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增城厨余垃圾分类终端日处理量从年初41。25吨提至160吨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大洋网讯 今年以来,增城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全面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全链条提升、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为目标,多措并举,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处理体系,不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厨余垃圾分类终端日处理量增长287%

在增城生物质综合处理厂,厨余垃圾经过一系列工序后,最终变成有机肥料。该处理厂从今年5月15日起,全面接收镇街厨余垃圾,厨余垃圾分类终端处理量从年初41.25吨/日提升至160吨/日,增长287%。

“目前全区已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水平明显提升。”增城区城管执法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第二季度,全区日均处理四类生活垃圾能力大幅提升。其中,其他垃圾运输至第六热力电厂作焚烧处理;可回收物通过区供销系统网点进行对接回收;厨余垃圾运至增城生物质综合处理厂、派潭镇生化处理中心进行生化处理及各镇街就地沤肥处理;有害垃圾由各镇街收集暂存后,运至区有害垃圾临时贮存点,再统一运至广州市环境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

优化升级1554个垃圾分类投放点

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美化绿化亮化建设是增城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增城区明确,将对1554个垃圾分类投放点进行优化提升。按照要求,升级改造后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都要安装雨棚,贴上垃圾分类宣传标语,地下铺上瓷砖,并配置洗手盆和水龙头等。

宁西街南山丰景花园项目部经理唐敬告诉记者,自从小区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完成升级改造并投入使用后,附近居民基本闻不到垃圾的臭味,乱扔垃圾的现象大幅减少。

增城区还逐步完善垃圾分类设施设备,目前已建成50个镇街垃圾压缩站,整合239条运输路线,配备229台运输车辆,确保分类运输。整合再生资源回收网点147个、中转站3个、经营网点378个,再生资源回收社区覆盖率98%、行政村覆盖率76%。此外,增城区将加快推进8座大型现代化垃圾压缩站建设。

志愿服务队“站桶”指导垃圾分类投放

“阿姨,垃圾要分好类才能扔。”“塑料袋属于其他垃圾,不能和食物一起放入厨余垃圾桶。”“面巾纸、牙签都是其他垃圾,要放进其他垃圾桶。”在荔城街荔星社区,身穿“垃圾分类督检员”绿色马甲的党员志愿者轮流“站桶”,引导居民按正确分类方式投放生活垃圾。

今年,增城区全面铺开“站桶”督导,截至目前,13个镇街已配备83名专职督导员。同时组建4000多人的志愿服务队伍,其中不少为在职党员,深入社区指导居民正确投放生活垃圾。

“没想到丢垃圾也有‘站桶’的党员、志愿者教我们如何分类投放垃圾,以前分不太清,今天他们跟我说了一些容易混淆、容易投放错误的垃圾,我现在明白了。”在荔城街四季阳光小区,说起“站桶”的党员、志愿者,居民廖阿姨连连称赞,并表示将加强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养成主动分类习惯。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大林 通讯员朱卓东

[ 编辑: 李健 ]
来源:大洋网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