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牌楼街道开启垃圾分类智能化时代,正式启动垃圾分类仪式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徐淮网曹诚 銮翠翠讯)5月20日,鼓楼花园社区开启垃圾分类启动仪式。结束了过去垃圾处理一刀切的历史,标志着垃圾分类已开始使用。

经过一个多月,在社区全员夜以继日地努力下,鼓楼花园完成了小区70%的垃圾分类收集点的铺设,铺设工作即将完成。徐州市城管局、鼓楼区城管局局领导以及牌楼街道办事处相关领导和科室负责人等参加了这次启动仪式。

“牌楼街道全力以赴根据城市需求制定出符合本社区特色的垃圾分类解决方案。不仅是在智能化设备上,我们还追求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将基础设施覆盖、精准投放和思想观念覆盖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垃圾分类工作成效,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定投工作全域覆盖。”牌楼街道办事处主任刘伟做了表态发言。

1、精准投放,分类还可以再细化

这次启动仪式上,刘伟主任提到了“精准”一词,用在垃圾分类上,构建起了垃圾分类的新内涵。逐渐接受和适应新的变化,不断细化分类,不断完善更新,让牌楼街道的垃圾分类的智能化概念一直走在前面。垃圾分类本身就是不断摸索创新的产物,还是要顺应时代发展完善。比如,在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上,有的物品还存在投放概念的差异。这里有一个细节,即果壳的投放细节,在垃圾分类投放时,市民很容易将果壳认定为厨余垃圾。其实,“果壳瓜皮”可分为硬壳和软壳。比如花生壳类,因为软壳且容易腐烂掉,属于厨余垃圾。而一些像榴莲壳、核桃壳这样的硬壳,由于坚硬充满韧性,如果和厨余垃圾混放在一起,再进入厨余垃圾的处置末端,会对处置设备造成损害,比如卡住刀头、缠住部件造成运输设备损坏等等。由此看来,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确实在投放上,还可以分得更细致,更清楚,将物质的特性融入垃圾分类中,精准投放,虽然这属于垃圾分类学问中较难理解的一部分,但同时对我们的认知也上升了一个高度。它让我们懂得,垃圾分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是一个积累过程。

2、宣传引导,变认识为习惯

鼓楼花园社区一改过去发放彩页的宣传方式,开始选出一大批乐于奉献的引导员。在活动现场,由5位引导员组成的垃圾分类引导组在小区里分批给前来参加活动的居民进行分类指导,参加活动的居民,手里都拿了一些随机的投放物,然后在引导员的指导下在垃圾分类收集点处投放。这些引导员是通过社区选举,进行垃圾分类培训后,在小区的各个垃圾分类收集点岗位上,为小区居民进行投放引导服务。为提高投放的精准度,鼓楼花园社区为居民小区实行“定点收集”、“定时投放”,每1处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收集点安排1名引导员进行指导和宣传,引导居民在上午6:30-9:30,下午17:30-20:30两个时间段,进行定时定点精准投放。在按照相对应的垃圾分类回收车,进行回收后的处理。

3、专项运输,互不干扰

2020年开始,牌楼垃圾清运车已经更换成四类垃圾专用车,后来受疫情影响,出现了四加一模式,又改为四加一垃圾分类五种专用运输车辆:厨余垃圾清运车、可回收物清运车、其它垃圾清运车、有害垃圾清运车以及过期口罩垃圾清运车。这些车辆在启动仪式上逐一向在场人员进行了展示。五类运输车的出现成为今后鼓楼花园垃圾分类后期处理能力的一个体现。

4、APP积分分类,打造智能化社区

围绕垃圾分类收集点为核心的垃圾分类工作将继续开展。垃圾分类收集点最大的亮点就是实现APP回收和积分兑换。现场,小飞象科技公司的工作人员向居民讲解APP使用过程。居民通过扫描收集站上的二维码下载注册成垃圾分类会员,通过在家收集可回收物,扫描条形码暂存收集点,然后点击回收上传,类似于学习强国那样,通过积分兑换,换取APP商品网站上的商品或者手机流量。在可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APP宣传成为最受居民欢迎的方式。

5、小区微改造,养成垃圾分类投放习惯

以往,小区改造是从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出发。而这一次不同,鼓楼花园社区书记骆婷表示,垃圾分类启动仪式之后,除了要完成剩余的收集点安装计划外,还要在小区进行微改造,将过去不用的废旧垃圾箱全部清除撤掉。也就是说,今后居民在投放垃圾时,只能到就近的收集点由社区引导员引导投放,真正实现垃圾分类走进居民家庭,让大家养成使用的习惯。

2020年,牌楼街道的垃圾分类致力于构建垃圾分类智能收集、宣传引导、精准投放、分类处置、专项运输、小区微改造等一系列垃圾治理智能化体系,提升垃圾分类科学化管理水平,细化分类成果,做好分类前沿研究,并解决居民垃圾分类使用问题,实现城市垃圾资源利用。从宣传模式转向使用模式,打造更加绿色环保、生态化的宜居环境。

原作者:曹诚

来源:摄影宅男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