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微信小程序
技术首页 法规政策 技术专利 维修保养 设备设施 生活垃圾 特种垃圾

重庆市三峡库区危险废物管理与处置现状及对策

环卫在线新闻组 浏览
[摘要]危险废物具有毒害性、爆炸性、易燃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传染性等危害特征,与一般工业废物相比,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和难治理性,因此一直是废物管理的重点和难点[1]。随着三峡工程的顺利开展,到2009年,经过四期蓄水后水位线将达到175米。重庆市三峡库区各区县都存在大量的危险废物,若对蓄水位以下的危险废物处理不当,将对三峡库区水资源乃至生态环境形成极大的威胁。在库区四期蓄水前,安全妥善地处理处置量大面宽的危险废物,已成为三峡库区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鉴于此,在重庆市环保局和重庆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的支持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组织专人于2005年1月对重庆市三峡库区危险废物的管理和处置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1重庆市三峡库区危险废物的产生和特点1.1研究对象调查地区为重庆市三峡库区重点城市,包括长寿、涪陵、丰都、万州、云阳、奉节和巫山。调查对象是坝前156米(三期蓄水位)和175米(四期蓄水位)淹没区内堆存的危险废物。1.2重庆市三峡库区危险废物的产生现状及特点据调查,重庆市三峡库区危

危险废物具有毒害性、爆炸性、易燃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传染性等危害特征,与一般工业废物相比,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和难治理性,因此一直是废物管理的重点和难点[1]。随着三峡工程的顺利开展,到2009年,经过四期蓄水后水位线将达到175米。重庆市三峡库区各区县都存在大量的危险废物,若对蓄水位以下的危险废物处理不当,将对三峡库区水资源乃至生态环境形成极大的威胁。在库区四期蓄水前,安全妥善地处理处置量大面宽的危险废物,已成为三峡库区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鉴于此,在重庆市环保局和重庆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的支持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组织专人于2005年1月对重庆市三峡库区危险废物的管理和处置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
1重庆市三峡库区危险废物的产生和特点
1.1研究对象
调查地区为重庆市三峡库区重点城市,包括长寿、涪陵、丰都、万州、云阳、奉节和巫山。调查对象是坝前156米(三期蓄水位)和175米(四期蓄水位)淹没区内堆存的危险废物。
1.2重庆市三峡库区危险废物的产生现状及特点
据调查,重庆市三峡库区危险废物产生量约为42501吨,涉及10多个行业30余种危险废物。在地域分布上,重庆市三峡库区各个重点区县均有危险废物,分布较为零散,危险废物堆存最多的是奉节,占67.11%,其次是涪陵和丰都。从废物的种类来看,含磷废物所占的比重最大,达到67.06%,其次是铬渣和锰渣,所占比重为21.60%,电石渣、废化工原料、石棉及石棉制品和沥青等含油废渣的量都在1.50%以上。从产生的行业分布来看,重庆市三峡库区危险废物主要来自化工及化学制造业、冶金业、金属制造业、制药业、食品加工业等。其中,量最大的含磷废物来自化工业,铬渣和锰渣来自冶金业。总的来说,化工及化学制造业所产生的危险废物最多,达到70%以上。
2重庆市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现状
目前常用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方法包括化学处理法、焚烧法、固化法、填埋法、生物处理法等。调查中发现,重庆市三峡库区的危险废物目前的无害化和安全处置水平还很低,主要采用以下处理处置方式。
2.1就地封存
三峡库区的危险废物多为关停破产企业产生,该类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处理设施不全,破产前基本都没有对危险废物进行处理。企业破产后由于责任不明确,无法对危险废物进行进一步处理,只能暂时就地封存在厂区内。如破产企业万州维芳第六预制件厂,主要产品为镀锌元件,产生的危险废物为39吨电镀废液,现封存在厂房内。又如关停企业云阳氮肥厂,主要产品为碳酸氢铵,产生的危险废物为醋酸铜铵及污泥20吨、煤焦油50吨、铁触媒40吨、石棉制品25吨、浓氮18吨以及液氨10吨,目前均封存在厂区内待处置。
2.2在危险废物中转场暂存
重庆市三峡库区已建成了涪陵、丰都、巫山等多个危险废物中转场,暂时贮存危害性较大的危险废物。如涪陵危险废物中转场,占地面积10亩,内有3500m3的铬渣专用贮存池存有铬渣9180吨,250m2分类仓库房内堆放有氰化物包装桶2.3吨,含油废渣4吨以及铬酸酐50公斤。又如丰都危险废物中转场,设在租用的丰都金润食品公司的960m2厂房内,分别堆放化学试剂、化工原料、废农药、废石棉瓦及污染土壤等共605吨。
2.3在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填埋
这种方式在重庆市三峡库区各重点区县采用较少,目前只有丰都设有专门处理危险废物的填埋场。该填埋场主要收集填埋了二期清库的危险废物,处置量小,现已封场。
2.4焚烧处理
医疗废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细胞毒性化学物质、有毒化学药品、有毒金属和放射性物质[2],一般要进行焚烧处理。涪陵区的一套医疗废物焚烧装置于2004年正式运行,处理量达280吨/年,基本可以满足涪陵区的医疗废物焚烧处理需要。
2.5综合利用
综合利用是将危险废物进行资源化回收利用,以获取一定经济利益的处理方式。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重庆长寿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综合利用电石渣的方案。该公司在生产氯丁橡胶的过程中每年大约产生电石渣(包括电石渣浆)约90万吨,若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目前该公司已形成处理电石渣的整套方案:将电石渣浆通过箱式隔膜压榨压滤机压榨、压滤后,电石渣外运做水泥。滤液一部分用于中和公司污水车间的酸性废水,一部分重回发生器使用,另一部分送入公司热电机分厂用于锅炉尾气的脱硫,再经渣、水沉淀过滤分离后,滤液重回乙炔发生器使用。这种综合利用的处理方式,不仅可以节约资源又减少了废物的排放量,同时具备良好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是目前库区处理处置危险废物应大力提倡的方式。
2.6未加处理处置
重庆市三峡库区目前仍存在危险废物任意堆放的现象。如在危险废物堆存量最大的奉节县,当地农民缺乏环保和安全意识,将磷石膏随意挖走,施用到蔬菜上,造成土地污染,蔬菜无法食用。又如库区有些原农村供销社的废农药堆放在原址无人管理与处置,农民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拿走农药,对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隐患。此外,个别单位为逃避管理责任将危险废物混入生活垃圾倒掉,污染周围的大气、土壤和地下水,影响库区的生态环境。

3重庆市三峡库区危险废物管理中的问题
3.1管理法规不完善
目前,重庆市对三峡库区危险废物的管理主要按照国家制订的《长江三峡水库库底固体废物清理技术规范》进行,该规范还处于试行阶段,在适用性和操作性方面还有待完善和加强。而《重庆市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办法》、《重庆市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和《重庆市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地方性相关规定还在征求意见,尚未完全开展实施工作。
3.2管理机构不健全
管理好三峡库区的危险废物关系到库区的生态环境和生命安全,有必要建立专门机构对危险废物进行管理与处置。但目前从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到运输、交换都还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对其进行管理和监督,只是由各地的环保部门及相应的固体废物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在人力、物力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加强。
3.3资金不足,处理处置设施不全
国家为三峡库区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多用于建设移民新城和发展库区经济,对环境的投入只是少部分。资金不足,造成库区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缺乏的情况普遍存在。调查中发现在长寿、涪陵、丰都沿线一带,只有涪陵具备医疗废物的焚烧装置,不能满足大批量的医疗废物处理需求。另一方面,库区的危险废物多由关停破产企业遗留,企业早已不再创造效益,但遗留的危险废物大量存在。这些危险废物大多封存在原厂区或是运送到危险废物中转场暂存,由于没有处理处置的设施和资金,被搁置一旁,无法进一步处理。
3.4没有形成完善的危险废物交换体系,资源化利用率低
危险废物的产生涉及的行业多,一个企业所产生的废物可能成为另一个企业的生产原料,如果能规范废物交换程序,疏通废物交换渠道,形成系统的交换体系,就能提高危险废物的资源化水平,减少其排放量。但目前三峡库区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危险废物交换体系,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没有纳入正规化的市场交换轨道,也没有形成相应的信息咨询网络,导致库区危险废物交换利用较少,相应的废物资源化利用率较低,绝大部分危险废物的处理方式是固化与填埋。个别企业之间有危险废物的交换,但这种交易缺乏系统性和组织性,无法解决大量的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问题。
4对于重庆市三峡库区危险废物管理的建议
4.1制订地方性危险废物管理法规
在明确《重庆市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办法》、《重庆市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和《重庆市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内容与管理地位的基础上,结合三峡库区各个区县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关的危险废物管理规范,并逐步使其上升为地方条例,从而在危险废物具体管理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2建立完善的危险废物管理机构
建立重庆市三峡库区危险废物管理中心之类的机构,统一管理库区危险废物的转移联单运行、经营许可证发放、废物交换、危险废物管理培训及其利用、处理处置技术交流和转让等。机构组织者要定期进行调研,了解危险废物产生和处置的具体情况,完善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三峡库区危险废物的管理还涉及到水利、工商、税务、交通、消防等部门,管理机构需要协调各个部门的关系,实现科学统一的管理。
4.3加强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建设
在三峡库区内建立集中利用和处理危险废物的设施,对危险废物进行集中地利用、处理和处置,实现严格管理并获得规模效益。统筹规划、合理布点,尽可能合理地利用资金。可以采取数个区县共用一个处置点的方法,以提高设备的使用率、降低成本。
4.4筹建专门处理处置危险废物的基金
资金不足是重庆市三峡库区危险废物管理面临的大难题。要缓解这一难题,国外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美国于1980年制订了超基金法(CERCLA)[3],其目的是治理无法由责任者支付费用处理的危险废物,以及应付紧急性泄漏问题。政府出资建立了16亿美元的危险废物信托基金(超基金),到1991年基金额增至85亿美元,资金来源包括对石油及化学品原料和进口化学品征收的产品税,对法人征收的环境税,财政拨款和对污染责任者征收的净化费用等。在三峡库区可以筹建专门处理处置危险废物的基金,有计划有重点地分配和利用,同时合理征收危险废物产生税,推进有关危险废物管理、处理、处置替代技术的开发,从而缓解近期和远期资金不足的难题。
4.5培植和规范危险废物经营市场
利用税收减免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危险废物的利用、处理处置,大力扶植多种经济成分组成形式的企业,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引进相适应的竞争机制,把从事危险废物处置的企业直接推向市场,走规模化、集团化道路[4]。建议在三峡库区实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和“危险废物行政代处置”制度,规范危险废物经营企业的市场准入和准入后企业行为。建立危险废物基础信息数据库,为企业的危险废物转移、处理处置技术引进、转让提供信息服务。
4.6实施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
国外推行从“摇篮-坟墓”的管理体制,从源头控制危险废物的产生、提高废物资源化回用比率从而减少进入环境、需要处理的废物量[5]。可以遵循这一理念,在三峡库区对危险废物实施全过程管理,即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按废物特性进行分类管理。同时根据废物的危险程度和技术、经济、管理条件及要求进行重点管理,从产生、收集、运输、利用、处理到最终处置的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监控与管理。4.7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意识
中国的危险废物管理起步较晚,公众对危险废物的认识水平较低。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危险废物产生者、运输者及处理者的守法自觉性,同时,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在社会上形成氛围,让大家都来参与和关注危险废物的回收和安全处置。
参考文献:
[1]聂永丰.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固体废弃物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2]GB5085.3-1996,危险废物鉴别标准[S].
[3]刘贵庆,罗秉钧.美国危险废物控制的热点-超基金计划
[J].环境科学研究,2004,7(5):53-56.
[4]李金惠,聂永丰,白庆中,王洪涛.中国危险废物管理国家战略方案研究[J].环境保护,2000(3):3-5.
[5]黄启飞,王琪,董路,薛咏海,金东海.美国危险废物的管理与处理处置[J].环境保护科学,2004,30(125):41-42.




来源:环境科学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环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22 360hw.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知识产权声明》。
沪ICP备19018799号-5、沪公网安备 11010502031237号