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小程序
技术首页 法规政策 技术专利 维修保养 设备设施 生活垃圾 特种垃圾

低碳理念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摘要] 在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实施目前仍然处在实践摸索和经验积累阶段。因此,应结合国情、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及不同垃圾产生源特征,遵循“分源-分流-分类-分选”八字原则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体系,并合理安排四大步骤,因地制宜制定科学、适用,具有可操作性的分类收集实施方案,进而实现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全面推广。低碳经济的理念现已渗透到我国各行各业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作为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一部分,也应在低碳经济理念的引导下因地制宜地施行与推广。  低碳经济与生活及行为低碳化  从本质上看,低碳经济发展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特点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形成与能源、建筑、交通、工农业、服务业,乃至公众的生活及行为的低碳化直接相关。  生活及行为低碳化是指将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及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理念融入广大公众的日常生活,并改变其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模式。依据“三种生产理论”,废弃物是环境、物资和人口三个生产系统

 在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实施目前仍然处在实践摸索和经验积累阶段。因此,应结合国情、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及不同垃圾产生源特征,遵循“分源-分流-分类-分选”八字原则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体系,并合理安排四大步骤,因地制宜制定科学、适用,具有可操作性的分类收集实施方案,进而实现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全面推广。
低碳经济的理念现已渗透到我国各行各业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作为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一部分,也应在低碳经济理念的引导下因地制宜地施行与推广。

  低碳经济与生活及行为低碳化

  从本质上看,低碳经济发展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特点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形成与能源、建筑、交通、工农业、服务业,乃至公众的生活及行为的低碳化直接相关。
  生活及行为低碳化是指将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及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理念融入广大公众的日常生活,并改变其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模式。依据“三种生产理论”,废弃物是环境、物资和人口三个生产系统的共同界面。因此,垃圾管理模式及管理水平最能直观反映人们生活方式与行为准则。
分类收集是指在垃圾产生的源头或投放环节,按照垃圾产生源、垃圾组分、性质或末端处理方式的不同,将垃圾分门别类或部分分类收集的行为及过程。它不仅能提高生活垃圾管理水平与效能,也能有效促使公众生活及行为实现低碳化。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低碳排放效益

  1、可回收垃圾循环利用全过程的碳排放量
  可回收废品分类收集并循环利用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不仅包括资源回收设施(工厂)内的直接排放量,还应包括与该环节相关的间接正排放和负排放量(以负值表示减少的排放量)。以玻璃为例,循环利用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应包括三部分:直接排放——主要是工厂车间内运输车辆燃油排放的温室气体;间接正排放——用于建设和维持回收厂设施设备正常运行等过程排放的温室气体;间接负排放——由于碎玻璃的加入或废玻璃容器的再利用均能降低新玻璃制品的制造规模,从而减少在原材料开采、焙烧加工、能源供应等环节所排放的温室气体。研究表明,间接正排放和直接排放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约为0~70KgCO2-eq/t废玻璃(本文中CO2-eq表示混合温室气体产生同等全球变暖潜能值的CO2的量,即CO2当量)。间接负排放环节中,再熔化技术的碳排量约为-500KgCO2-eq/t废玻璃;而废玻璃瓶的再利用约为-1500~-600KgCO2-eq/t废玻璃。
  对金属而言,直接排放及间接正排放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非常少,约12.8~52.6KgCO2-eq/t废金属;间接负排放量分别约为-19340~-5040KgCO2-eq/t废铝,-2360~-560KgCO2-eq/t废铁。对纸张而言,直接排放及间接正排放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约4~38KgCO2-eq/t废纸张;间接负排放量约-1230~390KgCO2-eq/t废纸张。当然,废纸张还可以作燃料提供能量,此时产生的碳排放量为-4400~-1850KgCO2-eq/t废纸张。
  由于塑料制品种类繁多,废塑料被混合与污染的情况明显,其回收就需要进行大量的清理和归类。其直接排放及间接正排放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约5~600KgCO2-eq/t废塑料,而由废塑料替代原始塑料、木头或燃料所产生的间接负排放量约-1600~-60KgCO2-eq/t废塑料。废木材被清理出来后通常会被切碎压制成刨花板(碎料板)。其直接排放及间接正排放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很少,约10~46KgCO2-eq/t废木材,将其再生产成刨花板所产生的间接负排放量约-665~-125KgCO2-eq/t废木材。
  2、案例研究
  200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755万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669万吨,人均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400公斤。根据调查,北京市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成分分别为:废玻璃0.52%,废金属0.25%,废纸张12.57%,废塑料15.30%,废木材3.21%。由于加工厂的能源供应形式(热能或电能)和燃料(生物质或矿物燃料)以及再生产工艺的不同,有关废品分选、再生利用及初级产品生产的现有资料和数据存在很大差异,直接影响了碳排放量的计算。因此为了避免过多因素对碳排放量计算可能带来的较大波动,对可回收废品碳排放量的初步计算将有如下考虑:(1)在国家及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促进以及公众的积极配合下,废品的回收率可达到90%;(2)对直接排放及间接正排放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取上限值,将最不利的情况纳入系统;(3)对于间接负排放活动有两种及两种以上方式的情况,按不同情况分别予以计算,每种情况下的碳排放量均取中间值,暂且不考虑其它实际条件的影响;(4)计算可得到最大值和最小值,即可得到每种废品综合利用情况下碳排放量的区间。

 通过计算可得,若2009年北京市成功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仅可回收垃圾的循环利用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贡献如图1所示。由图可见,五种废品循环利用的碳排放量多为负值,且总的结果表明减少的碳排放量远远大于其排放量,这说明废品的回收利用全过程可以明显减少由利用原材料生产和能源供应而导致的碳排放。废品循环利用全过程年排放总量均值约为-1727073吨CO2-eq,日排放总量均值约为-4733吨CO2-eq。据相关资料,使用100度电相当于排放了78.5千克CO2;自驾车消耗100公升汽油相当于排放了270千克CO2;而需要种植18.3棵树才能中和1千克CO2。由此可得,若2009年北京成功地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并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循环利用,则相当于平均每天节约了603万度电或175万公升汽油,或相当于每天种植了将近26万颗树,详见图1。若能将垃圾分类收集在全国范围长期实施,必将取得可观的社会经济与环境的综合效益。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实施要点

  1、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现状及问题
  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均表明,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对发展低碳经济有着积极的贡献:它可以提高废品回收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缓解处理系统的压力,减少及控制环境污染。
  尽管垃圾分类收集的意义与必要性已得到各级政府及广大群众的认同,但要落到实处却举步维艰。从2000年起国家主管部门就组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桂林等8个城市开展了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迄今已过十载。这些城市的垃圾分类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仍限于局部或试点层面,未能在全市展开。出现上述情况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分类方式欠科学,可操作性差;后续分类运输和处理处置的硬件设施不配套;缺少相应的法律政策和制度支持;宣传教育强度不够,公众环保意识及分类收集相关知识缺乏。
  2、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基本要求与特点
  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需要考虑的基本因素应包括安全环保及卫生要求,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其中,安全环保及卫生是根本要求,是垃圾分类收集的前提条件;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是加速推广垃圾分类收集的保证条件;而可操作性则是垃圾分类成败的关键。唯有选择合理可行的分类方式,制定简便的投放和临时储存方法,并获得较广泛的公众认同与配合,才算具备了实施分类收集的基础条件。
  垃圾分类收集兼有主体复杂性和客体复杂性。前者指分类收集涉及到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所有人员。其对分类收集认知的个体差异又很大,从而增大了争取广泛认同和协作的难度。后者指进行分类收集的生活垃圾成分的复杂性,不同产生源的垃圾成分、性状不同,主要受当地气候条件、经济水平、消费习惯及能源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实施要点
  综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具体实施方案应当简便易行、因地制宜,即根据“分源-分流-分类-分选”八字原则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体系。
  分源是指根据主要垃圾产生源的社会经济特征及差异进行区域分类,如依照国家现行标准《生活垃圾采样和物理分析方法》(CJ/T313-2009),将生活垃圾产生源主要分为居民区(燃煤、半燃煤、无燃煤)、事业区(机关团体、教育科研)、商业区(商场超市、餐馆、文体设施、集贸市场、商业场(站))及清扫区(道路广场、园林)4大类12小类。分流即根据管理者意向对分类对象实施导向型分流管理,包括控制性分流和选择性分流。前者是指阻止建筑垃圾、医疗垃圾、工业垃圾等进入生活垃圾收运及处理系统;后者是指优先将后续处理所需物质分出——若末端为生物处理设施,则可首先将易腐有机垃圾(厨余等)进行分流,若末端为资源回收设施,则应首先将可回收物进行分流,等等。
  分类就是在分流的基础上根据需要按垃圾组分做进一步细分,主要将各类可回收物、大件垃圾等分出。
  分选则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包括手选、机选、磁选等,恰当的分选技术能提高分类的效率与精度。
以上四个步骤应该是相互关联的,在时空上不一定有明显的分界和衔接点,如分源和分流大致上应是同时进行的,有些产生源(如清扫区)可只进行控制性分流;而在不同产生源区域,分流和分类可同时进行,亦可先分流再分类;同理,分选可在分类环节后作进一步补充,也可与分类同时进行甚至直接代替分类环节;某些地区(如偏远农村等)也可对生活垃圾只进行分流,满足末端处理需求即可。因此,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现实条件和未来发展需求,以及生活垃圾末端处理方式等,正确理解、合理安排八字原则所涉及的四大步骤,以制定科学、适用的垃圾分类收集实施方案。

  结论

  研究表明,作为生活垃圾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分类收集能有效减少碳排放量,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可小觑。此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举措,具有社会环境的多重效益。在低碳经济的理念下,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融入各行各业工作生产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意义重大前景广阔。即便如此,在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实施目前仍然处在实践摸索和经验积累阶段。因此,应结合国情、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及不同垃圾产生源特征,遵循“分源-分流-分类-分选”八字原则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体系,并合理安排四大步骤,因地制宜制定科学、适用,具有可操作性的分类收集实施方案,进而实现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全面推广。



来源:环境科学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