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分享到
环卫市场化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五大股强势引领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专家:环卫市场化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

北京环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明彬在4日举行的2019(第二届)环卫一体化高峰论坛上表示,环卫市场化群雄逐鹿的阶段基本已经结束,未来集中度或会进一步提高。

对此,侨银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周丹华也认为,随着环卫一体化的升级,对于企业资金、技术以及管理能力的要求都会进一步提高,市场将更偏向于能够综合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企业。

此前已有数据显示,大公司市场占有率正逐步提高。业内人士预计,2020年环卫市场化将进一步加剧,行业并购将更频繁。

启迪环境:经营质量开始改善,静待下半年业绩好转

启迪环境 000826

研究机构:光大证券 分析师:殷中枢,王威 撰写日期:2019-08-21

事件: 公司发布 2019年半年度报告, 201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01亿元,同比减少 11.35%,实现归母净利润 3.46亿元,同比减少43.05%, 实现扣非净利润 1.86亿元,同比减少 68.60%。非经常性损益中,政府补助为 1.59亿元,占比较高。

公司稳步由工程建设向市场运营服务转型。 从分部业务上来看,公司的市政施工、环保设备销售业务收入分别同比下降 47.72%、 32.81%,说明公司正积极改变战略、 改善经营水平,增加运营业务占比,提升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公司再生资源处理业务 2019年 1-6月电废拆解量为 376.77万台, 收入同比减少 39.63%,说明公司主动减少补贴依赖型业务的规模,有助于未来逐步改善应收账款和现金流负担。

目前,公司运营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产能1.13万吨/日、填埋项目产能3513吨/日,餐厨垃圾处理项目产能 970吨/日、医疗危废产能 20吨/日; 截至报告期末, 公司总固废处置规模为 4.59万吨/日(含在建), 污水总处理规模为 265.69万吨/日,供水总规模为 88万吨/日, 环卫项目总数超过 400个,现运营合同达 43.07亿元/年;运营项目盈利处于可控且稳定水平。

公司逐步改善经营质量, 推进“能源+环保”的战略布局。 公司回归清华科技园后,更好地依托大股东资源,促进整体经营及战略的融合与协同。

未来公司将以“能源+环保”的战略布局,规划固废及再生资源平台、城市环境服务平台、 水务生态平台等三大业务板块,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全产业链横向覆盖,重新踏入新的征途。

上调至“增持”评级: 公司 2018年业绩同比减少主要系 2018年下半年的经营大幅承压( 2018H2归母净利润仅为 0.37亿元),今年下半年类似情况出现的概率较低。 我们维持原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19-21年归母净利润为7.56/8.46/9.36亿元,对应2019-21年EPS分别为0.53/0.59/0.65元,当前股价对应 19年 PE 为 19倍。 考虑到公司已渡过“去杠杆”致融资环境偏紧困难时期,目前经营正逐步进入正轨, 上调至“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再生资源业务政府补贴较慢,环卫业务人工成本提升,财务费用改善依然未明显改善,公司战略转型进度低于预期。

盈峰环境:环卫设备龙头地位稳固,聚焦大固废全产业链发展

盈峰环境 000967

研究机构:光大证券 分析师:殷中枢,王威 撰写日期:2019-08-30

事件:公司发布2019年半年度报告,201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15亿元,同比增长4.45%;实现归母净利润6.36亿元,同比增长72.22%,披露业绩位于公司业绩预告(盈利6.3-6.6亿元)区间内。(注:同比均为与调整后数据的对比,调整后数据系重组前公司与中联环境公司2018年上半年发生数)

环卫业务保持高增速,费用管控能力优秀。中联环境的环卫设备龙头地位稳固,报告期市占率稳居行业第一,环卫装备营业收入同比+8.49%至34.64亿元,毛利率同比增长2.89个pct至32.80%;环卫运营市场开拓力度不减,截止2019年6月30日,公司共签订环卫运营项目41个(新签13个),首年服务金额达13.81亿(新签4.72亿),带动环卫服务营业收入同比+68.16%至2.29亿元;公司非环卫业务则呈现下滑态势,环境监测及治理、及器械制造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均有所下滑。公司费用管控能力较为出色,期间费用率同比减少1.41个pct至11.11%。

公司抓住行业变革机遇加速发展,“瘦身”后大固废全产业发展优势更甚。公司抓住环卫行业新能源产品、智能化装备等高端产品的导入期,利用公司的龙头和技术优势抢占市场,报告期新能源环卫装备销售位居行业首位(3.15亿元);同时,垃圾分类制度的加速推进亦带来市场空间的进一步释放,公司抓住契机进一步扩大垃圾收转运装备的销售及市场份额,同时拓展餐厨垃圾终端处置项目并已实现突破。

公司先后公告,拟转让专风实业45%股权(已完成交割),以及宇星科技100%股权(但保留环境监测业务及五年相关无形资产使用权),意在聚焦公司大固废全产业链发展的核心战略。“瘦身”成功后,公司将有更充足的资本实现在固废全产业链的加速扩张,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维持“买入”评级:根据公司环卫设备的销售情况和环卫运营服务合同的签订情况,我们小幅下调盈利预测,在不考虑子公司宇星科技业务剥离的情况下,预计公司19-21 年归母净利润为14.76/17.56/20.28 亿元(原值为14.81/17.70/21.03 亿元) , 预计公司19-21 年的EPS 为0.47/0.56/0.64 元,当前股价对应19 年PE 为15 倍。公司作为环卫设备绝对龙头,将持续受益于环卫行业机械化率的稳步提升和行业变革的加速发展(新能源、智慧环卫、垃圾分类),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各业务剥离进度及效果不及预期;环卫车市场竞争激烈致销售及毛利率不及预期;环卫市场化运营项目拓展不及预期。

旺能环境:2019Q1业绩符合预期,项目稳健推进助力盈利向好

旺能环境 002034

研究机构:安信证券 分析师:邵琳琳 撰写日期:2019-04-25

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根据公司披露的一季报,2019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21.7;归母净利润6358万元,同比增长27.1%;扣非归母净利润6315万元,同比增长25.8%;EPS为0.15元/股,业绩符合预期。

在手订单充沛,区位优势明显,餐厨垃圾等业务增添业绩弹性。公司作为垃圾焚烧发电区域龙头,业务范围主要覆盖浙江、广东、河南等9省市。公司项目区位优势显著,多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垃圾产生量有保障且热值高,垃圾处理费较高且地方政府支付能力强。2018年公司获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7个,分别为仙居项目、丽水扩建项目、兰溪二期扩建项目、舟山三期项目、汕头二期项目、台州三期项目等。公司目前垃圾焚烧处理规模12350吨/日,在建+拟建项目处理规模14950吨/日。同时,公司积极向餐厨垃圾处理和污泥处理等方面延伸,全年获得餐厨垃圾处置项目5个,尽管目前尚处于开拓期,业绩贡献尚小,但发展迅速,后期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报表健康支撑良性发展。据公告,公司垃圾焚烧发电业务的毛利率约为43%,处于行业前列。公司的垃圾焚烧项目逐步从早期的流化床技术转向炉排炉技术,项目盈利能力更强。随着炉排炉产能占比的提升,有望进一步提升毛利率。公司以垃圾焚烧运营为主,投运项目运营稳定,BOT项目建设期不确认收入,经营活动现金流反映的均为运营期现金流流入,不依赖于项目公司筹集的项目贷款,经营活动现金流流入来自于运营业务“内生”发展,有望享受纯运营业务带来的估值溢价。我国垃圾焚烧行业景气度高,政府付费周期短,公司作为焚烧类纯运营标的现金流表现优秀。2015-2018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净利润之比分别为3.13、2.86、1.86、1.95。

目前公司资产负债率较低,可通过加杠杆来拓展重资产运营项目。

顺利完成过去两年的累计业绩承诺目标,费用管控良好:根据公告,公司2018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及相关利息费用后的归母净利润为2.97亿元,略低于2018年的业绩承诺,主要原因系部分项目因政府配套设施建设缓慢导致工期有所延后。但公司顺利完成过去两年的累计承诺目标(2.4亿元+3亿元)。公司的三费管控较好,剥离印染业务后销售费用为0,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研发费用均有所下降。随着在建垃圾焚烧项目顺利投产,叠加公司的费用管控和经营效率提升,公司大概率完成2019年的业绩承诺。

公开发行不超过14.5亿元可转债,支撑项目建设:根据公告,公司计划公开发行不超过14.5亿元的可转债,用于投资建设5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此举有助于对现有产能进行补充,巩固公司产能优势,持续强化公司的垃圾焚烧竞争优势。伴随城镇化率的提升,垃圾焚烧相比填埋,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方面优势显著,将是大中城市未来生活垃圾处理的首选方式。据统计局数据,在政策和城镇化双因素的推动下,2007年-2017年,我国垃圾焚烧厂数量从66座升到286座,处理能力达到29.8万吨/日,焚烧占垃圾处理比重从15%上涨到40%,年均提升2.5个百分点。2017年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规模和处理占比距离“十三五”规划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公司有望在这一轮扩张中继续巩固其区域竞争优势和行业地位。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9-2021年EPS分别为0.97、1.25、1.58元/股,对应PE为18.0倍、13.9倍、11.0倍,继续维持公司“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19元。

风险提示:项目拓展不及预期;税收优惠政策变化风险;垃圾焚烧发电补贴下调风险。

长青集团:盈利&现金流齐改善,业绩释放可期

长青集团 002616

研究机构:长江证券 分析师:凌润东,徐科,罗松 撰写日期:2019-08-29

事件描述

2019年8月26日公司公布2019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92亿元,同比增长17.13%;实现归母净利润9,563万元,同比增长208.2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048万元,同比增长391.43%。公司预期2019Q1-3实现归母净利润1.65-1.94亿元,同比增长70%-100%;对应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0.70-0.99亿元,同比增长5.2%-49.2%。

盈利能力:项目结构及成本因素助毛利率大幅提升。

利润增速远远高于营收增速主要源于去年同期计提坏账准备较多、公司毛利率大幅度提升、期间费用率同比略微减少。(1)坏账准备:去年同期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666万元,今年仅为964万元;(2)毛利率:同比提升9.1pct,盈利性较高的满城工业园区热电联产项目于2018年6月投运(供热机组),农林废弃物中单价较低的黄杆收集量增加,带动原材料成本下行;(3)费用率:销售/管理费用率带动期间费用率整体下降0.9pct,财务费用率略微上升0.9pct。

现金流:经营现金流净额转负为正,国补账期有所延长。

2019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0.2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0.95亿元大幅度改善,净现比转负为正,主要源于满城热电项目实行以热定电、热电联产,且采用预收款模式,现金流稳定充沛;以及鱼台项目在2018Q3收回自投产以来的国补电价,现金流改善。2019H1应收款增加较多源于当前财政承压,国补电价账期有所延长。公司在建筹建项目为热电联产,以供热部分账期较短的稳定现金流来保障公司正常经营运转。

负债率:在建项目多推升借贷需求,暂无资金供给压力。

截至2019年6月底,公司资产负债率达到59.7%,较2018年底提升1.9pct;有息资产负债率43.7%,较2018年底提升4.1pct。测算公司2019-2021年尚需资本开支约39亿元,在手资金/可转债/银行借贷可得资金约49.4亿元,公司资金供给足够,投运项目可贡献稳定现金流。

盈利预测与估值:未来三年业绩复合增速45%。

预计2019-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8亿元、4.49亿元、5.8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0%、68%、30%,对应EPS分别为0.36、0.52、0.68(考虑2020年可转债转股后),未来三年复合业绩增速为45%;对应PE分别为18x、13x、10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生物质发电国补电价退坡风险;项目建设进度低于预期风险。

雪迪龙:成本及费用拖累,公司业绩低于预期

雪迪龙 002658

研究机构:光大证券 分析师:殷中枢,王威 撰写日期:2019-03-21

事件:公司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2.89亿元,同比增加18.87%,实现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减少16.5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71亿元,同比减少17.49%,基本每股收益0.30元,同比减少16.67%。四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4.41亿元,同比增加3.53%,实现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同比减少59.34%。

点评:受益于环保约束增强,公司各分部业务经营情况正常:环境监测业务销售收入6.81亿元,同比增长6.06%;工业过程分析系统营业收入9,457万元,同比增长15.95%;气体分析仪及备品备件业务营业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67.26%;系统改造及运维业务收入2.13亿元,同比基本持平;环境治理及环保节能业务收入9,060万元,同比增长206.45%。

成本及费用拖累公司业绩。公司2018年毛利率为43.48%,同比下降4.87个pct;净利率为13.97%,同比下降5.67个pct,其具体原因在于,研发费用达9,007万元,同比增长30.27%;人员及相关费用同比增加23.19%;总薪酬支出增加26%;销售费用达1.8亿元,同比增加33.64%;同时,计提转债利息约2585万元。

行业基本面向好趋势不变,需注意需求结构性变化和宏观下行趋势。技术夯实、经营稳健、现金流较好一直是公司的优势。我们认为,环保强化致监测设备需求提升的逻辑不变,故公司未来各项业务收入增长确定性依然较强;但公司下游客户将逐渐转移到有非电超低排放、VOCs治理等需求的相关行业,行业格局较分散,竞争将更为激烈;同时在宏观经济下行周期及前期供给侧改革、去杠杆影响下,企业支付能力也会打折扣。因此我们认为,公司的盈利能力在未来会受到一定影响。

下调至“增持”评级:公司收入虽可维持一定的增长,但宏观因素及行业竞争加剧致盈利水平下降,故我们下调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9-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1.97/2.11亿元(原值为3.03/3.48亿元),新增2021年净利润预测为2.24亿元,对应19-21年EPS为0.33/0.35/0.37元,PE为27/25/23倍。经过2019年一季度行业整体估值修复,我们认为当前估值处于合理水平,下调至“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环保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技术和人才流失、业务整合风险。

本文源自上海证券报

来源:证券之星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