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南昌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不少小区仍在垃圾分类“适应期”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沿江花园小区是先行试点“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小区,这里的居民已经养成了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

▲抚生佳园小区还没进行“撤桶并点”,生活垃圾分类全凭居民的自觉。

2020年12月31日起,《南昌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几天时间过去了,居民小区实行了吗?居民是否适应?连日来,记者走访南昌多个小区,直击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现场。记者走访发现,对于早已试点“定时定点”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小区的居民来说,做好垃圾分类可谓驾轻就熟。不过,对于大部分最近才完成生活垃圾投放点建设或还未“撤桶并点”的小区来说,生活垃圾分类还停留在宣传阶段,居民还需一段时间适应生活垃圾分类。

先行试点的小区

居民已对生活垃圾分类驾轻就熟

位于南昌市东湖区的沿江花园小区和聆江花园二期小区,是南昌市率先试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小区,从去年6月份起便开始实施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南昌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后,对于这两个小区的居民来说,就是保持早已熟悉的生活方式。

昨日13时许,居住在沿江花园的陈女士已经收拾好了这两天的生活垃圾,准备出门投放。“以前出门就是垃圾桶,刚撤掉的时候,真的蛮不习惯的。不过,过了一段时间就适应了。”陈女士说,进行试点之后,一开始也觉得不方便——垃圾收运时间、地点固定了,垃圾不能随时丢了,离投放点远的楼栋的居民还要多走一段路。但单元楼前变得干净清爽了,大家觉得挺好的,也就渐渐习惯了。

记者在沿江花园大门口看到,居民楼不远处设置有一座以黄色为主色调的“小房子”,这就是小区的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密闭性好,还具有除臭功能。“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设有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4类垃圾桶,其中可回收物垃圾桶又细化成塑料、金属、织物和纸张四个小类。”该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督导员黎方书告诉记者,根据生活垃圾集中投放安排,居民可以在每天的7:00~9:00、12:00~13:30和18:00~20:30三个时间段内到投放点投放垃圾,垃圾分类投放督导员也会在现场引导居民分类投放,目前整个小区有220户840人,均能配合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之后,记者又来到了与沿江花园一路之隔的聆江花园二期,发现这里的情况与沿江花园一样,居民已完全适应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已设投放点的小区

居民仍在适应阶段,能进行初步垃圾分类

昨日,记者还走访了已经完成了生活垃圾投放点建设的南昌市西湖区朝阳新城的国贸蓝湾小区。在该小区门口,一块张贴了垃圾分类倡议书、生活垃圾投放点指示铭牌、垃圾分类奖惩榜、垃圾分类工作责任表等的宣传板格外显眼。

宣传板上的信息显示,小区共设置三处生活垃圾投放点,规定了小区垃圾投放及督导时间,分别为7:00~9:00、12:00~13:30和18:00~20:00,并且采用垃圾分类奖惩榜的形式,以引导居民按规定投放生活垃圾。

那么该小区生活垃圾投放点已经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小区居民是否能按《管理条例》完全执行生活垃圾分类呢?随后,记者分类观察了该小区三处生活垃圾投放点,发现垃圾桶中的垃圾,真正完成分类或正确分类的不算太多,大多数只进行了初步的分类。

小区居民的赵大爷坦言,最近扔垃圾已经注意进行垃圾分类了,他也经常在家进行“补课”。如厨余垃圾,是指易腐烂的、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包括废弃的食材、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中药药渣、茶渣等。而浴室里用完的洗发水、洗面奶、护肤品瓶子,属于可回收垃圾。

“目前,小区实行生活垃圾分类不久,居民还处于适应的过程,生活垃圾分类还没有彻底细分。”采访中,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督导员谭鑫向记者说,目前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已经深入人心,小区居民都在努力践行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也将加强督导,施行奖惩榜,进一步推动“定时定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落地。

还未“撤桶并点”的小区

生活垃圾分类主要靠居民自觉

龙王庙小区是南昌市红谷滩区的一个还未进行分类垃圾桶精准投放、集中管理的开放小区。记者了解到,开放小区,也一直是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难点。

昨日记者走访了龙王庙小区,记者看到,该小区8号楼和9号楼附近设置有3个垃圾桶,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上标有不同的类别:绿色是厨余垃圾、灰色是其他垃圾、红色是有害垃圾。记者注意到,3个垃圾桶内的垃圾并没有进行分类,全部垃圾均混在一起。

刚巧有一位女士下楼扔垃圾,记者采访了这位女士,得知她姓万。万女士向记者坦言:“我知道《管理条例》从去年12月31日起实施,但由于习惯的问题,还没有完全做到垃圾分类。”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类似龙王庙小区这样未“撤桶并点”的小区,生活垃圾混装的情况并不少见,生活垃圾分类也主要靠居民自觉。

南昌市西湖区抚生佳园小区也未“撤桶并点”,不过小区已经规定了7:00~9:00、12:30~13:30、18:00~20:00三个垃圾集中投放时间段。在小区内的垃圾桶前,均设置有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海报。

昨日,记者在南昌市西湖区抚生佳园小区进行了蹲点。在记者观察的30分钟内,共有5位居民倒了垃圾,均为“随手仍”,未按规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现场也没有垃圾分类投放督导员进行督导。

“抚生佳园小区还未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南昌市西湖区桃花镇大桥社区居委会副主任万志群告诉记者,目前,该小区物业正在按照规定建设生活垃圾投放点,垃圾分类投放督导员还未正式上岗。

条例实施目标

3月底将完成全市小区的“撤桶并点”

根据《管理条例》,城市管理主管部门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主管部门。因此,记者采访了南昌市城市管理局的有关工作人员。“截至2020年12月30日,南昌共聘请了4764名垃圾分类督导员,垃圾分类工作开始比较困难。随着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的提高,将会逐步好转。”南昌市城市管理局垃圾分类办公室副主任万德华表示,目前,《管理条例》宣传方案已经出炉,本月将进行集中宣传。对于还未“撤桶并点”的小区,计划将于3月底全部完成。

对于市民关心的未按要求分类垃圾如何处罚的问题,《管理条例》给出了明确的处罚标准,未在指定地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市、县(区)人民政府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个人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不过,万德华也告诉记者,目前城管部门执法人员对于未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仍以劝阻为主,暂未开出首张“罚单”,今后将考虑实施处罚。

来源:晨报记者 兰春 文/图

来源:江西晨报
相关阅读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