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兰溪:"三个一"精准化做好农村垃圾分类"减法"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近日,兰溪市赤溪街道利民村迎来了一大批特殊的“游客”:他们或驻足于村口的“红黄榜”前,或翻看农户门前的垃圾桶,或与当地村民亲切交谈,询问村民垃圾分类做得这么好的妙招。原来,他们都是兄弟乡镇的党员干部,听说利民村的垃圾分类正确率能达到90%以上,特地一大早过来实地参观,学习垃圾分类理念和管理方式。

垃圾分类能取得实效,得益于该村孜孜不倦的探索。早在2015年,利民村就以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开始了漫长的垃圾分类工作,直至探索出“三个一”工作模式,因村制宜精准化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利民村独创“老中青”三任妇联主席分片分自然村,对村民垃圾桶进行每日随机检查,即查即改,日复一日“入脑式”劝导。“以前不知道怎么分类,年纪大了也不想学,但妇女主任天天上门,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现在我不仅会垃圾分类,我还当志愿者每周去查看别人家的垃圾桶,教他们怎么分类呢”,利民村吴大妈开心地说道。

该村联合志愿者、赤溪执法中队队员、党员等每周对农户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打分,根据得分情况判定得“红/黄”旗张贴于村口,并根据党员联系户垃圾分类好坏对相关党员进行“十二分”制的扣分,督促好党员对自己联系的农户的垃圾分类宣传及指导工作。

该村还根据每周考核得分对各户每月一评比,利民村书记祝凤林介绍:“虽然我们只是对前5名奖励肥皂或者鸡蛋,但大家伙儿都很开心,垃圾分类热情很高,现在村民的垃圾分类参与率、知晓率100%,正确投放率能达90%以上。”

赤溪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张国军表示:“三个一的工作模式不仅在源头宣传好、督促好垃圾的减量工作,同时这个方式是多年来不断探索总结出的新模式,适应当地实际,工作量减量,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接下去,我们会把该模式因村制宜推广好,让垃圾分类理念入脑入心,同时赤溪执法中队加强对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和运输环节的执法检查,加大全过程的监管力度,对“未分类投放”、“混装混运”等现象予以处罚,为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提供有力的执法保障”。

责任编辑:沈超

值班主编:徐贤飞

来源:浙江在线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