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2018环卫市场化最新解读:苦行业,大市场!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环卫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倾斜,PPP化将冲击传统的小型环卫公司;预计3-5年后行业经过初步瓜分份额将会集中于具有资本优势的大公司手中,行业呈现寡头垄断格局。

历史上,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工业的快速扩张后,环保要求逐渐提高。随着国民垃圾安全与回收意识提升,发达国家的政府职能也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对市容环境的管理由政府包办一切到逐步向企业放权,实现环卫清洁、垃圾处理和环境绿化三大类企业的市场化经营。

海外市场化经验

世界各国在环卫领域实行不同方式的市场化制度。以新加坡为例,非公共领域的垃圾收运处置自建国起就已采用市场化方式运作,工商企业,如办公楼、大型商场、购物中心等的垃圾运输由业主自行决定雇用哪家收运公司;公共领域(居民住宅区和小型商业中心等)的垃圾收运处置服务于1996年开始由政府进行公开招标。目前,需要清扫的市政道路3000多公里已经完全实现100%的市场化,企业完全承担城市道路的清扫保洁工作,是全球典范。

在日本,清扫企业实行牌照制度,只有获得相应牌照的企业才能参加政府主导的市政环卫合同招标;在德国,市民会缴纳数额不等的费用以负责公共区域卫生保洁,居民则有义务清扫各自住宅附近的街道;而香港、英国则采用了半市场化模式,道路保洁、垃圾收集清运由食物环境卫生署管理。为提高服务的效率,食环署也采用将服务部分外包给私人承包商的方式,外包的服务主要包括街道保洁、废物收集、街市小贩市场保洁、市政大厦保洁等。

国内市场化推进

海外在推行市场化的过程中,除了环境标准的变化,更多是成本提高倒逼市场化。中国也存在相似的情况,政府的法律法规在行业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更多是起到引领作用,其背后的推动因素有两点:

从供给的角度来说,行业众多企业已经到了相应的发展阶段。环卫服务与其他环节呈现割裂状态,垃圾后端处置环节已经实现市场化,企业很多集中在这一市场。同时,环卫装备市场的竞争也较为充分。这些领域的龙头企业为了扩大产业链,进一步增强盈利能力,随时准备切入环卫服务市场;而一些以服务行业起家的公司,在浪淘沙的过程中脱颖而出,也急需扩大市场。整个行业已经步入了快速成长阶段。

从需求的角度来说,多个痛点并存,急需服务外包。首先,市场化运作可以使政府部门权责划分更加清晰。政府环卫部门一手包揽市容环境的所有环节,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这种现象使得市场缺乏竞争力,环卫管理水平、作业水平都很低,承受了公民对环境评价的压力;其次,引入市场化企业和运营模式能有效提升作业效率,降低“跑冒滴漏”等浪费和徇私现象,尤其是在机械化率提升后可以缓解之前环卫用工压力;最后,有助于职能部门理顺管理框架和机制。部分城市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由环卫部门、街道办事处、物业公司共同开展,存在多部门、多头管理现象。而环卫的市场化,有利于划分各部门的行政范围,规范管理制度。

市场化优点

资料来源:财政部

环卫是城市固废的入口

固废处理,是指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物化、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处置物质的过程,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目标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环卫行业主要指公共卫生保洁和垃圾清理清运工作,包括环卫运营、环卫设备和环卫工程子行业。环卫行业是固废处理行业的关键入口,是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制油/沼气、废金属/废纸/废塑料资源化利用、电子废弃物拆解利用等行业的上游,环卫行业规模化运作在市政固废处理领域的话语权日益提升。

环卫行业目前技术壁垒较低,环卫运营领域市场参与者众多,水平参差不齐。目前环卫行业处于跑马圈地阶段,未来主要行业壁垒将在于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和衍生产业链运营能力。

环卫行业是固废资源入口

PPP模式助推行业发展

与传统承包模式不同,PPP模式是政府部门与中标公司合资成立项目公司SPV,并获得特许经营权,由其全权建设运营环卫一体化项目。此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改变了旧的管理方式,把清扫保洁这项服务性工作推向市场,做到管理与服务彻底脱钩,解决管理机构政企不分的矛盾。同时,由于环卫作业服务涉及环境卫生、垃圾处理、公厕管理等不同类型的服务,各类服务有着不同的经营属性。

总体来说,PPP模式下公私合营公司运作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该模式下能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紧张,减少设备采购资金压力;其次,专业化公司服务效率更高,能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市场化推行能形成质量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第三,公司化变多头管理为单一管理,环卫部门不再参与人员的聘用与管理,而是围绕清扫保洁质量进行监督、考核。

传统环卫服务外包模式

环卫一体化PPP模式

在环卫一体化外包示范项目方面,较为典型的是2015年底海口市启动的环卫一体化服务招标,诞生了至今环卫行业金额最大的合同。具体来看,政府部门与环卫公司签订环卫一体化项目,合同期限为15年,以琼山区为试点,逐步向龙华区、秀兰区、美英区铺展开来,实现全市各区覆盖,具体包括辖区内的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收集清运、公共厕所运营管理、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等。政府部门在合作项目中只负责监督与打分,职能转变到规划与指导上来,将具体工作交由环卫公司执行。海口市四大区项目的成立,对于推动全国市场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性意义,对于政府来说,这种政企合作,也有利于城市环卫面貌的改进和提升。

海口市环卫一体化PPP项目情况

海口市辖区

华龙区

琼山区

美兰区

秀英区

中标公司

龙马环卫

北京环卫

玉禾田

合同情况

公告时间

2015-12

2015-10

2016-03

中标金额(亿/年)

2.34

2.04

2.27

2.20

期限(年)

15

服务范围

道路清扫面积(万平米)

1533

1102

1802

1912

绿化带面积(万平米)

148

117

——

364

垃圾收集清运(吨/日)

680

500

620

垃圾运转管理(座)

36

公厕管理(座)

40

17

30

8

轻资产模式催生行业龙头

目前,国内环卫行业正处于全面市场化推行阶段,从企业签订的合同服务总金额来看,启迪桑德、北京环卫、北控水务和龙马环卫占据前四位。除了启迪桑德上市较早外,各大环卫服务企业也于近两年拥抱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以加速项目获取进度。

相对其他环保细分子行业,环卫服务业具有以下特点:

(1)建设周期较短。建立一个污水处理厂往往需要1-2年的时间,如果算上相关配套设施,其建设周期更长,所需资本投入也较大;铺设供热管网络也往往需要3-6个月的时间;而环卫服务从项目取得到实施运营,一般不超过3个月,建设期的准备工作主要是环卫设备采购和人员培训;

(2)轻资产模式,现金流稳定。公司的资产周转率接近2,远远高于其他子行业,行业ROA可以达到20%,而其他行业均属于重资产运营。行业的现金流稳定,以海口市项目为例,政府根据月度和季度考核得分情况按季度支付项目的服务费用,支付周期大约在1-3个月,现金流断裂的可能性较小。应收账款账龄结构优越,几乎全部是1年以内,保证了行业坏账风险的最小化。

(3)劳动力密集。人员工资在总运营成本中占比50%以上,未来通过机械化率的提高,人工成本有望下降。

行业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决定了异地复制的难度较小,叠加其公用事业具备的天然垄断效应,市场集中度有望迅速提升。参照市场空间,行业在短时间内有望诞生高市占率、百亿收入的龙头企业。

另外,环卫服务行业是城市公共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垄断和规模效应。与污水处理、垃圾焚烧等类似,往往先抢占市场与政府签订长约,导致外人难以进入,市场格局在签订订单的时候便已经确立。同时,政府采购资金来源于财政专项经费,此类项目属于刚性需求,受宏观经济调控因素影响较小。资金也属刚性支出,且随着国内外日益高涨的环保呼声和市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这种刚性支出会逐年上升,服务经费有保障,无三角债、坏账风险小。

未来资本优势成关键因素

环卫行业正处于高速成长期,近十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复合增长率高达15%。这种高达千亿级的市场容量已经越来越被环保企业所重视,包括主板老牌环卫装备企业中联重科、龙马环卫,新三板企业升禾环保、深圳玉禾田、新安洁,近两年新涉足环卫的启迪桑德、北控水务、中国天楹、高能环境,以及行业内举足轻重的北京环卫集团,众多环保子版块领头羊已涉足环卫。

未来行业项目将呈现以下趋势:(1)合同年限大大延长。PPP特许经营模式合同期限为15-3015-30年,而且实施地点特殊、项目内容一体化,而一般常规的城市环卫项目为1-3年。(2)合同金额大大提高。以海口PPP项目为例,其四个区的共同特点是环卫设备投入大量增加,模式由人工作业向机械清扫转化,这是人口红利消失所带来的结果。(3)企业服务意愿增强。生产环卫设备的公司与政府进行PPP项目合作,有利于其设备的输出,实现以服务促销售。(4)环卫一体化理念将进一步得到深化。在作业层面上,过去的作业方式在多个环节上会发生二次污染。因此,从清扫、保洁、运输、中转,到最终处理,全过程若能实现密闭运输、一体化运营,则会降低重复污染现象。

对标美国,中国的环卫项目经营模式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由过去的单个项目承包为主,向环卫一体化、PPP合营转变。相比单项目承包,后两种经营模式的服务规模更大,因此准入门槛高,对企业的资本要求很高。行业内公司纷纷谋求上市也体现出行业对于资金的诉求,资本优势已经成为公司未来拿单能力、业务扩张的关键因素。当下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倾斜,环卫一体化、PPP化将冲击传统的小型环卫公司;预计3-5年后行业经过初步瓜分订单将会集中于具有资本优势的上市公司手中,行业呈现寡头垄断格局。


来源:工人日报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