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展示会暨环境生态研讨会
倒计时
COMING SOON

00

00

00

00
展会概况
展会主题: 开幕时间:2020-12-02 结束时间:2020-12-04 展会地点: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
参展提示
参展提示:经严格审核,环卫在线确定本展会为行业内旗舰展会,现已通过站内认证,您可以放心参展!
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 北京合众会展有限公司
承办机构
承办机构:《环境生态学》杂志社 《中国环境科学》杂志社 《环境与生活》杂志社 北京双和桥国际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媒体宣传
媒体宣传:
2020北京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展示会暨环境生态研讨会
【展会概况】


办展宗旨

在生态环境部权威机构的引领下,2020北京国际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展示会将以成功案例、最新应用技术为指引,全面加速新产品、新科技的转化和应用,促进生态环境领域的技术和学术交流,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科技支撑,以“控源减排”—“减负修复”—“综合调控”为技术路线,打造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建设全产业链的精准对接平台,包括科技成果发布、需求发布、供需对接、政企协作、标准认证、工程建设、技术服务、教育培训等内容。

本次展会将围绕“案例展示与共享”,充分发挥展示、研讨、传播、交易的功能,从生态的角度统筹展示行业优秀案例和最新技术,邀请政府部门、应用单位和权威专家共享和分析成功经验、研讨解决方案、对接优质企业。

时间、地点
时间:2020年12月2-4日
地点: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

活动安排
(一)领导致辞、特邀报告及学术研讨
1.领导致辞:生态环境部、与会省区市领导致辞;
2.特邀报告:邀请知名院士等做主旨报告;
3.学术研讨:邀请科研专家、知名学者做专题报告。
 
(二)科技论坛
以“生态环境规划、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用系统化的发展理念,探讨符合地方发展的生态环境治理新理念、新模式,符合地方环境区域特征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环境治理新技术、新项目,提供因地制宜的地方生态环境问题解决方案,共商破解环保难题之计,探索生态文明之路。

(三)供需发布与对接会及签约仪式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发布、需求发布、供需对接服务和帮扶指导,大力推动各类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充分转化并落地见效,使地方政府对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的政策指导需求、企业对污染防治技术的需求与技术供给方和服务方有效对接;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生态环境事业中去。

上届活动
2019年10月11-12日第一届环境生态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南京市成功举办。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庄国泰、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中国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及来自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近千名专业人士出席了会议。研讨会还举办了环境污染与生态修复、人居生态环境评估技术、流域水污染防治与水体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海洋生态地质环境评价与海岛城市生态修复、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等六大分论坛。

【展览范围】


展示内容

1、环境综合治理: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与装备、水污染防治技术与装备、土壤修复技术与装备、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与设备;
2、生态与环境检测与评估:实验室仪器、分析仪器、环境监测仪器、水质检测及在线仪器、便携式应急监测、在线监测、监测软件系统、烟气监测系统、监测及应急装备、遥感监测和监测车等;
3、智慧环保装备与技术:信息化智慧管理系统、信息化软件、硬件设施、环保信息服务平台等;
4、生态修复保护:生态修复保护技术与服务、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与修复、矿山治理与修复、海洋生态修复、海岛城市生态修复技术;
5、流域水污染防治与水体修复:污水废水处理设备、污泥处理设备、黑臭水系及河道治理、膜技术处理设备、水体修复技术与设备、配套设备等;
6、城市生态与环境:消毒灭菌净化设备与材料、室内空气净化与新风设备、机动车尾气净化设备、城市家用及商用净水设备、厨房油烟净化设备、建筑垃圾处理与再利用;
7、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与处置:废弃物填埋、焚烧、生化处理;餐厨垃圾收集和综合利用;废弃电子产品处理;资源再生利用;垃圾分类、收集、存储与压缩、转运车辆等;
8、村镇环境综合治理与厕所革命:农村厕所升级改造设备及配套产品、农村农业/畜禽养殖/生活垃圾/废水处理设备;
9、新能源与节能产品:节能低碳产品与技术;生物质能源/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与产品;
10、环境生态服务:规划设计、培训、工程咨询、科研院校、产业园区等。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