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小程序
技术首页 法规政策 技术专利 维修保养 设备设施 生活垃圾 特种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摘要]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清运量约为1.4亿吨,除了少部分焚烧、堆肥或回收利用外,其余70%以上被运送到填埋场进行处置。垃圾在填埋场的存放、装卸、平铺、压实等过程中,由于其中有机物的腐烂分解,不可避免将产生恶臭污染。恶臭既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又将产生二次污染,如不妥善处理,会对周围的水体、大气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垃圾填埋二次污染,减少填埋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2环境影响问题及成因分析  2.1渗滤液污染及成因。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置不当、防渗措施不到位是引起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我国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普遍具有水质成分复杂、金属含量高、氨氮含量高以及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等特征,一旦污染到地下水或地表水,将极难恢复。尤其是渗滤液对填埋场周围地下水的污染,近年来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主要在其营运过程中,与当地气候、水文、填埋工艺,以及垃圾成分等有关,是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之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清运量约为1.4亿吨,除了少部分焚烧、堆肥或回收利用外,其余70%以上被运送到填埋场进行处置。垃圾在填埋场的存放、装卸、平铺、压实等过程中,由于其中有机物的腐烂分解,不可避免将产生恶臭污染。恶臭既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又将产生二次污染,如不妥善处理,会对周围的水体、大气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垃圾填埋二次污染,减少填埋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2环境影响问题及成因分析
  2.1渗滤液污染及成因。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置不当、防渗措施不到位是引起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我国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普遍具有水质成分复杂、金属含量高、氨氮含量高以及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等特征,一旦污染到地下水或地表水,将极难恢复。尤其是渗滤液对填埋场周围地下水的污染,近年来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主要在其营运过程中,与当地气候、水文、填埋工艺,以及垃圾成分等有关,是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之一。
  2.2空气环境污染及成因。垃圾填埋场在垃圾运输、填埋过程及封场后会产生以H2S、NH3、硫醇和N-甲基甲胺等为主的恶臭性气体,且所释放的恶臭性气体随垃圾成分的改变而有所不同,对当地空气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一定危害。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填埋场在封场过程和封场后内部垃圾发生复杂的厌氧反应,会产生以CH4、CO2为主的可燃性混合气体,如不加以合理导排,将可能存在爆炸的隐患。
  2.3噪声污染及成因。垃圾填埋场对噪声的污染主要在其施工过程和运营过程中产生。施工过程中用于道路修筑、场地平整、挖填筑坝及建构筑物等建设的推土机、挖掘机、搅拌机、碾压机等各种施工活动产生机械噪声,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运营过程中进行填埋作业的填埋机械所产生的机械噪声以及垃圾运输所产生的交通噪声,存在于垃圾填埋场的整个运营阶段,存在较长期的环境噪声污染。
  2.4生态影响及成因。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对生态的破坏存在于其整个生命周期。施工期的清基、运营过程中的填埋、封场后的覆土等过程中均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占用大量土地,造成原有植被的破坏,改变原有土地的功能,甚至由于填埋作业的进行导致周围地质环境的破坏,从而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3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工作
  3.1选址合理性分析。选址的合理性是解决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的基础性工作。在《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中对填埋场不应设在的地区作了强制性的规定,必须严格执行,否则,所选的场地作废。填埋场的选择必须与当地的法律、法规相一致,还要符合当地的城市规划布置,在填埋场的建设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噪声都应在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范围之内。
  3.2工程分析。在对垃圾填埋场进行工程分折的过程中,除按照常规建设项目进行工程分析外.还必须对发生渗滤液的非正常排放进行重点分析,确保有相应的合理有效的应急方案。垃圾填埋场导排系统是工程分析的另一个重点。工程分析过程中应从对气体导排系统设置的合理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避免由于导排系统的设置不合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3.3填埋场环境影响分析。通过环境影响分析,提出合理的对策措施,换句话说,环境影响分析是提出对策措施的依据。针对垃圾填埋场对环境可能产生的污染,有针对性地进行环境影响分析与预测。环境影响分析应基于环境质量现状和工程分析中关于产污、排放量等问题的分析,科学预测按照现有的选址、工程设计和环境质量等,拟建垃圾填埋场对周围水体、空气、声环境、生态环境等可能产生的影响。
  3.3.1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水环境影响分析应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分别进行分析和评价。一方面是正常排放对地表水的影响。主要评价渗滤液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出,经预测并利用相应标准评价是否会对受纳水体产生影响或影响程度如何。另一方面是非正常渗漏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评价衬里破裂后渗滤液下渗对地下水的影响,包括渗透方向、渗透速度、迁移距离、土壤的自净能力及效果等
  3.3.2空气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垃圾填埋场对空气环境可能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臭气的影响,二是CH4、CO2等可燃性气体的影响。恶臭:主要是评价运输、填埋过程中及封场后可能对环境的影响。评价时要根据垃圾的种类,预测各阶段臭气产生的位置、种类、浓度及其影响范围。



来源:环境工程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