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小程序
技术首页 法规政策 技术专利 维修保养 设备设施 生活垃圾 特种垃圾

武汉市废旧电池回收处理基本情况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摘要]2009年7月,武汉市政府以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为突破口,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废旧电池的收集、储运和处理的回收再利用网络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废旧电池回收环保模式,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开展废旧电池回收处理的背景 (一)废旧电池处理不当危害极大。根据有关专业人士估算,按平均一个电池污染10立方米水体计算,武汉市每人年均消耗5个电池,一年就是5000万个废旧电池1000吨以上,如不回收处理,将污染5亿立方米水体,约相当于5个东湖。 (二)市民群众环保意识日益高涨。废旧电池的回收在武汉市有广泛的民意基础。一是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与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相适应,一些高校、写字楼、社区都开展过废旧电池的回收活动。二是在武汉市启动废旧电池回收活动后,有关部门就多次接待过要求将以前自发收集的几麻袋废旧电池回收的市民。 (三)回收处理客观条件具备可操作性。深圳格林美公司是一家拥有废旧电池处理技术和能力的国家环保经济试点企业于2007年进入武汉,并在湖北省建立了专门的废旧电池回收处

2009年7月,武汉市政府以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为突破口,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废旧电池的收集、储运和处理的回收再利用网络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废旧电池回收环保模式,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开展废旧电池回收处理的背景 
(一)废旧电池处理不当危害极大。根据有关专业人士估算,按平均一个电池污染10立方米水体计算,武汉市每人年均消耗5个电池,一年就是5000万个废旧电池1000吨以上,如不回收处理,将污染5亿立方米水体,约相当于5个东湖。 
(二)市民群众环保意识日益高涨。废旧电池的回收在武汉市有广泛的民意基础。一是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与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相适应,一些高校、写字楼、社区都开展过废旧电池的回收活动。二是在武汉市启动废旧电池回收活动后,有关部门就多次接待过要求将以前自发收集的几麻袋废旧电池回收的市民。 
(三)回收处理客观条件具备可操作性。深圳格林美公司是一家拥有废旧电池处理技术和能力的国家环保经济试点企业于2007年进入武汉,并在湖北省建立了专门的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中心,解决了武汉市过去可收集但难处理的尴尬境地,为武汉市大规模回收处理废旧电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迎来契机。2008年12月,武汉“1+8”城市圈获批全国 
“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湖北省明确提出试验区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形成有利于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根据这一要求。2008年7月旧,武汉市市长阮成发明确指示要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市民参与废旧电池回收,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二、武汉市开展废旧电池回收处理的具体做法 
武汉市城管局会同市商务局、财政局、环保局共同研究实施方案,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武汉市废旧电池回收实施方案》,具体做法: 
(一)政府出台政策,切实加以引导。 
1、提供经费支持。市人民政府累计投入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专项资金300多万元: 
一是补贴超市回收工作费用设立废旧电池回收点的200家中百超市,市财政按废旧电池实际回收量给予一定的回收工作补贴,平均补贴标准为每月400/家。 
二是补贴废旧电池处理费用。每块废旧电池按0.1元的价值成本回收。处理费用由政府和企业分担,市财政给予格林美公司90%处理费用补贴。10%由格林美公司自行承担。 
三是设立评先表彰费用每半年和年终,由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评选优秀单位和个人,授予“资源循环利用优秀志愿服务集体、先进个人”称号,推动废旧电池回收工作深入开展。 
2、规范实施办法。 
一是规定了回收电池种类包括充电电池、手机电池等,失去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各种电池都在回收范围之内。 
二是确定了有偿回收场所。在全市200家中百超市设立废旧电池回收点。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向其他超市和领域延伸 
三是规范了回收行为特别规定。严禁以营利为目的的团体和个人收购废旧电池向超市兑换物品,超市一次性收购电池不得超过50个/人。 
四是明确了回收处理流程。200家中百超市在总服务台或收银台安排专门员工负责回收有关工作;格林美公司在各超市回收点设立废旧电池回收箱并承运处理。 
(二)企业积极参与,承担回收处理任务。 
1、依托超市建立主要回收网络中百超市是武汉市最大的社区连锁超市,社区覆盖率达70%。依托中百超市建立主要回收网络,可以最大程度地方便市民就近投放废旧电池。 
2、依靠专业环保公司收集承运格林美公司在200家超市及其他场所设置了专业回收箱,回收箱装满废旧电池后,由格林美公司派车收运,集中送往荆门的生产基地处置,实施循环利用。 
3、回收后集中实施无害化处理。回收进入专业化处理中心的废旧电池首先经过机器破碎成粉末;再经过化学溶剂将电池粉末变成化学溶液;然后进入萃取分离系统,将之分离出钻、铜、镍、锌、锰等各种金属液体;最后经过加工后,形成钻、镍等金属粉末。荆门基地的年处理废旧电池能力可达300吨以上,年处理电子废弃物万吨以上。 
(三)社会热烈响应,回收渠道不断拓展。 
一是建立了废旧电池回收无偿定点收集网络。结合武汉市绿色社区、两型社区建设、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在全市社区安装了8000多个回收箱,布点覆盖居民社区、政府机关部门、事业单位、商场、超市、街道、广场等,市民可将废弃电池随手投入附近的回收箱,格林美公司定期排查回收箱,并长期回收。 
二是废旧电池回收逐步向高校、中小学校覆盖。结合绿色学校的创建,在全市200所被授予“绿色环保学校”称号的中小学先期设置回收箱通过武汉市高校绿色环保社团的倡导推进,在67所高校全面开展废旧电池的回收活动武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大学等著名高校回收活动均有声有色开展。

三是环保企业与社会单位签定长期回收协议。由环保公司针对企业和单位产生的大量废旧电池,一次电池采取免费回收,武汉普天通信、万达商业广场、武汉本田贸易和孚安特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主动与环保公司达成长期回收协议。目前,由社会团体、企业及个人自发直接向环保公司投送的废旧电池达到200余吨左右。 
四是带动了湖北省8+1城市圈废旧电池的回收受武汉市废旧电池回收工作的启动,孝感、黄冈、黄石等八个城市启动了废旧电池的集中分类回收活动截止目前。格林美公司累计回收废旧电池已近500吨,回收有色金属近100吨,变废为宝,相当于节约1%的原矿石10万吨,保护水源5000万立方米,保护土壤近0.7平方公里。 
五是启动了电子废弃物超市回收。受废旧电池的回收思路启发,格林美公司利用公司技术和人力优势,在全市设立了十多家电子废弃物有偿回收超市。通过专业处理,将电子废弃物中的精矿成份提出,重新循环利用,达到了消除污染、再造资源和引导市民规范处理电子废弃物的双重目的。 
六是便民自行车服务点同同步设置了废旧电池回收箱。做到便民自行车服务点做到哪里,废旧电池回收箱就设置到哪里。 
三、开展废旧电池回收处理的成效 
一是减少了地表环境污染。 
二是丰富了垃圾分类收集的内涵。 
三是升华了公众的环保理念。 
四是为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做了先行试点。 
五是有效探索了低碳健康生活模式。 
我市废旧电池回收工作开展以来,得到广大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市民响应”的“武汉市废旧电池回收处理环保模式”。活动开展以来,发放了环保宣传资料近100万份,环保宣传袋5万个,宣传礼品近3000份;先后有500多所大中小学,300多个各级政府、机关参与;直接参与的政府官员、市民、学生在500万人次以上;回收范围覆盖5.8万平方公里和3800万人口,“资源有限、循环无限”、“给废旧电池一个安全的归宿,还我们一个清洁的家园”已成为许多市民熟悉的口号。2009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新增100家废旧电池回收点”的目标任务。2010年废旧电池回收工作已纳入市政府十件实事草案。 
四、下一步武汉市废旧电池回收工作展望 
尽管我市废旧电池回收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还有一些问题要引起重视: 
一是废旧电池回收管理工作还没有法律作支撑。这项工作持久深入进行下去,必须尽快出台回收管理办法,让废旧电池回收处置综合利用工作做到有法可依。 
二是参与废旧电池回收的企业还不够广泛。目前我市只有格林美环保公司在运作,还需要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废旧电池回收和综合利用工作中来。 
三是废旧电池的回收还需要进一步宣传和发动。目前,超市参与回收的主体绝大多数是学生和老年人,中年这个层面参与面还不够广泛。开展废旧电池回收工作是着眼未来、造福子孙后代的一件大事,“给电池一个安全的归宿,还我们一个清洁的家园”是今后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课题。下一步我们将: 
一是实现废旧电池回收全覆盖。进一步扩大和延伸废旧电池回收的范围和领域,由中百超市向其它超市和领域延伸,中心城区向远城区和开发区延伸,健全武汉市废旧电池回收网络和循环利用机制。使废旧电池最大限度得到综合利用。 
二是出台废旧电池回收利用法律法规。在《固体废物防治法》的基础上。制定我市实际的管理办法及具体的可操作的管理实施细则,建立起完善的废旧电池运输管理制度 
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报纸、电视等多种媒体,多角度广泛持久深入加强对市民群众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环保意识。确保废旧电池回收的可持续性 
四是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处置废旧电池。将废旧电池回收处置工作,逐步过渡到电池生产企业负责回收利用废旧电池,在电池销售时,实行抵押金制度,国家向电池生产厂家收取一定的治理费用,按一定的比例返回给回收治理企业。 
五是实施电池生产的低汞化和无汞化。加强对可充式电池的生产,实现电池回收的规模化、产业化道路。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勒令其改造或关停,对不改造和关停的处于罚款 
六是政府提供废旧电池回收企业政策扶持。对于技术上有突破。工艺先进的企业给予奖励并做大做强。


来源:本站整理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