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小程序
技术首页 法规政策 技术专利 维修保养 设备设施 生活垃圾 特种垃圾

西安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调查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摘要]  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不仅为城市带来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也带来了数以亿计的建筑垃圾。建筑在为人类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同时也破坏了生态和环境。近年来,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和谐发展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也是从政府部门到普通百姓都闻之色变、头疼不已的问题。因此,如何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是当前值得引起我们重视和深思的问题。  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是指将建筑废弃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建筑废弃物全部或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将建筑废弃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其进行再生利用的活动。  近几年来,西安市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将以西安市为例,通过实例分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为决策者和读者提供参考与依据。  建筑垃圾现状  随着西安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的推进,地铁工程建设、道路改造、曲江新区、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咸新区开发等城市新区建设以及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加速,进行了

  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不仅为城市带来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也带来了数以亿计的建筑垃圾。建筑在为人类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同时也破坏了生态和环境。近年来,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和谐发展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也是从政府部门到普通百姓都闻之色变、头疼不已的问题。因此,如何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是当前值得引起我们重视和深思的问题。

  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是指将建筑废弃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建筑废弃物全部或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将建筑废弃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其进行再生利用的活动。

  近几年来,西安市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将以西安市为例,通过实例分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为决策者和读者提供参考与依据。

  建筑垃圾现状

  随着西安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的推进,地铁工程建设、道路改造、曲江新区、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咸新区开发等城市新区建设以及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加速,进行了大量的集中拆迁,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据了解,目前西安建筑垃圾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40%以上。据西安市市容园林局统计,2009年前,西安每年产生建筑垃圾约2000万吨,2009年增加到3300万吨,2014年突破了5000万吨,达到5500万吨。在未来几年内,西安将完成三环以内187个城中村的改造,而这些扩建和整治必然带来更多的建筑垃圾的增加。

  西安市现阶段建筑垃圾的处理主要包括建筑垃圾清运、处理消纳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等方式。处理方式仍停留在较低水平,除废旧钢筋等部分材质被回收外,大多是将未经处理的建筑垃圾直接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以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粗放的处理方式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不足3%,这不仅吞噬了大量的宝贵土地,填埋的垃圾还阻断了土壤生物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形成了永久性危害。同时,在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经常发生的备受人们痛责的“拉土车事故”,以及多数车辆超高、超载,高速行驶、沿途撒漏,部分车辆甚至私拉乱倒,不仅毁损路面、影响交通,还会产生垃圾围城、污染环境,影响城市形象等诸多问题,给生态环境及市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亟需为建筑垃圾处理寻找新出路。

  资源化处理的探索

  曾有专家说:“建筑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实际上,建筑垃圾并不是真正的垃圾,是有效资源,是建设行业的“第二资源”。建筑垃圾中的部分废弃物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是可以重新利用的,并且这是一项前景美好的环保产业,是低碳经济。有权威部门估算,与实心黏土砖相比,若使用建筑垃圾生产1亿块标砖,可减少取土16万立方米,节约耕地约120亩,同时可消纳建筑垃圾30多万吨,节约堆放垃圾占地100亩,两项合计节约土地220亩。

  目前,西安市政府和部门建筑垃圾生产企业已经认识到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的重要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西安市首台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移动破碎站,于2010年6月在北郊的一个建筑工地正式启用。这个设备主要把大块的废弃混凝土经过破碎、筛分、传送和去除杂质等一系列工序,最终形成了一堆堆颗粒均匀的混凝土颗粒,这些被粉碎分类的建筑垃圾将被重新利用。

  西安市2011年成功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内的道路就是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建成的,这种道路的工程质量和普通建筑材料铺设成的道路没有很大的区别,但是解决了大量建筑垃圾堆放的问题。

  西安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在基础回填、再生混凝土及制品方面,已经进行了有效的研究和实践应用,尤其是建筑垃圾再生砖技术,已基本趋于成熟,产品在大量工程中的应用已有四年之久,效果良好;建筑垃圾处理装备的研发和生产也基本能够满足目前实际的需要。记者了解到,目前西安共有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企业32家,年处理总能力在400万吨左右,产品包括地砖、实心砖、多孔砖、空心砖等类别。

  文景公园和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项目在建筑垃圾处理上,采取“筑路、造景、再生建材”的技术手段,为建筑垃圾处理提供了新思路。文景山公园则是西北地区第二例用建筑垃圾堆造的公园,在我省尚属首例,文景山公园一期工程已于2013年完成,可消纳建筑渣土330多万方,公园的山体由建筑渣土碾压堆积而成,既解决了建筑渣土消纳处理问题,又给周边市民增添了一处独特的风景。此外,作为全国首个“生态环保示范工程”——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已于去年建成通车。据了解,这个工程使用了570万吨的建筑垃圾,用于路体填筑的建筑垃圾320万立方米。西咸北环线项目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两家建筑垃圾加工单位,在兴平西吴立交、泾阳永乐店建设了2处建筑垃圾固定加工厂,在西安北郊一个原有建筑垃圾填埋场建设1处移动式建筑垃圾加工厂,生产建筑垃圾再生材料。

 发挥数字化监管平台的作用,加强监管力度。建设建筑垃圾数字化管理平台,将运输企业、车辆、驾驶员、建筑工地、归集点以及资源化处理厂等信息统一纳入基础数据库,建立资质申报、产生源监管、运输监管、终端监管、在线交易、考核执法、道路视频监控等在线信息系统,实现源头审批、过程监管和终端处置信息在线实时共享,提高行政效率。归纳来说,数字管理平台分三个层面,一是面向管理部门的数字管理平台,用于资质审批、考核执法等;二是面向建设单位和运输企业的渣土交易平台,提高建筑垃圾供需信息;三是车辆RDIF平台,用于实时监控运输车辆(图2)。依托数字信息平台,建立运输企业的诚信考核体系。


  多措并举,提高资源化利用率。鼓励建筑垃圾就地处置和资源化利用,采取宕口、交通工程、覆绿、低洼地回填、堆山造景、外运外卖等多种措施回收利用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利用网上交易平台,鼓励弃土与用土单位跨区域调剂;鼓励砖瓦厂利用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烧窑制砖,明确政府投资项目(如医院、学校、政府办公楼等)优先采用本地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发挥建筑材料再生资源利用中心的作用,利用建筑垃圾中的废弃建筑混凝土、废弃砖石瓦、渣土等加工成粗细骨料,生产相应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砂浆;引进3D打印新技术,将回收的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和尾矿等作为原材料重新“打印”成建筑物。

  借助媒体宣传和监督,推进建筑垃圾管理部门与公民协作治理。建筑垃圾的产生和管理要充分发挥市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和引导公民积极参与建筑垃圾管理工作。通过宣传提高市民环保意识,自觉通过正规的运输单位清运垃圾;强化市民的群众监督意识,借助现代的传媒手段与市民互动,通过开发APP专用软件或在已有软件中添加建筑垃圾监督和举报功能,让广大市民参与到建筑垃圾管理工作中;优化决策程序,让市民能对建筑垃圾管理发表意见和建议。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