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小程序
技术首页 法规政策 技术专利 维修保养 设备设施 生活垃圾 特种垃圾

浅谈莱芜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发展方向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摘要]近年来,莱芜市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基础环卫设施建设,健全管理体制,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和市场化运营方面进行了探索,逐步建立起“无缝隙覆盖保洁-定点收集-集中清运-卫生填埋-沼气利用”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本文总结了莱芜市近十年来生活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同时就目前生活垃圾处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进行简要的论述。  莱芜,地处鲁中,辖莱城区、钢城区、三个省级开发区和一个旅游度假区,总面积2246平方公里,人口130万,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山东省文明城市。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也日益增加,如何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运行和管理水平,降低生活垃圾对环境卫生的影响,逐步做到变废为宝,从根本上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环境建设的重要课题。  1、生活垃圾来源与产生量  1、1生活垃圾产生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的增加,尤其是经济转型后乡镇人口的进城等,我市

近年来,莱芜市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基础环卫设施建设,健全管理体制,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和市场化运营方面进行了探索,逐步建立起“无缝隙覆盖保洁-定点收集-集中清运-卫生填埋-沼气利用”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本文总结了莱芜市近十年来生活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同时就目前生活垃圾处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进行简要的论述。

  莱芜,地处鲁中,辖莱城区、钢城区、三个省级开发区和一个旅游度假区,总面积2246平方公里,人口130万,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山东省文明城市。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也日益增加,如何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运行和管理水平,降低生活垃圾对环境卫生的影响,逐步做到变废为宝,从根本上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环境建设的重要课题。
  1、生活垃圾来源与产生量
  1、1生活垃圾产生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的增加,尤其是经济转型后乡镇人口的进城等,我市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增长迅速,2005年-2010年平均增长率达到8%。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使我市的生活垃圾处理量更是达到了新的水平。2010年全年无害化处理总量为26万吨,同比2009年增长8.6%。
  1、2生活垃圾主要成分
  就生活垃圾而言,主要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生活垃圾主要是一些煤渣、厨房垃圾、塑料袋、卫生废纸,少量石灰沙土及难以回收弃废物,也就是垃圾三大类中的其他垃圾。针对我市生活垃圾现状,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分类和处理:
  (1)可回收垃圾。在市区各垃圾箱点合理安放分类垃圾箱筒,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两种箱筒,以为市民分类投放垃圾提供必要的环卫基础设施。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可回收垃圾几乎没有,原因有两个:一是可回收垃圾产生的同时已被家庭或单位直接回收;二是投入到箱筒的可回收垃圾被拾荒者回收。因此,可回收垃圾在没到垃圾场时就已100%的被回收利用。
  (2)厨房垃圾。厨房垃圾主要由两部分:一是家庭厨房垃圾,二是酒店厨房垃圾。处于市民的生活习惯和环卫意识相对较差的原因,厨房垃圾大部分都是用塑料袋打包后放入了不可回收垃圾箱筒中。由于受技术、资金的制约以及利用价值低的原因,厨房垃圾最终运往生活垃圾场用卫生填埋的方式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下一步,我们计划购置餐厨垃圾专用车,对厨房垃圾进行统管统运和统一处理。
  (3)其他垃圾。其他垃圾全部倾倒至市区的各个垃圾箱点,由我处统一运输至垃圾场,采用卫生填埋法进行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2、现行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近年来,莱芜市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基础环卫设施建设,健全管理体制,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和市场化运营方面进行了探索,逐步建立起“无缝隙覆盖保洁-定点收集-集中清运-卫生填埋-沼气利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工作由莱芜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负责。
  清扫实行“早上和下午两普扫,全日保洁,无缝隙覆盖”的清扫保洁制度,目前共保洁主次干道27条、小街小巷1212条、游园绿地25个、河道沟渠8条,保洁总面积达600余万平方米,分成了8个作业区域,分别由8个保洁公司承担。
  城区的生活垃圾清运全部由莱芜市美洁物业公司承担。同时,为搞好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莱城区11个乡镇建设了11处压缩式垃圾中转站,由各镇保洁清运公司将农村收集运送到镇垃圾压缩中转站进行集中压缩。下一步,根据《关于健全完善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的意见》(莱发【2011】11号),环卫处将与各镇签署交接协议,各乡镇的垃圾压缩中转站交由市环卫处管理,并负责每天将垃圾压缩后集中清运到市垃圾处理厂进行统一处理。
  2、1清扫保洁。
  2005年莱芜市环卫处以【2005】10号文件精神为指导,对环卫作业实行市场化运作,建立了独立运行的管理、作业、监督三位一体的环卫体制,实行管理、监理、作业职能分离,推行清扫保洁、清运综合承包,使全城达到无缝隙全日保洁。目前,负责道路清扫保洁的物业公司8个,负责生活垃圾清运的物业公司1个。至2010年,清扫面积达600万平方米。其中主次干道341万平方米,小街小巷142万平方米,绿地80万平方米,沟渠37万平方米。
  为提高卫生质量,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环卫处加强了机械清扫,现有机械清扫车16台,机械清扫率达60%。
  道路清扫实行“两扫一保,全日保洁”的作业制度。道路卫生质量达到了“五无六净”(无砖瓦沙石、无污泥积水、无泼撒呕吐物、无果皮纸屑、无人畜粪便,路面净、人行道净、路沿石根部净、垃圾容器周围净、树穴绿化带净、沟眼净)的标准。

 2、2垃圾收集清运。
  将垃圾清运作为各项环卫业务的重中之重来抓,严格执行“日产日清,车走地净一路净”的卫生标准。
  莱芜市拥有大型垃圾压缩中转站1座,日处理能力达100吨,另建有5座日处理能力达20吨的小型垃圾压缩中转站。结合实际,莱芜市还因地制宜,建设了37座地下中转站,中转站的建设和使用极大提高了垃圾运输率和中转站能力。
  在加快环卫垃圾中转站建设的同时,从2006年起,环卫处对垃圾运输车辆进行了更换和改装,由原来的敞篷箱式运输为全密闭式运输,且安装了污水接漏装置,较好地解决了垃圾外露、容易撒漏等问题,降低了二次污染,更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现配备各种垃圾清运车辆30台,基本实现了垃圾清运机械化、密闭化,
  2.3规范的填埋处理及利用。
  莱芜市生活垃圾处理厂位于苗山镇铜山村南山沟内,距莱城约20公里,包括一期和二期两期工程,一期工程占地15公顷,处理工艺为卫生填埋法,设计日处理垃圾能力400吨,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利用国债资金4000万元,地方配套2000万元。垃圾处理厂一期工程于2007年6月投入使用。莱芜市垃圾处理厂二期工程是列入国家2009年第二批新增1300亿元的扩大内需项目,设计日处理能力500吨,使用年限11年。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800万元,其中中央扩大内需补助资金800万元。填埋区工程是二期工程的主体工程,占地面积122.56亩,总库容112.84万立方米。目前二期工程已竣工。
  为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厂管理,制定了《生活垃圾清运车辆进场管理规定》,严把进场垃圾过磅制度,并按照《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规定,科学、实效地做好垃圾无害化处理统计。对垃圾渗滤液采取厌氧、杀菌、生化加膜处理等技术处理,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处理过程全天候在线监控,处理中水全部达到环保要求。处理中水除洒路、绿化用水外,运至污水管网排放。对垃圾产生的沼气进行进行并网发电,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真正做到了绿色循环经济利用。
  3、生活垃圾处理存在问题及发展
  3、1城市生活垃圾存在问题。
  尽管莱芜市生活垃圾处理有了较快发展,但仍然面临着较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活垃圾处理量增长较快,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过于单一,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和资源化率不高。
  3、2农村生活垃圾存在问题。
  自2008年以来,莱芜市坚持把做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建立起了村收集、镇集中、市清运处理的网络化运行机制。但农村“脏乱差”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垃圾围村”“垃圾填河”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运行费用严重不足;二是中转设施和车辆数量达不到运行要求;三是农村垃圾的产生量及经费测算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3、3完善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体系。
  一是加大生活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在发挥固废处理场作用的同时,按照“综合利用,分期建设”的原则,不断完善生活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推行分类收集处理。完善现有生活垃圾收运体系,逐步推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加大对餐厨废弃物的管理力度,实行统一收集,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三是完善生活垃圾处理监管体系。环境执法部门要加强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全过程监管,确保设施正常安全运行;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考核指标体系,提高管理效能;制定环境应急预案,防止污染事故发生;建立公众参与、公众监督机制,采取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扩大群众对生活垃圾处理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才能使环境卫生更上一层楼。
  3.4加大对生活垃圾处理事业支持力度。
  一是加大对生活垃圾处理投入力度。市、区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建立长效机制,按照“统筹规划,集约高效”的原则,整合相关部门的各类生活垃圾处理经费,建立统筹机制,最大限度的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三是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出台支持政策,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的生活垃圾处理投入机制。同时,积极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采取结对帮扶、社会捐助等形式,帮建农村垃圾收集处理设施。 3.5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意识对人的环境行为有指导作用,能够使环境行为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从而对环境保护的进程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人们都注重各自家庭的小环境而忽视了公共的大环境,如果能够将市民们的小环境意识延伸到社会公共环境上来,环境卫生必将得到市民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我们要通过各种媒介不断地利用环境观、垃圾资源观等来教育市民,让市民了解保护环境的重大意义。


来源:环境工程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