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小程序
技术首页 法规政策 技术专利 维修保养 设备设施 生活垃圾 特种垃圾

基于循环经济的包装废弃物资源化模式研究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摘要]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模式已和知识经济模式一起,被列为世界经济今后发展的两大趋势。我国包装工业迅猛发展,进入世界包装大国行列,并成为国家主导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包装工业资源的高耗费以及包装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有效节约资源和控制包装造成的污染,促使包装废弃物资源化,把我国包装业纳入循环经济轨道,已成为包装工业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 一、循环经济及废弃物资源化的内涵界定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基本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形式,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社会经济发展效益。循环经济将经济活动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开环”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资源再生”的“闭环”循环模式,从而使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消耗型转为可持续发展型。 废弃物资源化,是指把已经完成使用价值的物质返回到工厂,经处理

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模式已和知识经济模式一起,被列为世界经济今后发展的两大趋势。我国包装工业迅猛发展,进入世界包装大国行列,并成为国家主导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包装工业资源的高耗费以及包装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有效节约资源和控制包装造成的污染,促使包装废弃物资源化,把我国包装业纳入循环经济轨道,已成为包装工业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 
一、循环经济及废弃物资源化的内涵界定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基本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形式,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社会经济发展效益。循环经济将经济活动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开环”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资源再生”的“闭环”循环模式,从而使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消耗型转为可持续发展型。 
废弃物资源化,是指把已经完成使用价值的物质返回到工厂,经处理后再融入新的产品之中,或是指采取各种工艺措施,从各种“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即资源的综合利用。废弃物资源化有两种方式,即原级资源化方式和次级资源化方式。原级资源化是指废弃物经资源化后制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次级资源化是指将废弃物作为原料之一,生产出与原来不同类型的新产品。一般来说,原级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比例高,原级资源化在形成产品中可以减少20%~90%的原生材料使用量,而次级资源化减少的原生物质使用量通常只有25%左右。 
二、包装废弃物资源化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包装废弃物资源化的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包装废弃物的排放量逐年下降,综合利用率不断上升,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1.回收利用率低 
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本质是对资源回收后循环利用。包装废弃物虽然种类繁多,但按包装制品的材质可以分为纸质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和金属制品四大类。各类制品在废弃后都能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或再利用,或再生成新的制品,使资源得以循环利用。但我国除金属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率较好外,其它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较低。我国2004年废纸回收率是30.4%,废纸利用率是51.7%,而韩国和德国在1999年废纸回收率分别高达73.8%和70.7%;塑料包装物除PET瓶的回收率约为50%外其他的回收率仍很低,尤其是用量巨大的塑料袋无人回收;废玻璃的回收率发达国家最高的达80%~90%,而我国2004年玻璃包装容器回收和再生利用率约60%。 
2.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目前尚无全国性的专门的包装废弃物管理法规,仅在《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两部法律中有原则的规定,但不具有可操作性,基本处于政策宣传层面,不能解决现实问题。此外,我国的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制订了一些相关的管理办法和规定,如中国包装技术协会和中国包装总公司颁布的《包装资源回收利用暂行管理办法》、《包装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通则》,上海、深圳等市制订的一些法规。虽然这些法规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如《包装资源回收利用暂行管理办法》的法律层次低、处罚力度小,实施后效果不佳;而《包装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通则》只是推荐性标准,不具备强制效力;地方性法规仅限于管理当地的包装废弃物,不能适用于全国。 
3.包装废弃物分类工作滞后,回收渠道混乱 
我国目前几乎没有进行过对城市垃圾进行分类的工作。各种包装废弃物和厨房垃圾混在一起,只有掩埋或焚烧,难以有效利用资源。包装废弃物的分类完全靠手工分拣,达不到准确的分类,使后期的处理难以进行,即使处理也只能获得很原始和粗陋的产品。原有的国有回收体系已解体,以市场为依托的新的回收体系尚未建立,只有一些自发的民间回收机构,大量的个体户和闲置人员在从事回收工作。被回收的废弃物很大一部分卖给小造纸厂、小铝厂、小塑料造粒厂,利用率低,资源浪费大,二次污染严重。 
4.技术装备落后 
尚未形成促进废弃物资源化的技术支撑体系,总体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10~15年。并且回收、处置技术的开发还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专业化的组织机构领导。如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检测方法来评价废纸的品质;废纸的脱墨、去除粘物、提高白度和使用次数以及环保等技术问题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废纸制造纸浆模的技术比较落后,产品质量不高,研发深度不够,影响了纸浆模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废弃塑料包装物的自动分离技术体系还是一个待解决的薄弱环节;钢铁包装容器中存在的铅、锡、铝等低熔点金属,易与熔化炉的耐火材料反应,造成炉壁损伤,并降低钢材质量,影响钢铁包装废弃物的资源化;三片罐由于重量轻,回收价值低,加上含锡、铅等焊剂,钢铁厂不欢迎,致使目前无人回收。以上问题都需从技术层面上加以解决。

三、包装废弃物资源化模式的构建 
循环经济的实施可以在企业、区域和社会等3个层面上进行,在这3个层面上,包装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途径等各不相同。因此,相应产生了3种包装废弃物资源化模式,即基于清洁生产的包装废弃物资源化模式、基于生态工业园区的包装废弃物资源化模式和基于社会层面的包装废弃物资源化模式。 
1.在微观企业层面基于清洁生产的 
包装废弃物资源化模式我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将工业废弃物的“源削减”和“综合利用”列为实现清洁生产的重要措施。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就是在微观层面上建立单个企业内部的资源循环系统,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废弃物资源,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 
基于企业层面小循环的包装废弃物资源化是指资源主要在企业内部节约,废物也主要在企业内部进行无害化处理。主要有:将流失的废弃物料回收后作为原料返回原工序中,如造纸废水中回收纸浆,收集跑、冒、滴、漏的物料等;将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废料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原料或原料替代物返回原生产流程中,或作为原料用于本厂其他生产过程中;余热循环利用等。如中国最大的纸包装企业——胜达集团,该公司种植芦苇制浆生产高强度瓦楞纸,生产中产生的废水经处理后排入芦苇种植地作为肥料;然后以瓦楞纸为原料,生产瓦楞纸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及回收的废纸进行造纸再利用,构建了企业内部的资源反馈式循环系统。 
建立企业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EMS)是实施清洁生产的关键。建立EMS体系,首先要对企业的环境行为和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其内容包括包装产品的能源和材料消耗,包装产品生产过程中和使用后的排放指标、企业活动对环保的综合影响等等。在环境评价的基础上再建立环保管理体系,其核心内容是环境方针、环境策划、实施运行、检查纠正和管理评审等。EMS体系将保障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最终达到实现循环经济的目的。 
2.在中观区域层面基于生态工业园区的包装废弃物资源化模式 
在区域层面上,生态工业园是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它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来设计工业园区的物流和能流。园区内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形成相互依存、类似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工业生态系统,达到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的目的,是工业废弃物实施资源化的一个很好的模式。 
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创建包装印刷行业的生态工业园是解决包装与生态环境冲突的有效途径。在包装工业中,能形成共生互补系统的有“纸浆——造纸——制箱”,“油(天然气)/塑料/塑料包装制品”,“甘蔗/制糖/蔗渣造纸”等。广西贵港生态工业园的做法可为建设包装工业生态园区所效法。广西贵港生态工业园,以制糖工业为核心,构成了3条产业生物链:甘蔗——制糖——蔗渣造纸生态链、制糖—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生态链及制糖(有机糖)——低聚果糖生态链。这3条链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和闭合的工业生态网络。今后建设包装工业园区应按循环经济模式提高入园“门槛”,鼓励“企业混合”,建设废料能充分进行交换和资源化的包装生态工业园区。 
3.在宏观层面基于社会的包装废弃物资源化模式 
社会层面大循环的资源流程结构为“产品/消费——废物——资源”,重点不在生产环节,而在“消费——废物”和“废物——资源”两个环节。这是一项涉及面广、运作复杂、意义重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具有相应的符合生态规律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保障和相应的文化道德环境支撑。其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 
①加强包装废弃物资源化的立法工作。鉴于我国现行的法律不能有效调控包装物的流通、废弃和回收利用。同时,随着我国包装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包装用途越来越广,包装用量越来越大,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问题日益紧迫。因此,有必要吸收国内外包装废弃物法律法规的制度和实践,尽快制订适合我国实际的《包装废弃物法》。《包装废弃物法》应包含以下内容:第一,关于包装物的设计、生产和材料的规定;第二,关于包装应可被多次运输和使用的规定;第三,关于包装回收再利用的规定;第四,贯彻生产者、进口者和销售者的“产品责任”原则。 
②制定支持包装废弃物资源化的财税和收费政策。政府应根据“谁污染,谁付费;谁治理,谁收益”的原则,利用税收等经济杠杆调整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包装废弃物资源化的发展。第一,征收垃圾税。一项国外研究表明,如果每袋32加仑的垃圾收税1.5美元,将使城市垃圾减少18%。采取垃圾收费的同时,还应积极鼓励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第二,征收包装税。对包装生产企业和使用包装物的制造商和进口商,生产或进口的总量与包装物回收数量之间的差额部分征收包装税,差额越大征收的税率越高。第三,收取包装押金。对于一些易直接重复使用的包装,可采用包装押金制,以经济利益驱动包装废弃物回收。第四,政府对实施循环经济运作的包装生产企业要加强激励,在项目审批、市场准入、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③明确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指标,建立回收体系。目前,大多数国家都制定了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指标。如德国法规上明确规定,自1995年7月1日起,玻璃、马口铁、铝、纸板和塑料等包装材料回收率必须达到80%;2000年起生产商、进口商必须完成70%的废旧包装物回收率;2003年起包装材料85%要循环使用。英国规定2000年起实施对60%的工业用品包装物和35%家庭用品包装物回收再处理利用。2005年,欧盟要求其所有成员国重新制定政策,在2008~2015年间包装垃圾的再利用率提高到55%以上的回收目标。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对不同类别包装物的回收再利用率做出明确规定。同时建立有偿回收机制和科学合理的回收体系,保证各种包装废弃物得到有效的收集与处置。 
④建立和完善包装废弃物资源化的科技支撑体系。科学技术是包装废弃物资源化的重要支撑,也是最难突破的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各级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鼓励包装废弃物资源化的技术改革和科技创新体系,增加科技投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推动我国包装废弃物处理方法、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创新与推广应用。并积极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支持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研究。当前,特别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积极开发提高包装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的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 
⑤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实施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推动循环经济的火车头。一方面,政府应通过绿色消费的宣传教育和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公众积极参加绿色消费活动,养成有利于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的消费习惯;另一方面,应当规范政府的采购行为,建立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政府作为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对全社会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具有不可忽视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政府绿色采购,就是在政府采购中优先采购通过环境认证、具有环境标志的产品,或优先采购通过ISO14001认证、实行清洁生产企业的产品。通过绿色消费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完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回路。 
四、结语 
包装废弃物资源化,具有不可估量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一项涉及面广、运作复杂、意义重大的系统工程,需政府、行业、企业、公众的共同参与,需在企业、区域、社会等层面上共同构建资源化体系。


来源:本站整理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