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小程序
技术首页 法规政策 技术专利 维修保养 设备设施 生活垃圾 特种垃圾

电子垃圾影响区多氯联苯污染农田土壤的生物修复机制与技术发展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摘要] 电子垃圾(Electric and Electronic Wastes,E-Wastes)是指那些已经废弃的或者不能再使用的电子产品。电子垃圾中一方面含有大量可回收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塑料、玻璃以及一些仍有使用价值的零部件等,具有广阔的回收利用前景;另一方面,电子垃圾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包括铅、汞、镉、铬、多氯联苯和多溴联苯醚等[1]。其中,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因具有较强的化学惰性、热稳定性以及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效应而被《斯德哥尔摩国际公约》列为首批需要削减和有限控制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2]。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长江三角洲某典型区有着较长的露天拆卸废旧变压器、电子洋垃圾及焚烧废弃电缆电线的历史,导致大量PCBs类有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等化学材料直接或间接通过污灌进入农田土壤,使该地区成为我国典型的PCBs污染区,对当地的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3-5]。近年来,笔者所在课题组一直在该地区开展土壤环境质

 电子垃圾(Electric and Electronic Wastes,E-Wastes)是指那些已经废弃的或者不能再使用的电子产品。电子垃圾中一方面含有大量可回收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塑料、玻璃以及一些仍有使用价值的零部件等,具有广阔的回收利用前景;另一方面,电子垃圾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包括铅、汞、镉、铬、多氯联苯和多溴联苯醚等[1]。其中,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因具有较强的化学惰性、热稳定性以及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效应而被《斯德哥尔摩国际公约》列为首批需要削减和有限控制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2]。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长江三角洲某典型区有着较长的露天拆卸废旧变压器、电子洋垃圾及焚烧废弃电缆电线的历史,导致大量PCBs类有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等化学材料直接或间接通过污灌进入农田土壤,使该地区成为我国典型的PCBs污染区,对当地的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3-5]。近年来,笔者所在课题组一直在该地区开展土壤环境质量变化研究工作。本文在长期、大规模面上调查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该地区的土壤PCBs污染特征,同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综述了PCBs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以及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与机理的研究现状,旨在为保障污染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促进污染区土壤环境修复调控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典型污染区土壤中多氯联苯的污染现状
  污染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经纬度范围(28°30'8″~28°33'13″N,121°19'46″~121°24'30″E),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9~17.3℃,无霜期241~270d,年平均降水量1480~1530mm。该地区属于丘陵地区,主要土壤类型有红壤、水稻土和潮土。该地区具备较为完整的工业、农业和商业体系,工业以汽摩、再生金属资源、新型建材、机电和塑模等五大行业为支柱产业。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也有蔬菜和葡萄等经济作物。
  再生金属资源方面以废旧电子垃圾的资源回收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不断引进大量的废旧变压器、电子洋垃圾及废弃电缆电线,至2006年,该区已累计拆解废旧物资达1000万余t,产生拆解垃圾多达25万t。因当地没有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并且拆解手段和技术落后,许多小作坊式的拆解场大多在露天农田场地采用原始、粗糙的焚烧、酸溶、热熔等方式回收含有PCBs的电子垃圾,导致大量PCBs类有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等化学材料直接或间接通过污灌进入农田土壤,给农田生态和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6]。已有一些研究者对该地区土壤多氯联苯含量进行了部分调研,但大多集中在局部点位,其研究的空间尺度较小,缺乏对该地区农田土壤PCBs组分及含量状况的全面、系统了解。


来源:土壤学报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