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小程序
技术首页 法规政策 技术专利 维修保养 设备设施 生活垃圾 特种垃圾

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处理技术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摘要] 城市生活垃圾是固体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距的缩小、城市务工人口逐渐增多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也在不断增长。同时,难处理物的大量增加,使得城市生活垃圾成分变得日益庞杂。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一个严重影响环境、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正成为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1城市生活垃圾概述  城市生活垃圾通常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城市中的单位和居民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按照生活垃圾来源,通常可将城市生活垃圾分为居民垃圾、商业垃圾和街道保洁垃圾三类[1]。  我国约有2/3的城市遭受生活垃圾围城的“困扰”,仅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就已经达到了1.5亿吨/年,而其中被丢弃的“可再生资源”的价值高达几百亿元。这些每年大幅度增长的城市生活垃圾绝大部分呈现露天集中堆放状态,不仅严重影响城市市容,而且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大气和土壤,对城镇居民的身体健康构成极大

 城市生活垃圾是固体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距的缩小、城市务工人口逐渐增多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也在不断增长。同时,难处理物的大量增加,使得城市生活垃圾成分变得日益庞杂。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一个严重影响环境、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正成为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1城市生活垃圾概述
  城市生活垃圾通常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城市中的单位和居民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按照生活垃圾来源,通常可将城市生活垃圾分为居民垃圾、商业垃圾和街道保洁垃圾三类[1]。
  我国约有2/3的城市遭受生活垃圾围城的“困扰”,仅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就已经达到了1.5亿吨/年,而其中被丢弃的“可再生资源”的价值高达几百亿元。这些每年大幅度增长的城市生活垃圾绝大部分呈现露天集中堆放状态,不仅严重影响城市市容,而且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大气和土壤,对城镇居民的身体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甚至还有可能产生生活垃圾爆炸[2]。
  总而言之,城市生活垃圾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发展中的棘手问题,而如何有效地处理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成为越来越多学者关注的课题。
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2.1国内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总体现状
  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截至2009年底,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1.57亿t,各类无害化处理厂567座,处理能力为35.6万t/d,其中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447座,处理能力约为27.3万t/d,填埋处理量约为8899万t;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厂16座,处理能力约0.7万t/d,处理量约为178.8万t;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93座,处理能力约为7.13万t/d,处理量2141万t;按清运量统计分析,填埋、堆肥和焚烧处理比例分别占56.7%、1.14%和13.6%[3]。


图1 2009年按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统计处理方式比例
  由于各国城市生活垃圾成分差异较大,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地理条件等也不同,因此各个国家一般根据国情和城市具体特点来选择处理方法。在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三种主要方式均有应用。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最主要方式是填理,堆放占有一定的比例,焚烧次之,堆肥量甚微。
2.2国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总体现状
  面对城市生活垃圾对人类、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严重不利影响,全球各国都在努力探索先进的处理技术。尤其在一些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美国、德国、日本、法国等国以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控制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思路,在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基础上较早提出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再进行综合处理的方式,并建立了相对完备的收运体系。国外由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回收工作已经相当成熟,大大减少了需要进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系统的生活垃圾数量。
  从全球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可以发现,各个国家根据其城市生活垃圾的性质和特点,采取了与其国情相适应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例如:美国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和纸类物质占到50%以上,是处理的重点,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中填埋占56%,回收占30%,焚烧占14%[4]。日本由于国土狭小,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其生活垃圾处理以焚烧为主,所占比例为70%以上,同时采取少量的填埋、堆肥和回收。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如新加坡、瑞士等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都采用以焚烧为主的处理方式,焚烧比例已接近或超过填埋法。
3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方法比较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最终目的是保证城市环境卫生、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及综合利用四大技术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处理。
3.1卫生填埋技术
  卫生填埋适用于土地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的城市。目前,卫生填埋仍是各国广泛采用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我国在提高卫生填埋技术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近年来建设的许多填埋场中,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膜作为防渗材料以提高填埋场的防渗水平;一些大型的填埋场采用填埋压实机来提高填埋作业效率;杭州、广州、深圳等城市对填埋气体进行回收利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在卫生填埋技术方面,除继续研究各重点问题外,出现了生活垃圾填埋处理比例有所缩减的趋势。一些国家已经开始从政策上或技术上限制城市生活垃圾的填埋处理,如表1。
表1国外部分国家限制卫生填埋的部分对应政策

 但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无论填埋处理技术多么完善,至今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垃圾填埋占用大量的土地;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填埋法的无害化程度较低,对水源和大气的潜在影响较大,同时填埋法的资源回收率低,加上填埋场征地、运转费用日益上涨等等。因此,我国应根据具体情况,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研究适合我国的垃圾填埋技术。
3.2焚烧技术
  焚烧技术具有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程度高的特点,在某些发达国家尤其在像日本等经济发达而土地资源紧的国家受到欢迎,并且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生活垃圾焚烧一般都和能源利用相结合,各国积极推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日本是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大户,垃圾焚烧厂遍布全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较为普及。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对废气中二恶英、呋喃等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进一步认识,各国对新建焚烧厂开始持慎重态度,并开始注重对焚烧废气排放控制及污染治理的研究,力争降低焚烧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发达国家为了实现垃圾焚烧二恶英零排放,研发出一种新型垃圾焚烧炉型“垃圾气化-熔融一体化焚烧炉”,但由于造价昂贵,不符合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因此国内还没有这种类型的焚烧炉在建设或运行。根据我国目前垃圾焚烧现状,我国应尽快研发符合中国国情的先进焚烧炉和控制技术[5]。
3.3堆肥技术
  生活垃圾堆肥技术工艺简单,所用机械设备少,操作简单且投资少,早在20世纪30年代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大规模应用堆肥技术处理生活垃圾。我国也是采用生活垃圾堆肥技术最早的国家,开展过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动态高温堆肥研究和开发,并取得了积极成果,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堆肥技术。由于各国工业发展程度的不同,所采用的堆肥工艺也有差异。欧洲和美洲国家多采用机械化堆肥,而亚洲和非洲国家则多采用人工或半机械化堆肥。
  目前,国外生活垃圾堆肥厂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垃圾堆肥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停顿,一些国家和城市仍在坚持不断改进垃圾堆肥技术,提高垃圾堆肥产品质量,其中发展较快的堆肥方式之一是庭院垃圾堆肥。美国一些城市早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庭院垃圾堆肥,以减少垃圾的产生量。有的城市还免费提供堆肥器供市民在自家庭院进行堆肥,垃圾减量化效果显著。
  堆肥适合于作为垃圾处理的辅助手段。近几年,国外一些大学开始将堆肥化技术运用于处理校园生活垃圾,其处理生活垃圾量较高,而劳动力、维护上的费用较低,在国外校园很受欢迎。在中国的的大学校园进行堆肥化处理生活垃圾是很有前景和意义的,可以向国外大学借鉴和学习很多方法[6]。
3.4回收及综合利用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的主要力量是个体回收者,他们回收的废品种类和数量不稳定,以盈利性为主地回收经济回报率高的废品,使得回收效益小的生活垃圾无法回收,回收率总体上低于发达国家[7]。
  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这一制度有利于资源回收和再生利用。但从已经凸显的问题来看,生活垃圾在前期被居民分类,但后期却被环卫工人运输处理混装在一起,垃圾分类收集做不到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就整体水平而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工作才刚起步,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有效地将生活垃圾回收和综合利用的工作任重道远。
  在国外一些国家,政府大力推行生活垃圾的回收和综合利用,通过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有关法律、规章和各种标准,采取一系列可行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尽可能减少二次污染。以电子废弃物为例:目前,电子废弃物已经对各国环境构成了很大威胁,一些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回收体系,见表2。
表2部分国家电子废弃物回收方式


4结论及建议
  垃圾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城市的扩容,生活垃圾也会越来越多。通过以上对比,任何一种技术都不是万能的,采取综合处理的方法是应对城市垃圾处理的必由之路。
  除了采用垃圾处置技术对生活垃圾进行末端处理外,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能有效缓解城市垃圾污染问题。国外一些国家的生活垃圾管理体制已经相当成熟,相比之下,我国在垃圾管理体制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垃圾治理缺少资金,收费制度尚未在各城市建立;垃圾减量化未引起足够重视,过度包装和一次性商品造成资源浪费;垃圾混合收集,增加了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难度;缺少处理处置设施,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程度低,处理处置体系建设远远落后于实际发展的需要[8]。



来源:环境工程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