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小程序
技术首页 法规政策 技术专利 维修保养 设备设施 生活垃圾 特种垃圾

固体废弃物填埋场的安全生产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摘要]1填埋场的安全隐患1.1人身事故隐患填埋场内作业机械、垃圾清运车辆、工作人员众多,容易发生机械伤人和交通事故。1.2火灾、爆炸事故隐患填埋废物中有机成分发生厌氧分解产生大量的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和氨气,当甲烷在空气中的浓度达5%~15%时就可能发生爆炸,场内人员违规用火也会引发火灾事故。1.3污染事故隐患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填埋气体和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若污染控制措施不当会造成二次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威胁严重。1.4其他事故隐患填埋中的不规范作业容易造成堆体坍塌,破坏盲沟、导气石笼等设施事故,若监管不严让非准入垃圾进入填埋场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污染等事故。2填埋场的安全防范措施安全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因此加强填埋场安全生产管理,必须从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入手,排除隐患,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2.1健全制度,强化管理以国家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为标准,结合填埋生产中的实际需要,制定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严格按制度进行操作。严格管理,

1填埋场的安全隐患
1.1人身事故隐患
填埋场内作业机械、垃圾清运车辆、工作人员众多,容易发生机械伤人和交通事故。
1.2火灾、爆炸事故隐患
填埋废物中有机成分发生厌氧分解产生大量的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和氨气,当甲烷在空气中的浓度达5%~15%时就可能发生爆炸,场内人员违规用火也会引发火灾事故。
1.3污染事故隐患
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填埋气体和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若污染控制措施不当会造成二次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威胁严重。
1.4其他事故隐患
填埋中的不规范作业容易造成堆体坍塌,破坏盲沟、导气石笼等设施事故,若监管不严让非准入垃圾进入填埋场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污染等事故。
2填埋场的安全防范措施
安全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因此加强填埋场安全生产管理,必须从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入手,排除隐患,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
2.1健全制度,强化管理
以国家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为标准,结合填埋生产中的实际需要,制定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严格按制度进行操作。严格管理,严格执行,落实措施,责任到人。必须层级落实安全责任,逐级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责任书要有具体的责任、措施、奖罚办法。对完成责任书各项考核指标、考核内容的部门和个人应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对没有完成考核指标或考核内容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处罚;对于安全工作做得好的部门,应对该部门领导和安全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有了完善的制度和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排除隐患,杜绝各类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对各类违规和事故责任者的处罚才能做到有章可循。
2.2安全教育和培训
安全生产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安全教育对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思想认识和安全生产自觉性,提高安全操作技术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使职工树立和加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时刻注意和排除不安全因素,真正做到人人皆知,个个重视。
填埋场中人身事故的预防,主要在于垃圾清运车辆和大型作业机械驾驶员的管理。针对填埋场各类驾驶员的不同操作,如汽车、推土机、装载机、压实机、挖掘机、压路机等,分别进行专业培训和统一学习,围绕驾驶员应该知道和必须掌握的安全行车理论及相关知识,驾驶员必备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交通法规知识等,组织较为系统的学习和培训,提高驾驶员的职业技能和规范行车、安全行车意识,对行车中的不安全因素做到及时排除和善于排除,可大大减少行车事故和人身事故的发生。
2.3规范填埋作业
规范的填埋作业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制定《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操作规范》,并严格实施,规范填埋作业中作业单元的划分、作业层的高度、作业面的坡度、堆体边坡坡度、机械的作业方法、压实密度、覆土厚度、盲沟导气笼的铺设等技术指标,实行规范作业,以降低污染,排除隐患。
2.4污染事故防范
2.4.1填埋气体的污染防范
填埋场应设有气体的输导、收集和排放处理系统,气体输导系统应设置横竖相通的排气管,排气管应高出地面1m,以采气和处理气体用,对填埋场产生的可燃气体达到燃烧值的要收集利用,对不能收集利用的要烧掉后排空。恶臭气体主要是生活垃圾中的厨余类垃圾和夏季大量的瓜果皮核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的NH3、H2S、RSH等气体,对填埋场下风向的居民会产生影响,因此每天填埋的垃圾必须当天覆盖完毕,尽量减少裸露面积和裸露时间,并在填埋场四周种植绿化隔离带,防止臭气扩散。
2.4.2垃圾渗滤液的污染防范
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流入,雨水的渗入,垃圾、污泥本身的分解,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这些渗滤液的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数量大。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将直接或间接对邻近地面水系和地下水系造成污染。渗滤液的污染防范,应采用设置水平防渗和垂直防渗相结合的防渗层、雨污分流导排工程、渗滤液收集和处理工程等综合性措施。
2.5火灾、爆炸事故的防范
甲烷在空气中的浓度达5%~15%时就可能发生爆炸,为此,日常的监测是非常必要的。填埋场应配备便携式沼气浓度监测仪,定期对相关部位进行沼气浓度监测。一旦发现沼气浓度超标,应及时处理。在填埋场的主要部位要设置防火警示标志,填埋作业的车辆和工程机械必须备有灭火器,填埋作业区的各类人员严禁吸烟、生火。严格对进场人员、垃圾清运车辆进行检查,严禁携带火种的人员和垃圾中带有明火和暗火、爆炸性、传染性、放射性等非准入垃圾的车辆进入场内。2.6加强现场管理
安全部门要加强现场管理力度,对各生产环节可能存在的一切不安全因素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对在现场检查中发现的违章、违规行为要按规定严肃处理。定期进行群众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查隐患、查措施、查落实。
2.7制定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制定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是为了对可能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能迅速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保障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应急预案内容应由以下部分构成:
(1)重大事故应急机构和职责;
(2)监测、预警、报告体系,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
(3)具体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包括:爆炸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
3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其宗旨是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搞好安全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可以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促进生产的发展;而生产必须安全,则是因为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就无法生产。因此,实现安全生产,是固体废弃物填埋场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注册安全工程师工作委员会.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2]赵由才,龙燕,张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来源:环境科学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